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希林

作品数:140 被引量:1,752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9篇天文地球
  • 3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3篇石流
  • 93篇泥石
  • 93篇泥石流
  • 59篇灾害
  • 29篇泥石流灾害
  • 19篇危险度
  • 12篇易损度
  • 11篇地貌
  • 8篇地质
  • 8篇自然灾害
  • 8篇危险性
  • 7篇易损性
  • 7篇灾害风险
  • 7篇南水北调
  • 7篇南水北调西线
  • 7篇崩岗侵蚀
  • 6篇地质灾害
  • 6篇危险度评价
  • 5篇灾害评价
  • 5篇危险区

机构

  • 75篇中国科学院
  • 61篇中山大学
  • 13篇北京大学
  • 10篇云南省地理研...
  • 9篇嘉应学院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华北水利水电...
  • 2篇湛江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国土资源
  • 2篇岭南师范学院
  • 1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宁夏师范学院
  • 1篇四川省气象局
  • 1篇成都铁路局
  • 1篇四川省自然资...
  • 1篇四川省自然资...

作者

  • 139篇刘希林
  • 21篇苏鹏程
  • 14篇尚志海
  • 12篇倪化勇
  • 11篇赵源
  • 11篇唐川
  • 10篇张大林
  • 9篇王全才
  • 8篇吕学军
  • 7篇莫多闻
  • 6篇张松林
  • 5篇何思明
  • 5篇陈宜娟
  • 5篇李秀珍
  • 4篇邱锦安
  • 4篇余承君
  • 3篇孔纪名
  • 3篇黄志全
  • 3篇陈明
  • 3篇张松林

