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宁
- 作品数:27 被引量:16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创新网络建构原则被引量:1
- 2007年
- 企业创新网络的兴起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面对蓬勃兴起的知识经济,不断强化的经济全球化趋势,现代科技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特征,市场竞争的高度不确定性,高新技术研发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基于时间和质量的市场需求,不断缩短的技术寿命周期,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具备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所有资源和能力。技术创新的组织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由不同创新主体组成的网络组织已经成为合作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
- 张永宁陈磊
- 关键词:创新网络企业知识转移知识经济技术创新
- 论高水平专门型大学的创建被引量:3
- 2008年
- "高水平专门型大学"是相对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作为创建国际一流大学和重点学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水平专门型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发展知识经济的迫切需要。行业特色是专门型大学的重要特征,是建设高水平专门型大学的基础和突破口。以中国石油大学为例,该校坚持依托行业优势,强化石油特色,坚持产学研合作办学理念,是建设高水平专门型大学的成功探索。
- 张永宁岳金霞
-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 2000年
-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将给社会各个层面带来深刻的变革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坚定信心 ,提高自身素质 ,改革工作方式 ,培养创造性人才 ,丰富、发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
- 张永宁周光迅
- 关键词:知识经济思想政治工作素质教育
- 创造性人格培养机制探析被引量:6
- 2005年
- 创造性人格特质体现在人生态度、创造动机、认知风格和意志品质四个方面,是创造性人才最重要的人格特征。通过对人格动力结构的研究,可以看出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是环境刺激和人格动机、人格行为共同作用、反复强化的结果。高校德育要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以塑造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为切入点,营造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产生创造性行为,塑造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从而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 张永宁杜金亮
- 关键词:人格人格特质高校德育
- 构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大学科技创新平台被引量:5
- 2008年
- 科技创新平台,是高校与社会资源和合作创新的全新模式。平台的构建要突出自主创新、行业特色和服务社会的特点;组织创新要突出政府倡导,高校主导,企业、科研院所紧密合作,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积极参与的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则应建立扁平互动的管理体制、产权清晰的合作机制和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
- 陈磊张永宁
- 关键词:管理结构
-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合作动力与运行机制研究被引量:25
- 2007年
-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高校与社会资源合作创新的新模式。通过分析创新平台的主体组成结构,可以看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由政府倡导,高校主导,企业、科研院所紧密合作,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组织积极参与的研发战略联盟,其合作动力在于增强科研实力,避免过度竞争,加快研发速度,提高成果转化率,增加投资渠道,降低研发风险,通过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为保证创新平台的正常运行,需要建立扁平互动的管理机制、产权清晰的合作机制和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
- 于国波张永宁陈磊
- 关键词:科技创新平台战略联盟合作动力
- 扬善与抑恶——中西政治文化之比较被引量:6
- 2002年
- 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紧密联系。本文从民众对政治本身的认识、民众对待政治家的态度、民众与政府官员的距离、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等四个方面 ,对以扬善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以抑恶为核心的西方政治文化进行全面比较后 ,提出必须借鉴、吸收西方政治文化中有益合理的内容 ,提高国民参与政治的理性和技术 ,充分发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 张永宁
- 关键词:政治文化政治参与中西方
- 创造性人才的动力系统分析与构建被引量:2
- 2004年
- 创造性人才的动力系统由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共同构成 ,为个体进行创造活动提供强大精神动力。需要是创造动机的源泉 ,理想和信念是动机圈的核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自身优势 ,通过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 ,调动其积极因素 ;引导大学生将个人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追求高层次需要 ;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强大的精神支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构建动力系统 ,在创造性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 张永宁
- 关键词:动机思想政治教育
- 基于创造性人格培养的德育激励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本文从创造性人格出发,研究创造性人格的动力结构和形成模式,认为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是环境刺激和人格动机、人格行为共同作用,反复强化的结果。高校德育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掌握和运用激励理论,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培养创造性人格为切入点,营造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产生创造性行为,探索高校德育开展创造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 张永宁王维斌
- 关键词:创造性人格德育工作激励机制创造教育
- 碳中和约束下绿色减排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3
- 2022年
- 基于对CO_(2)具有“既是亟待减排的温室气体,又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可再生资源”双重性的认知,本文首次提出了碳中和约束下的“污染温室因子禁排、CO_(2)净零排放、调控CH_(4)产生和排放”的温室因子绿色减排体系。文中从两个方面提出绿色减排体系的构建:在国家层面,通过制定相关减排政策体系、进行国家超级工程和行动,为我国实现“30·60双碳目标”提供依据、标准和规范,形成实施绿色碳减排的基石和支撑体系;在微观技术层面,通过全过程控碳排放的CO_(2)绿色减排技术,包括源头上避免高碳排放、过程中控制碳排放、末端强化碳循环与捕集利用(3CU)等。最后指出,依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以节能降耗和生物固碳为抓手,疏堵结合,满足自然界的碳循环平衡需求,高效低成本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低碳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应对气候变化的三赢,将会促进我国2030年前达到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 田原宇乔英云张永宁
- 关键词:二氧化碳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