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凌强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6篇曲轴
  • 5篇扭振
  • 4篇喷油
  • 4篇曲轴扭振
  • 2篇电磁阀
  • 2篇油量
  • 2篇瞬时转速
  • 2篇喷油量
  • 2篇喷油器
  • 2篇喷油器电磁阀
  • 2篇曲轴系
  • 2篇曲轴系统
  • 2篇观测器
  • 2篇发动机
  • 2篇发动机曲轴
  • 2篇方波
  • 2篇方波信号
  • 1篇动力学特性
  • 1篇试验验证
  • 1篇配气

机构

  • 6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凌强
  • 5篇黄英
  • 4篇张付军
  • 4篇杨守平
  • 4篇杨永光
  • 3篇左哲
  • 1篇赵长禄
  • 1篇李瑞雪

传媒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内燃机学报
  • 1篇车辆与动力技...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喷油矢量"对曲轴扭振的影响机理及扭振实时观测器研究
凌强
关键词:曲轴
扭振观测器的开发及试验验证
2012年
利用傅立叶级数展开的方法推导了特定谐次扭角计算公式,利用MicroAutoBox进行了特定谐次扭振实时观测器开发,在DEUTZ1013的试验平台上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了采样步长、傅里叶变换周期数对扭振角位移计算精度的影响,为研究基于分缸控制的柴油机主动扭振抑制方法奠定了基础.试验结果表明,选择2个傅里叶变换循环和20°CA采样步长较好,其计算结果的误差均小于5%.
黄英杨永光左哲凌强李瑞雪
关键词:曲轴扭振观测器
喷油矢量对柴油机曲轴扭振影响的机理
2012年
采用基于集中质量法的GT-SUITE软件,建立8,V2015柴油机曲轴系统动力学与性能协同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试验标定.开展喷油矢量对柴油机曲轴扭振的影响机理的仿真研究,并以干扰力矩矢量和这一扭振能量衡量指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调节气缸循环喷油量影响发动机激励力矩低频段幅值,调整喷油提前角则主要影响中高频段的幅值和相位.激励力矩的影响机理可用来抑制曲轴扭振,不同喷油矢量的调节方案表明扭振抑制的有效性,其中减振器惯性体端5.5谐次的扭转角位移幅值降低21.2%;干扰力矩矢量和与扭转角位移的变化趋势一致,可作为扭振强弱的衡量指标以及扭振抑制的优化目标.
黄英凌强张付军杨守平杨永光孟红英
关键词:柴油机曲轴系统
一种主动抑制发动机曲轴扭振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抑制发动机曲轴扭振的方法和装置,首先,检测曲轴的瞬时转速,根据得到的曲轴瞬时转速信号计算得到对应的方波信号并计算出曲轴的共振点的共振谐次扭角和对应转速;根据曲轴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以及曲轴的共振点的共振谐...
黄英张付军左哲杨守平凌强杨永光
一种主动抑制发动机曲轴扭振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抑制发动机曲轴扭振的方法和装置,首先,检测曲轴的瞬时转速,根据得到的曲轴瞬时转速信号计算得到对应的方波信号并计算出曲轴的共振点的共振谐次扭角和对应转速;根据曲轴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以及曲轴的共振点的共振谐...
黄英张付军左哲杨守平凌强杨永光
文献传递
单缸停缸对内燃机运动机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为了确定内燃机运动机构最佳动力学特性的停缸方案,建立某V8柴油机曲轴系统、正时齿轮和配气机构柔性动力学耦合仿真模型,通过试验进行相应模型的校核。进行不同单缸停缸方案的运动机构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停缸后曲轴角位移幅值明显增加,且以低谐次滚振为主;凸轮轴角位移无明显变化,但配气机构运动特性恶化,机械负荷增大。选择曲轴单双结点振型结点位置附近的气缸,在柴油机高速低负荷时停缸,运动机构动力学特性较好。
杨守平张付军黄英赵长禄凌强
关键词:内燃机曲轴系统配气机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