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加氢
  • 2篇聚酯
  • 2篇环己烷二甲醇
  • 2篇加氢精制
  • 2篇共聚
  • 2篇共聚酯
  • 2篇改性
  • 2篇板材
  • 2篇1,4-环己...
  • 1篇涤纶
  • 1篇循环油
  • 1篇延迟焦化
  • 1篇乙烯
  • 1篇乙烯裂解
  • 1篇乙烯裂解原料
  • 1篇增产
  • 1篇制油
  • 1篇石脑油
  • 1篇四氢
  • 1篇四氢化萘

机构

  • 3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5篇侯志忠
  • 2篇于焕良
  • 2篇冯保杰
  • 1篇孙绪江
  • 1篇王淑芳
  • 1篇郭灵通
  • 1篇王开林
  • 1篇吴俊华
  • 1篇崔蕊

传媒

  • 2篇精细石油化工
  • 2篇石化技术与应...
  • 1篇安全、健康和...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6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加氢装置换热器结垢腐蚀原因及措施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加氢装置换热器结垢腐蚀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XRF、元素分析仪等分析黑色物质的组成,并从形成机理、物料来源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了有效解决加氢装置换热器结垢腐蚀问题的措施。
崔蕊侯志忠刘嫘于焕良
关键词:加氢装置换热器
板材用共聚酯PETG的合成被引量:8
2003年
以DMT或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自制CHDM为原料 ,醋酸锌为添加剂 ,醋酸锑为催化剂 (其中锑与锌的元素比为 9∶5 )进行了板材用共聚酯PETG聚合工艺研究 ,确定较佳合成条件为 :以磷酸三乙酯为稳定剂(其中磷元素添加量为 2 0 μg/ g) ,使用常规聚酯缩聚工艺 ,合成了特性粘数为 0 .6 9dL/g的改性共聚酯(PETG) ,应用挤出流变仪进行了成型试验及相关性能测试。
王开林吴俊华侯志忠王淑芳孙绪江郭灵通
关键词:改性共聚酯板材1,4-环己烷二甲醇涤纶PETG
焦化石脑油单独加氢增产乙烯裂解原料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先将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延迟焦化装置所产的焦化石脑油和焦化柴油按生产比例混合,经实沸点蒸馏后得到中间馏分,再根据收率调和,得到不同馏程的焦化石脑油。以上述焦化石脑油为原料,采用Mo-Ni加氢精制催化剂,在20 m L微反加氢实验装置上,进行了焦化石脑油单独加氢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压力6.0 MPa,温度320℃,空速1.5 h^(-1),氢油比(体积比)400∶1;将焦化石脑油加氢馏分馏程由原来的初馏点(IBP)~230℃(恩式蒸馏干点不超过220℃)拓宽到IBP^270℃(恩式蒸馏干点不超过255℃)后,加氢精制产物仍可满足用作乙烯裂解原料的质量要求。
冯保杰侯志忠
关键词:乙烯延迟焦化焦化石脑油焦化柴油加氢精制乙烯裂解原料
聚酯板材的改性研究
2006年
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或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1,4-环己烷二甲醇为原料,醋酸锌为添加剂,醋酸锑为催化剂进行了板材用共聚酯聚合工艺的研究。实验以磷酸三乙酯为稳定剂,通过常规聚酯工艺,合成出特性粘数为0.69 dL/g的改性共聚酯(PETG),应用挤出流变仪进行了成型试验及相关性能测试。
侯志忠
关键词:1,4-环己烷二甲醇共聚酯
轻循环油加氢工艺条件对精制油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以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为原料,利用NiMo/Al_2O_3催化剂,在100 m L固定床加氢装置上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油比、液时空速(LHSV)等工艺条件对精制油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氢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油比(体积比)、LHSV依次为330℃,6.0 MPa,1 500∶1,1.0 h-1的优选工艺条件下,LCO加氢精制脱硫率为97.9%,脱氮率为98.9%,四氢化萘质量分数由14.81%提高至39.29%,多环芳烃质量分数则由51.51%降低至26.32%。
侯志忠冯保杰于焕良
关键词: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氢精制四氢化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