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潜

作品数:23 被引量:14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钛白
  • 6篇废酸
  • 5篇膜蒸馏
  • 4篇萃取
  • 4篇回收
  • 3篇序批式
  • 3篇序批式反应器
  • 3篇厌氧
  • 3篇厌氧序批式反...
  • 3篇叶绿
  • 3篇叶绿素
  • 3篇衣藻
  • 3篇水污染
  • 3篇水污染控制
  • 3篇水污染控制工...
  • 3篇钛白废酸
  • 3篇污染
  • 3篇污染控制
  • 3篇污染控制工程
  • 3篇硫酸

机构

  • 18篇江苏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3篇李潜
  • 8篇朱红力
  • 5篇张启修
  • 5篇吴沿友
  • 4篇周康根
  • 3篇吴春笃
  • 3篇张贵清
  • 3篇吴运东
  • 3篇刘宏
  • 2篇刘莹
  • 2篇刘丛强
  • 2篇赵如金
  • 2篇施卫东
  • 2篇李海涛
  • 2篇储金宇
  • 2篇谢腾祥
  • 2篇王宝利
  • 1篇吴向阳
  • 1篇缪红云
  • 1篇蒋小平

传媒

  • 2篇化工环保
  • 2篇江苏化工
  • 2篇稀有金属与硬...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教学研究
  • 1篇流体机械
  • 1篇大众科技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污染防治技术
  • 1篇矿山机械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环境化学
  • 1篇钛工业进展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科技资讯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2001年膜...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微藻间接碳汇能力的定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藻间接碳汇能力的定量方法,分别添加两种δ<Sup>13</Sup>C值差异悬殊的碳酸氢钠同时培养待测微藻,测定藻体δ<Sup>13</Sup>C值,利用两端元的同位素混合模型获取微藻利用来自于空气的无机碳...
吴沿友李海涛李潜谢腾祥刘丛强王宝利刘莹
文献传递
钛白废水中硫酸盐生物还原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中,采用硫酸盐还原菌(SRB)对钛白废水中硫酸盐生物还原的影响因素及厌氧序批式反应器的运行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废水的SO4^2-去除效果比实际钛白废水的SO4^2-去除效果好。SRB还原实际钛白废水中SO4^2-的最佳运行条件为:进水SO4^2-质量浓度不超过2000mg/L、反应温度(35±1)℃、pH6.5~8.0、COD/p(SO4^2-)2.0~3.0、HRT 24h、反应器运行周期8h(进水0.5h,反应6.0h,沉淀1.0h,出水0.5h)、循环间歇搅拌(搅拌1.5h,搅拌停止2.0h)方式。在此条件下SO4^2-去除率可达90%。
李潜朱红力缪应祺
关键词:厌氧序批式反应器钛白硫酸盐生物还原
萃取-膜蒸馏法处理钛白废酸的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提出了三异辛胺-仲辛醇-航空煤油体系萃取硫酸与减压膜蒸馏浓缩相结合的钛白废酸治理新方案。对萃取工艺参数、膜蒸馏浓缩稀硫酸的基本规律及萃取回收硫酸的浓缩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9mol·L-1的钛白废酸经8级萃取和6级反萃取,酸回收率可达92.15%,稀硫酸浓度为1.21mol·L-1,再经减压膜蒸馏浓缩可得到10.82mol·L-1(质量分数67.3%)的硫酸,达到了返回钛白生产循环使用的要求。
李潜朱红力赵丽珍
关键词:萃取减压膜蒸馏钛白废酸
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被引量:21
2012年
环保产业是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水污染控制设备是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以水污染控制设备的原理、设计与应用为主线,进行"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容体系建设与改革,优化教学团队,改进教学方法,以工程素质能力为核心构建"实验—实习—实训"教学体系,以期培养基础宽厚、工程素质能力强的应用复合型人才,满足日益发展的环保产业人才需求。
吴向阳刘宏李潜
关键词:环保产业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
