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和秋红

作品数:6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
  • 5篇土壤
  • 3篇外源
  • 2篇甲基
  • 2篇二甲基
  • 2篇DMA
  • 1篇淹水
  • 1篇淹水条件
  • 1篇油菜
  • 1篇油菜生长
  • 1篇植物有效性
  • 1篇砷酸
  • 1篇砷酸根
  • 1篇砷形态
  • 1篇生物有效
  • 1篇生物有效性
  • 1篇水分
  • 1篇酸根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重庆市农业科...

作者

  • 6篇和秋红
  • 5篇曾希柏
  • 4篇白玲玉
  • 4篇李莲芳
  • 2篇胡留杰
  • 1篇苏世鸣

传媒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外源二甲基砷对油菜生长及土壤中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中添加外源二甲基砷(DMA)对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生长及土壤中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源DMA添加量的增加,油菜的出苗率和生物量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低浓度促进而高浓度抑制的现象.当外源DMA添加量达到90 mg·kg-1时,第2季盆栽油菜的出苗率和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了9.5%和57.0%,表明DMA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具有长期性;随着外源DMA浓度的增加,土壤中有效态砷及油菜体内的砷含量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该三者间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添加入土壤中的DMA主要发生去甲基化作用,产物主要为As(V)及少量的As(Ⅲ),且随着外源DMA添加量的增加,As(V)和As(Ⅲ)的浓度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
白玲玉曾希柏胡留杰李莲芳和秋红
关键词:油菜生物有效性去甲基化
好气条件下不同形态外源砷在土壤中的转化被引量:8
2010年
在35%的田间持水量下,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外源二甲基砷酸盐(DMA)、一甲基砷酸盐(MMA)、五价无机砷[As(V)]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结果表明:外源砷进入土壤后,其含量均有随时间推延而逐渐下降的趋势,两种不同形态的有机砷DMA和MMA在土壤中主要发生脱甲基化过程,经150d的恒温恒湿培养,其在土壤中主要转化为As(V),DMA处理仅在120d时检测到少量MMA,而MMA处理则在7~60d内均有少量的DMA生成.培养结束时土壤中DMA和MM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降幅分别为99.5%、94.3%,而两者的主要转化产物As(V)的含量则分别显著增加了4.61和5.15倍.表明外源有机态砷在土壤中基本上被转化为无机形态;与有机态外源砷相比,外源As(V)进入土壤后其形态基本上没有发生转化.
和秋红曾希柏李莲芳白玲玉
关键词:土壤砷形态
外源二甲基砷在土壤中的转化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源二甲基砷(DMA)进入土壤后的形态及其与土壤胶体结合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中的DMA主要转化为砷酸根[As(V)],并伴有少量的一甲基砷(MMA)生成;当外源DMA添加浓度为30mg·kg-1时,DMA的转化率最高,其在培养时间为10、15、30、40d时的转化率分别为6.71%、8.11%、11.33%、19.32%;随着外源DMA添加浓度的增加,土壤中易溶性砷(AE-As)浓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AE-As浓度不断降低;与不加外源DMA的对照相比,添加不同量的DMA使土壤中铝型砷(Al-As)、铁型砷(Fe-As)、钙型砷(Ca-As)浓度均有所增加,DMA及其转化产物与土壤中铝、铁、钙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间的吸附或固定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曾希柏胡留杰白玲玉李莲芳和秋红苏世鸣
关键词:外源DMA砷酸根
不同形态砷在土壤中的转化及生物效应研究
砷化合物的广泛应用以及近来世界各地砷污染问题的普遍增多,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和关注。砷通过污灌、含砷农药的使用、肥料的投入及大气沉降等途径进入农田,进而通过人体和动物的使用进入食物链,最终将危害人类健康。砷化合物在...
和秋红
关键词:DMAMMA土壤水分植物有效性
文献传递
土壤中砷的形态转化及其分析方法被引量:37
2008年
在分析土壤中砷的来源及存在形态的基础上,简要探讨了不同形态砷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对土壤砷形态的提取和检测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认为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PLC-HG-AFS)联用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选择性强、运行成本低、不同形态砷之间相互转化较少的优点,可以作为砷形态检测的首选方法.结合相关研究结果,对土壤中砷形态转化及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和秋红曾希柏
关键词:土壤分析方法
淹水条件对土壤砷形态转化的影响被引量:20
2010年
通过淹水条件下的培养试验,探讨了外源二甲基砷酸(DMA)、一甲基砷酸(MMA)、砷酸盐[As(V)]在土壤中的动态转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加入土壤中的DMA和MMA均主要转化为As(V),且土壤中As(V)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培养到150d时土壤中As(V)含量均显著高于1d时的含量(P<0.01).外源DMA通过脱甲基化作用,在30d内即基本转化为As(V),且有少量的亚砷酸盐[As(Ⅲ)]生成;而外源MMA的转化速度相对较慢,培养60d后才基本完成向As(V)的转化,同时伴随少量DMA和As(Ⅲ)的生成;在淹水条件下外源As(V)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该过程中除有少量As(Ⅲ)生成外,其形态基本未发生改变.
曾希柏和秋红李莲芳白玲玉
关键词:土壤淹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