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任佳

作品数:17 被引量:218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艾灸
  • 3篇针灸
  • 3篇镇痛
  • 3篇慢性
  • 3篇结肠
  • 3篇结肠炎
  • 3篇灸法
  • 3篇溃疡
  • 3篇溃疡性
  • 3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炎症
  • 2篇炎症性
  • 2篇炎症性肠病
  • 2篇药饼
  • 2篇易激综合征
  • 2篇镇痛效应
  • 2篇内脏痛
  • 2篇中医
  • 2篇自然科学基金
  • 2篇综合征

机构

  • 14篇上海中医药大...
  • 8篇上海市针灸经...
  • 4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中医药...

作者

  • 17篇黄任佳
  • 11篇吴焕淦
  • 10篇吴璐一
  • 10篇刘慧荣
  • 7篇黄艳
  • 5篇赵继梦
  • 5篇包春辉
  • 5篇王硕硕
  • 4篇窦传字
  • 3篇马晓芃
  • 3篇崔云华
  • 3篇周志刚
  • 3篇施茵
  • 3篇陆嫄
  • 3篇朱毅
  • 3篇刘雅楠
  • 3篇马喆
  • 3篇陆嫄
  • 3篇杨玲
  • 2篇周次利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环球中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艾灸温度影响因素及与疗效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3年
影响艾灸温度的因素众多,本文综述了不同施灸方法、不同灸量、不同灸材、不同灸距四个因素对艾灸温度变化的影响以及艾灸温度变化与灸效之间的关系。总结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艾灸温度变化影响的特点和规律:不同施灸方法、不同灸量对不同层次的皮肤组织温度均有不同影响,不同施灸方法的刺激形式差别较大;艾灸温度与疗效相关,但并非艾灸温度越高,产生的灸疗效应越显著。本次综述为临床艾灸选择最合适的施灸条件及艾灸起效机理研究提供了思路。
吴璐一杨玲周次利马晓芃陆嫄唐勇黄任佳窦传字吴焕淦
关键词:艾灸温度影响因素
一种艾灸药饼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艾灸药饼用中药组合物,其主要药效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当归0.2-2份;附子0.5-5份;肉桂0.5-5份;红花0.2-2份;丹参0.2-2份;木香0.2-2份;冰片0.2-2份。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
吴焕淦王晓梅赵继梦吴璐一马喆黄任佳刘慧荣
文献传递
海派中医医家人文精神探究被引量:1
2015年
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精神又是人文的核心。近代海派中医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海派中医医家的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故从海派医家高度的责任意识、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厚的文化底蕴三方面探究海派中医医家的人文精神,以期更多的人从不同层面关注、发掘和整理海派中医医家留存的文化遗产。
刘金涛陈叶田广军黄任佳金燕
关键词:海派中医医家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
胃肠道菌群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系概述被引量:4
2016年
胃肠道菌群寄居在人体胃肠道内,数量较大、种类繁多,与机体健康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当胃肠道菌群失调时,就会引发各种胃肠道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胃肠道菌群与CAG的关系.本文拟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致病机制及其根除治疗,以及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生理作用和抗炎机制等方面对胃肠道菌群与CAG的关系作一简要概述,以期对CAG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有进一步的认识.
王圆圆刘雅楠唐天瀛祁琴吴焕淦黄任佳王晓梅
关键词:胃肠道菌群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
灸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慢性内脏痛镇痛效应的研究与展望被引量:14
2015年
背景:慢性内脏痛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近年研究表明,灸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慢性内脏痛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的:全面了解灸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慢性内脏痛镇痛效应的临床疗效,并对今后灸法镇痛在此领域的应用与研究发展趋势进行思考和展望,以期为今后灸法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灸法,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内脏痛,腹痛"为中文检索词,以"moxibustion,irritable bowel syndrome,visceral pain,abdominal pain"为英文检索词,应用计算机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Pub Med数据库检索1990年1月至2014年10月的临床研究文献,并进行筛选、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灸法对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和便秘型患者慢性腹痛症状均有较好的镇痛效应。灸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慢性内脏痛的镇痛效应的可能是通过调节其内脏高敏感、胃肠动力障碍、脑-肠轴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免疫功能紊乱和肠道低度炎症、精神心理异常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等产生。今后还需要更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同时借助现代科学定量评定内脏痛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进一步验证灸法镇痛的临床疗效并深入探讨其作用原理。
包春辉黄任佳王硕硕周志刚胡智海赵继梦王思瑶谭琳蓥刘世敏吴焕淦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灸法镇痛内脏痛慢性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从单一到多元:温针灸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49
