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华南休闲海滩沙坝触发的裂流风险及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为应对频发的致命性海滩溺水事故,自然资源部开展了我国首次滨海旅游区裂流灾害技术调查,在华南地区发现大量滨海休闲海滩存在浅滩沙坝和裂流现象。作为全国调查的部分成果,本文应用多种方法研究了广东省3个热门海滩沙坝触发的裂流机理、特征和演变规律。地形动力计算和卫星影像显示了沙坝形态、岸线形状以及裂流的高度动态性,尤其在青澳湾裂流呈现非常规的反季节变化,冬季风险较高而夏季风险较低。在相位解析水动力数值模拟中,裂流表现出对沙坝形态、浪高、浪向的高度敏感性。沙坝间较宽间隙会产生尺寸较大的裂流区,但比起窄沟槽不一定伴随更强的流速。当大部分水流集中从邻近的较宽通道回流入海时,部分窄沟槽几乎没有裂流产生。裂流流速与浪高成正比与入射角成反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入射角达到10°~30°时,沿岸流会取代离岸流占主导地位。现场调查也验证了在低潮时,较浅的水深会放大水流和波浪的地形效应,导致裂流风险加剧。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滨海旅游区裂流灾害的工程减缓措施和公共警示提供有益参考。未来将会持续开展针对特定岸线的长期观测,以为裂流预警报和风险管控积累足够的统计数据。
- 张尧刘旭楠刘强王斌洪晓周水华张娟孟潇洁李锐陶金波王岗
- 关键词:沙坝波浪数值模拟灾害风险
- 河口改道及人工建筑对近岸泥沙冲淤的影响--以威海小石岛湾为例
- 近年来威海小石岛湾的东岸泥沙淤积严重,影响了当地的自然与生态环境。文章利用丹麦水力学研究所开发的水动力模型MIKE 21 FM、波浪模型MIKE 21 SW和泥沙输运模型MIKE 21 ST,分别模拟了2006年与201...
- 李锐高松白涛
- 关键词:人工建筑泥沙淤积
- 青岛近岸的浪级标注影像
- 2021年
- 以2019—2020年青岛澳门路海域的海浪视频数据为样本,邻近小麦岛海洋站器测海浪数据为对照,利用渤黄海精细化海浪数值预报模式产生的业务分析浪场,验证了两点间的波高具有高度一致性,构建了澳门路海域浪级与视频图像的对应关系,首次得到该海域微浪—大浪5个等级的海浪视频影像资料。
- 徐腾蔡靖泽李锐候放苏博徐瑞高志一于福江
- 基于长期浮标观测资料与数值模式的渤海潮流性质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基于渤海7个大型浮标各近1年的海流观测资料,结合采用FVCOM模式建立的渤海潮汐潮流模式,对渤海的潮流性质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与1992年版海洋图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辽东湾、渤海湾属规则半日潮流;莱州湾的大部属规则半日潮流,小部分为不规则半日潮流;渤海中央及渤海海峡海域属不规则半日潮流;渤海海峡东南侧存在以烟台芝罘岛为中心的规则全日潮流向不规则半日潮流过渡区域。海洋图集中龙口附近海域的不规则全日潮流类型区并不存在;莱州湾湾底东部的不规则半日潮流区为规则半日潮流类型。
- 高松徐江玲连喜虎王海棠李锐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基于波浪数值水槽的辐射应力理论的比较研究
- 2017年
- 关于辐射应力的计算存在不同的理论解,目前对这些理论的验证较为匮乏。本文基于CFD软件FLUENT,建立二维数值波浪水槽模型,计算得到与理论解符合良好的波动过程。利用数值结果,研究辐射应力的垂向结构。结果表明,辐射应力值在波峰至波谷区域存在突变,其表层积分值与表层以下辐射应力不连续。基于线性波动理论,针对不同的入射波参数设计实验,检验现有辐射应力理论的适用性。结果发现,不同情况下适用的辐射应力理论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应当根据不同波动类型和计算区域选取合适的辐射应力理论。
- 李硕李锐管长龙
- 关键词:波浪数值波浪水槽
- 中国近海动力参数长期预测及应用系统研发
- 2017年
- 我国已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维护海洋权益、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需要更加全面深入地对海洋进行探索和认知。中国近海动力参数长期预测及应用系统的研发,通过对我国近海动力参数长时间序列数据的构建和时空特征分析,提高了我国对海洋环境和灾害的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该系统能够对海洋工程环境要素进行精确预测,对海洋工程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合理的提供准确可靠的极值要素,可以保证工程设计既安全又经济,既可以避免设计标准过低,使工程遭到摧毁和破坏的危险,又可以避免设计标准过高,增大工程造价,影响经济效益的不合理情况。本文介绍了中国近海动力参数长期预测及应用系统研发项目的研究成果、创新性及成果应用情况。
- 刘桂艳李锐张玉娟李昊倩郭东琳
- 关键词:动力参数极值重现期
- 波浪对海上漂浮物漂移轨迹作用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基于海上大型浮标(直径10m)脱离锚定(跑位)后的漂移轨迹实测数据,研究波浪对海上漂浮物漂流轨迹的作用。对比只考虑风和流的漂移轨迹和增加波浪作用后的漂移轨迹,发现预报轨迹的距离误差和角度误差均有所减小。另外,波浪引起的漂移速度大小与波陡以及物体浸没比例有关,波陡或浮在海面上的体积增大时,波浪作用引起的漂移速度也随之增加。
- 徐江玲高松高松李锐吴玲娟李锐
- 关键词:海上搜救数值模拟
- 基于深度学习的近岸海浪图像反演有效波高算法研究
- 2024年
- 海浪有效波高是近岸海洋观测的重要要素,近岸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可直观地反映波高大小,但目前基于图像的有效波高反演算法研究多处于室内实验阶段且方法缺乏普适性。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技术,以山东青岛小麦岛近岸海浪为例,基于海浪图像和浮标实测数据,开展近岸海浪图像反演有效波高方法研究,给出一种利用图像反演海浪有效波高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卷积网络提取海浪图像的特征,利用全连接网络提取风速等气象特征,将特征融合后作为全连接层的输入,最后输出反演的有效波高。通过对比多种模型的反演结果和浮标观测数据,发现多参数DenseNET121模型有效波高反演能力优于其他神经网络模型,其平均绝对误差为8.97 cm。本文研究为近岸海浪观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
- 黄文华胡伟崔学荣曾强胜商杰王宁李锐
- 关键词:有效波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