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红芳

作品数:92 被引量:384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4篇天文地球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4篇盆地
  • 21篇地质
  • 19篇油气
  • 16篇海盆
  • 10篇海域
  • 9篇海盆地
  • 8篇中建南盆地
  • 8篇勘探
  • 8篇北黄海盆地
  • 7篇地层
  • 7篇地球物理
  • 7篇地质构造
  • 7篇层序
  • 6篇海洋地质
  • 5篇地质构造特征
  • 5篇新生代
  • 5篇油气地质
  • 5篇油气资源
  • 5篇南海西部
  • 5篇南沙海域

机构

  • 82篇广州海洋地质...
  • 14篇国土资源部
  • 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青岛海洋地质...
  • 3篇南方海洋科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青海油田

作者

  • 92篇高红芳
  • 18篇白志琳
  • 13篇陈玲
  • 12篇李学杰
  • 11篇刘振湖
  • 10篇徐子英
  • 10篇孙美静
  • 10篇姚永坚
  • 9篇钟广见
  • 8篇林珍
  • 8篇聂鑫
  • 8篇胡小强
  • 7篇吴峧岐
  • 7篇王后金
  • 7篇张江勇
  • 7篇孙桂华
  • 7篇汪俊
  • 6篇钟和贤
  • 5篇罗伟东
  • 5篇王立飞