2016年
温针灸是将针刺和艾灸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具有行气活血、温通经络、祛湿逐寒等作用。温针灸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干预手法从单一到多元化发展,通过总结温针灸临床应用进展概况,以期推动温针灸的传承与创新,促进温针灸的推广。采用检索10年来中国知网、维普两大数据库,以"温针、温针灸、临床应用"作为主题词检索,从140篇相关文献中筛选出76篇作回顾性综述。结果发现2008年(含)以前温针灸临床应用32篇,主要采用单纯温针灸作干预方法(62.5%);2008年以后共44篇,单纯温针灸的文献只有17篇(38.64%),已从单纯温针灸为主导模式,转为采用多元化的干预方法,有的配合中药或/和西药,有的配合手法或/和康复训练等。
朱毅黄任佳王硕硕吴璐一崔云华崔云华徐曼文施征黄艳施征
关键词:温针灸
艾灸预处理天枢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TLR4/TRIF信号通路调节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观察艾灸预处理天枢穴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TLR4/TRIF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艾灸预处理防治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预处理组和温和灸预处理组.采用4%葡聚糖硫酸钠水溶液连续饮用7 d制备UC模型.隔药灸预处理组、温和灸预处理组先干预7 d后,模型组、隔药灸预处理组、温和灸预处理组再制备UC模型.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记技术检测大鼠结肠TLR4、TRIF、TRAF6、IRF3、IKK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结构损伤较正常组明显加重;隔药灸预处理组和温和灸预处理组,结肠黏膜结构损伤较模型组明显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TLR4、TRIF、TRAF6、IRF3、IKK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灸预处理组、温和灸预处理组结肠TLR4、TRIF、TRAF6、IRF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隔药灸预处理组结肠IK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艾灸预处理天枢穴能下调UC大鼠结肠TLR4、TRIF、TRAF6、IRF3蛋白表达;下调TLR4/TRIF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可能是艾灸预处理防治UC的作用机制之一.
杨玲黄艳黄艳黄任佳马晓芃马喆刘雅楠朱毅朱毅刘慧荣吴璐一
关键词:天枢艾灸预处理
温针灸镇痛的临床应用与进展被引量:70
2015年
背景:温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将针刺和灸法巧妙结合,对即刻镇痛效果明显,镇痛效果持久,临床常常用于急、慢性疼痛的治疗。目的:分析温针灸与镇痛相关的研究进展,探讨温针灸对急、慢性疼痛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温针;温针灸;针柄灸;烧针柄;疼痛;镇痛"为关键词检索1995年1月至2015年7月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纳入的51条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与针刺、西药等治疗方法比较,单纯温针灸能在多系统发挥镇痛作用,优于普通针刺、西药。与药物、手法比较,温针灸常结合药物和手法后镇痛效果增加,关节功能活动明显增强。温针灸具有整体调节作用,在多个系统的疼痛中发挥有效的镇痛效应,缩短了治疗时间,是治疗疼痛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郑寒丹赵继梦吴璐一黄任佳朱毅王硕硕胡智海刘慧荣窦传字黄艳吴焕淦
关键词:温针灸镇痛
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维生素D受体及p53信号通路调节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维生素D(VD)缺乏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相关,针灸对UC有显著的疗效,起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我们从维生素D受体(VDR)及与VDR相关的p53信号通路角度,观察针灸对UC大鼠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DSS制备U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维生素D组。对双侧天枢穴采用电针或隔药灸干预1周,维生素D灌胃1周。分析大鼠结肠黏膜形态并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QPCR检测结肠VDR蛋白和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p53、PUMA和Caspase-3蛋白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经电针、隔药灸和VD干预后各组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VD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p53、PUM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维生素D组的VD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53、PUM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电针、隔药灸可以显著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炎性反应,该效应可能与针灸对VDR及下游p53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有关。
李晗李昆珊李昆珊吴璐一黄任佳黄任佳吴焕淦刘雅楠黄艳马晓芃刘慧荣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针刺艾灸维生素D受体
灸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慢性内脏痛镇痛效应的研究与展望
背景:慢性内脏痛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近年研究表明,灸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慢性内脏痛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的:全面了解灸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慢性内脏痛镇痛效应的临床疗效,...
包春辉黄任佳王硕硕周志刚胡智海赵继梦王思瑶谭琳蓥刘世敏吴焕淦
关键词:灸法肠易激综合征内脏痛慢性痛镇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