膜法处理硫酸法钛白工艺中废酸的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在硫酸法钛白工艺中 ,每生产 1t钛白 ,要副产硫酸浓度约为 2 0 %的废酸 7t~ 11t,其回收利用技术的开发是解决该工艺环保问题的关键。本文报告了以真空膜蒸馏为核心 ,膜法处理钛白废酸的实验室研究结果。配置料液的研究结果表明 ,用膜蒸馏把纯硫酸浓缩到 6 5 %是可行的 ,但废酸中 Fe SO4 的结晶易破坏膜的疏水性 ,不利于膜蒸馏过程的顺利进行。本研究探索了两种不同的废酸实际料液的处理工艺 :(1)一级膜蒸馏浓缩→冷却结晶 Fe SO4 · 7H2 O→扩散渗析除铁→二级膜蒸馏浓缩 ;(2 )三异辛胺仲锌醇煤油体系萃取硫酸→膜蒸馏浓缩。研究表明 ,两种工艺均可将废酸浓缩到 6 5 %以上 。
周康根张贵清李潜张启修
关键词:钛白膜蒸馏萃取
氟离子对莱茵衣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生理效应被引量:2
2014年
以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受试生物,研究了F-对藻叶绿素含量、胞外碳酸酐酶(CAex)活性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的影响,以探讨F-对微藻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当F-浓度不超过10 mmol·L-1时,随F-浓度增大,蛋白核小球藻叶绿素a、b含量和CAex活性基本不变,而莱茵衣藻叶绿素a、b含量降低,CAex活性小幅增加;当F-浓度在10—200 mmol·L-1之间时,随F-浓度的增加,蛋白核小球藻和莱茵衣藻的叶绿素a、b含量均明显下降,CAex活性显著增大,且在F-浓度为100 mmol·L-1时达最大,200 mmol·L-1时两种藻均不能生存,无CAex活性和叶绿素含量表征.莱茵衣藻对F-具有更灵敏的CAex响应机制,对F-的影响更为敏感,而蛋白核小球藻对F-的耐受性更好;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莱茵衣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δ13C值均随F-浓度的增大呈现出更大的负偏差,F-促使二者优先利用较轻的12C,说明两种微藻光合作用固定无机碳模式发生改变.
李潜吴沿友吴运东
关键词:莱茵衣藻蛋白核小球藻叶绿素胞外碳酸酐酶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改革探讨被引量:6
2009年
针对现有"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21世纪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对与水污染控制工程有关的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层次结构、教学安排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新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李潜吴春笃刘宏
关键词: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
减压膜蒸馏法直接浓缩钛白水解废酸的探索研究被引量:20
2001年
介绍了应用减压膜蒸馏法浓缩钛白水解废酸的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 :18% (质量分数 ,下同 )左右的钛白水解废酸通过减压膜蒸馏直接浓缩 ,其浓度只能达到 31%~ 32 % ,而同样浓度的纯硫酸溶液却能浓缩到 65 5 % ;钛白废酸中的钛对膜蒸馏过程影响不大 ,而亚铁却是过程的最主要干扰因素。
李潜张启修张贵清周康根
关键词:减压膜蒸馏钛白水解废酸硫酸亚铁颜料
F^-和Cl^-对莱茵衣藻的生长效应
2015年
为了探讨和比较F-和Cl-对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生长的抑制毒性,采用锥形瓶培养法及模型分析,研究了不同浓度F-和Cl-胁迫下莱茵衣藻生物量、比生长速率及生长抑制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5~80mg·L-1的F-对莱茵衣藻均具生长抑制毒性,且抑制率随F-浓度和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10 d最大抑制率低于62%,因此,莱茵衣藻对80 mg·L-1以下的F-具有较好的耐受性;Cl-对莱茵衣藻的生长既有促进作用,甚至也有严重的抑制作用(12 800 mg·L-1Cl-处理组10 d抑制率可高达96%),这取决于Cl-浓度;F-和Cl-对莱茵衣藻的生长效应不同,主要表现在生长效应模型系数随F-和Cl-浓度的变化规律上。另外,就相同暴露时间下的EC50值而言,F-(18.0~56.4 mg·L-1)远低于Cl-(1 074~2 630 mg·L-1),即F-对莱茵衣藻的毒性高于Cl-,但Cl-的生态风险亦不容忽视。
李潜吴沿友梁永杰吴运东朱红力
关键词:莱茵衣藻
一种微藻间接碳汇能力的定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藻间接碳汇能力的定量方法,分别添加两种δ<Sup>13</Sup>C值差异悬殊的碳酸氢钠同时培养待测微藻,测定藻体δ<Sup>13</Sup>C值,利用两端元的同位素混合模型获取微藻利用来自于空气的无机碳...
吴沿友李海涛李潜谢腾祥刘丛强王宝利刘莹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