传媒

  • 9篇南海地质研究
  • 8篇中国地质
  • 5篇海洋地质与第...
  • 4篇热带海洋学报
  • 4篇海洋地质前沿
  • 3篇海洋地质
  • 3篇地球科学
  • 2篇国外油田工程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地学前缘
  • 2篇中国海上油气...
  • 2篇海洋地质、矿...
  • 2篇2013年全...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岩石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陆坡ZSQD196PC柱状样末次间冰期以来的古海洋学记录:氧同位素、有孔虫和硅藻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解南海北部陆坡末次间冰期以来的古海洋沉积环境演化特征,对研究区ZSQD196PC柱状样有孔虫、硅藻及有孔虫氧同位素资料开展了分析。依据沉积有孔虫、硅藻主要属种的百分含量、丰度及组合特征,将有孔虫划分为3个组合,分别对应于氧同位素MIS1、2、3~4期;将硅藻划分为4个组合,大致对应于MIS1~4期。MIS1期有孔虫以暖水种占优势,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百分含量显著升高;硅藻丰度低且以热性种占优势,其中冷期出现大量沿岸种,反映相对温暖的气候条件。MIS2~4期有孔虫以冷水种占优势,温跃层种含量相对较高;硅藻丰度高且以广布种占优势,出现沿岸种含量的升高,反映较冷的气候条件。通过对比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分析讨论了末次盛冰期、Blling—Allerd暖期和新仙女木事件在ZSQD196PC柱状样的沉积响应,揭示了末次冰期中的气候波动。
李顺张江勇钟和贤高红芳陈炽新庄畅
关键词:氧同位素有孔虫硅藻
南海中央海盆热流特征及成因被引量:4
2013年
对南海中央海盆70个热流观测值的统计结果表明,南海中央海盆属于高热流区,热流平均值可达89.9mW/m2。其中西南次海盆热流平均值为96.6mW/m2,东部次海盆热流平均值为86mW/m2,西南次海盆比东部次海盆更"热"。高热流值的主要原因是岩石圈的构造拉张减薄以及壳内高导层埋深较浅。而局部存在的热流高值异常其根本原因是断裂和岩浆活动的结果。通过对研究区热流分布以及高值特征的分析,不仅可以对洋壳年龄和扩张年代进行估算,还可以对构造特征以及沉积环境进行有效推测。
黄磊陈泓君高红芳吴峧岐
关键词:热流
南海北部陆缘东、西部新生代沉积盆地基底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本文通过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东、西部新生代沉积盆地基底岩性特征、基底构造格局、地壳结构和基底沉降结构等方面的论述,分析了北部陆缘东西部的地质差异,探讨了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认为南海北部陆缘东西部新生代沉积盆地发育于不同的构造单元上,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基底具有不同的沉降结构和构造活动性,而地壳结构的明显差异,揭示了东、西部沉积盆地形成内因的差异,东部盆地发育于拉张减薄的陆壳之上,并伴有地幔隆起与地壳的上拱作用,西部盆地则主要以地壳的裂陷作用为主。
高红芳
关键词:南海北部陆缘基底特征
等深流作用机制和沉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等深流是大洋环境非常重要的动力学机制,其沉积蕴含了重要的古海洋学和古气候信息,对其进行解析是近些年国际海洋学、气候学的研究热点。等深流是顺陆坡走向流动的牵引流,其侵蚀—沉积效应取决于陆坡地貌、气候旋回等多种因素,认识等深流侵蚀—沉积的动力学规律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也具有重要的油气经济意义。探究等深流沉积的新类型、等深流沉积的形态和叠加—迁移型式,以及它们发育的背景和控制因素,也是近些年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确定等深流作用机制及其沉积响应的研究脉络,对凝聚研究方向和确定科研目标至关重要。
王玉柱王海荣高红芳王志宏郑良合吕友生
关键词:等深流动力学
南海海盆岩浆底辟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南海海盆中岩浆底辟作用发育,尤其在西南次海盆和东部次海盆南部更为活跃.海盆底辟作用以隐刺穿为主,主要分布在中新世层位中,少量分布在中新统至上新统层位中.其产出产状主要为圆锥状,大部分以串珠状呈近东西向或近南北状分布,链状...
高红芳姜涛蔡观强徐子英
巴伦支海-喀拉海地区的深水构造模式分析——根据区域测线1—4AR的地球物理调查结果
2008年
1995年以来,俄罗斯海上地质勘探公司(SEVMORGEO)同步采集了广角反射/折射剖面(WARRP)、多道地震(MCS)和测深等资料,即测线1—4AR。这些测线穿越整个巴伦支海-喀拉海地区和Paikhoy—Novozemelskiy褶皱带,测线3AR的北部和测线4AR的东南部连接SevemayaZemlya群岛前缘和Taimyr半岛北部,显然为研究北喀拉海地体(板块)的深部构造提供了新资料。
Yuri RoslovYuri MatveevIgor BelyaevNina IvanovaTamara Sakoilina高红芳邱燕(校对)
关键词:测线地球物理深水广角反射
珠江口盆地沉降史定量模拟和分析被引量:14
2006年
运用Petrosys盆地模拟系统,定量和动态地模拟了珠江口盆地三个主要坳陷的沉降过程,论述了沉降速率的变化与生储盖发育之间的关联,认为珠江口盆地构造沉降史具有幕式、多阶段变化的特征。盆地第一幕和第二幕沉降是盆地发育的主要时期,奠定了盆地的构造格架。形成了盆地主要的沉积地层和油气资源。第三幕沉降为盆地的改造和完成阶段,是盆地区域盖层发育的主要时期。
高红芳杜德莉钟广见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沉降史
南海南北缘的构造特征对比被引量:3
2006年
南海南北缘具有不同地球物理特征和地质构造特征。南海北缘新生代盆地为断陷型盆地;南海南缘则发育周缘前陆盆地、板缘拉张盆地。北缘盆地的沉降以两幕发展为特征,南缘的盆地的沉降以三幕发展为特征。南海北缘盆地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盆地形成时期、渐新世—中中新世盆地发展期、晚中新世—第四纪盆地成熟期三个阶段;南海南缘盆地经历了古新世—中始新世初始盆地形成、晚始新世—中中新世盆地发展、中中新世末盆地遭受压扭改造、晚中新世—第四纪盆地定型期四个阶段。造成南北缘差异的原因是边缘性质不同:北缘为拉张型边缘;南缘北侧是拉张型边缘,南缘南侧是挤压型边缘。
钟广见林珍高红芳金华峰
关键词:地球物理盆地
北黄海盆地油气成藏地质条件与含油气系统研究
北黄海盆地位于北黄海海域,其北部为辽东一海洋岛隆起区,南部为胶北一刘公岛隆起区,西隔渤海口与渤海湾盆地为相望,东与安州盆地为邻,面积约24000km。
刘振湖高红芳胡小强白志琳陈玲
关键词:含油气系统北黄海盆地成藏地质条件
文献传递
南海中央次海盆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南海海底扩张形成的观点已被大多数海洋地球科学家所接受.我们运用近几年采集的地球物理资料(重力、磁力、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剖面、480道地震剖面和水深测量,以及OBS资料),对南海中央次海盆进行了较为系统而全面的地质构造分析,...
高红芳姚伯初孙桂华徐子英聂鑫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