传媒

  • 22篇灾害学
  • 12篇自然灾害学报
  • 10篇中国地质灾害...
  • 8篇山地学报
  • 6篇水土保持学报
  • 6篇热带地理
  • 5篇防灾减灾工程...
  • 4篇工程地质学报
  • 4篇地理科学进展
  • 4篇地球科学进展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地质灾害与环...
  • 3篇地理研究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地理科学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世界地理研究
  • 2篇山地研究
  • 2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1篇2006
  • 17篇2005
  • 8篇2004
  • 2篇2003
  • 6篇2002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地质条件对滑坡发育的影响——以云南昭通地区为例被引量:6
1991年
本文以云南昭通地区为例,探讨了地质条件对滑坡发育的影响。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刘希林王士革张信宝
关键词:滑坡地质条件
泥石流堆积扇危险范围雏议被引量:14
1990年
泥石流堆积扇危险范围是指泥石流冲出沟以后可能堆积的最大范围。它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堆积扇的形状;二是堆积扇的大小。沟口堆积区是泥石流产生最后“杀伤”作用的地带,也是对环境产生威胁和危害的焦点,因此堆积扇危险范围的预测就成为泥石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旨在评价各类危险范围的经验公式,并就这一论题作理论上的初步探讨。1 流域面积和泥石流冲出量弗莱施曼认为,泥石流流域面积与泥石流冲出物方量之间无正比关系。池谷浩通过对小豆岛泥石流的研究,推导出二者呈如下简单的倍比关系:
刘希林
关键词:泥石流堆积扇危险区
全球视野下崩岗侵蚀地貌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18年
典型的崩岗具有"圆形露天剧场"般的沟头,发育在深厚的红色花岗岩风化壳上,通常包括集水坡面、崩壁、崩积体、沟道、洪积扇5个地貌组成部分;崩壁自上而下可分为表土层、风化红粘土层(红土层)、风化砂质红粘土层(砂土层)、风化粗碎屑层(碎屑层)。中国的崩岗与马达加斯加的lavaka属于同类地貌,两者具有地貌学上的可比性。崩岗群是劣地的表现形式之一,但与欧洲的badland有不同的侵蚀过程,也不同于意大利和巴西的两种沟谷侵蚀地貌calanchi和vocoroca。崩岗主要发育在华南和东南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中等偏缓的丘陵坡地上,由沟谷侵蚀发展而成,是沟谷侵蚀的高级阶段。崩岗沟道侵蚀产沙量占崩岗沟谷流域侵蚀产沙量的一半以上,其中沟道沟壁崩塌侵蚀产沙量与沟床下切侵蚀产沙量又各占崩岗沟道侵蚀产沙量的一半左右。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是研究崩岗流域侵蚀、产流和产沙过程的有效手段。崩岗流域侵蚀产沙量可以通过崩岗沟谷和洪积扇地形测量加以估算。
刘希林
关键词:模拟降雨坡面径流产沙量
论泥石流及其学科性质被引量:30
2001年
目前对泥石流性质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从而导致对其学科性质的认识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纵观近70年来与泥石流发展有关的学科,通过对50余部代表学科成熟度的中外学术教材和专著的透视可知,地貌学是孕育泥石流的母学科。在泥石流这一学科生长点的发展壮大过程中,新兴的灾害学与其结合得最紧密,从而诞生了一门新的边缘交叉学科──灾害地貌学或称地貌灾害学,泥石流学科性质即定位于此。本文虽是仁者见仁,难免管中窥豹,其目的旨在引起同行的讨论和争鸣,以促进泥石流学科的更快发展。
刘希林莫多闻
关键词:泥石流地貌灾害地质学
意大利的泥石流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泥石流是意大利山区(尤其是境内阿尔卑斯山区)的一种主要山地灾害。从水力学和地貌学角度,综述了意大利的泥石流研究现状和进展,简介了一些有广阔前景的泥石流研究方法,如泥石流仪器监测法和泥石流起动过程的地质技术分析法,另外概述了三个有代表性地点的泥石流研究实例.
刘希林马奇 L特卡 P R
关键词:泥石流山地灾害冲积扇
广东省热带气旋、雨涝灾害和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Ⅰ)被引量:8
2018年
人类社会的健康、安全和福祉与生态系统健康密切相关。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自然灾害频发。多种自然灾害的共同作用,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评估自然灾害影响下的生态环境安全和灾害生态风险显得尤为重要。以广东省为研究区域,选取3种主要自然灾害(热带气旋、雨涝灾害和地质灾害)作为风险源,对广东省进行了区域自然灾害生态风险综合评价。作为风险评价的基础,分别评估了热带气旋、雨涝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危险度以及3种主要自然灾害的综合危险度。基于GIS技术,以1 km×1 km栅格为评价单元,对广东省3种主要自然灾害的综合危险度进行分区。结果表明:广东省热带气旋和雨涝灾害危险度分区等级由沿海向内陆递减,高危险区集中分布在西南沿海地带;地质灾害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粤东北和粤西内陆低山丘陵区。综合危险度分区等级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呈现出不规则、条带状沿海岸线分布的特点。3种自然灾害危险度分区在空间格局上互为"热带气旋-雨涝灾害-地质灾害"链式关系。3种灾害的叠加结果使得灾害后果愈发严重,其链式效应使得广东省自然灾害具有泛生性与群发性。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是灾害生态风险评价的前提,多灾种自然灾害综合危险性评价及其生态风险综合评价是灾害风险科学值得重点关注的领域。
刘希林陈荟竹
关键词:多灾种热带气旋地质灾害危险性信息量法
泥石流危险度分区的理论和方法被引量:9
1993年
本文论述了目前有关泥石流危险度分区的两种主要方法:区域泥石流危险度分区法和多元聚类分区法。通过两者的方法论述和结果比较,证实了用区域泥石流危险度进行危险度分区的方法更具有操作简便和实用性强的特点,是现阶段泥石流危险区划工作中值得推荐试行的一种方法。
刘希林
关键词:泥石流
广东省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广东省地质灾害较为常见,崩塌、滑坡、泥石流是其中比较严重的3种类型。基于现有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可用于广东省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的评价模型。以全省88个县级评价单元为基础,根据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度评价结果,将广东省共分为3个危险等级区,其中高度危险区8个县,占总数的9.1%;中度危险区60个县,占总数的68.2%;低度危险区20个县,占总数的22.7%,据此制成广东省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等级图。高度危险区主要位于粤北山区,危险度数值介于0.6~0.72之间;中度危险区连片分布,是全省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主体部分,危险度数值介于0.4~0.6之间;低度危险区集中分布在平原区及低平台地区,危险度数值介于0.31~0.4之间。采用1994―2009年广东省防灾减灾年鉴和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1―2015年)中的统计数据,验证了本文的研究成果与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余承君刘希林
崩岗侵蚀区崩壁土体湿化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以广东五华县莲塘岗崩岗崩壁土体为研究对象,结合土体物理特性,采用野外湿化试验测定土体浸水后的完全崩解时间,初步阐明其湿化机理,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崩壁不同层位土体的成份、结构、粒度等存在差异,使其物理性质受水力作用影响显著,抗冲抗蚀能力从强到弱分别为表土层、红土层、砂土层。(2)崩壁不同层位土体浸水后,水呈非均衡态进入土体孔隙,粒间斥力超过吸力,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使土体结构受到破坏,导致崩解现象发生;砂土层崩解速度明显高于表土层和红土层,遇水软化性极强。(3)土体结构的粒度成分及孔隙性影响崩壁土体的崩解性。相比红土层和表土层,砂土层粗颗粒含量较高,湿化崩解时间较短。孔隙发育程度较低的红土层,其湿化崩解所需时间比砂土层长;从红土层到砂土层,随着初始含水率增大,崩解速度不断加快,意味着红土层受到水力侵蚀后,下部砂土层受到的侵蚀将更加严重。一旦水分下渗至砂土层,将导致崩岗侵蚀进一步快速发展。
刘希林邱锦安张大林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中人文因素的探讨
自然灾害风险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特性。本文从自然灾害风险社会属性的人文因素入手,运用灾害心理学和灾害管理学观点和方法,定性探讨了个体和群体心理素质、意识观念以及政府公共管理等人文因素对灾害风险管理的相互关系和相互...
余承君刘希林
关键词:灾害风险管理个体心理
文献传递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