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玲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肺
  • 2篇心肺复苏
  • 2篇氧合
  • 2篇体外膜肺氧合
  • 2篇中医
  • 2篇中医体质
  • 2篇重症
  • 2篇重症患者
  • 2篇外膜
  • 2篇危重
  • 2篇危重症
  • 2篇膜肺
  • 2篇骨质
  • 2篇骨质流失
  • 2篇肺氧合
  • 1篇心搏
  • 1篇心搏骤停
  • 1篇亚健康
  • 1篇生活方式现状
  • 1篇重症监护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嘉兴市第一医...

作者

  • 6篇张晓玲
  • 3篇倪红英
  • 2篇杨勇
  • 2篇刘庆生
  • 2篇徐红
  • 1篇张来
  • 1篇陈海平
  • 1篇费钰江
  • 1篇胡国光
  • 1篇朱晓华
  • 1篇陈睿文

传媒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老年病研...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杭州城市居民健康状态与中医体质调查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为进一步了解杭州市城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中医体质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基本的原则,有效、系统化干预居民健康状态,从而更好实施"治未病"工程及实现个性化的中医健康管理,
张晓玲杨勇徐红刘庆生费钰江
关键词: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
老年重症患者骨质流失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患者骨质流失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患者,测量其入住ICU前后的骨密度数据,T值下降>10%为存在骨质流失。先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比较骨质流失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流失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老年重症患者71例,骨质流失组41例,对照组30例。与对照组比较,骨质流失组入院时氧合指数较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较高、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比例较高、机械通气时间及制动时间均较长(t=-3.516,χ^(2)=8.019,Z=-3.990、-3.161、-2.056,P<0.05或0.01)。两组患者入ICU时实验室检查指标中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白介素-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2,Z=-3.108、3.307,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引起患者骨质流失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入ICU时SOFA评分高、白介素-6水平高,住ICU期间行CRRT以及机械通气时间长(OR=1.223、1.080、6.635、1.004,P<0.05)。结论老年重症患者住ICU期间发生骨质流失的风险较高,引起骨质流失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入ICU时SOFA评分高、白介素-6水平高,住ICU期间进行CRRT以及机械通气时间长。
童洪杰潘飞艳邵兴张晓玲倪红英陈琨
关键词:骨质流失危重症重症监护病房老年人
体外膜肺氧合心肺复苏过程中人工与机械按压的效果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体外膜肺氧合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过程中,人工与机械按压对心脏骤停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纳入2014年9月至2022年7月收住金华市中心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及嘉兴市第一医院接受体外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按压方式将患者分为人工组和机械按压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探讨两种按压方式对ECPR的实施、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循环(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比例以及住院存活情况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ECPR患者108例,人工按压组50例,机械按压组5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ECPR前实验室检查指标、ROSC比例(90.0%vs.86.2%)以及住院存活比例(34.0%vs.39.7%)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机械按压组的穿刺时间比人工按压组更短[12(9,15)min vs.13(11,16)min,P<0.05)]。结论相比较于人工按压,ECPR实施过程中采用机械按压并不能增加心脏骤停患者ROSC的概率也不能降低住院病死率,但机械按压可能有助于缩短穿刺时间。
潘飞艳陈琨童洪杰范昊哲张晓玲胡炜顾乔王倩倩
关键词:心肺复苏体外膜肺氧合
重症患者骨质流失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 比较重症患者入出ICU时的骨质变化,探索引起重症患者骨质流失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ICU的重症患者101例,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患者入出ICU时的骨密度,根据是否发生骨质流失将患者分为流失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患者骨质流失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骨质流失的患者48例,未发生骨质流失的患者53例。流失组入ICU时T值为-1.7(-2.7,-1.2),出ICU时为-2.2(-3.4,-1.6),对照组入ICU时T值为-1.6(-2.4,-0.8),出ICU时为-1.9(-2.7,-0.8);流失组入ICU时超声传播速度(SOS)为(3 897±212)m/s,出ICU时为(3 830±311)m/s,对照组入ICU时SOS为(3 908±259)m/s,出ICU时为(3 880±282)m/s。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引起患者骨质流失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入ICU氧合指数低、住ICU期间进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入ICU时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高、机械通气时间长、住ICU时间长以及入ICU时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引起患者骨质流失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龄、入ICU时氧合指数低、住ICU期间行CRRT治疗、入ICU时SOFA评分高以及入ICU时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结论 引起重症患者骨质流失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龄、入ICU氧合指数低、住ICU期间进行CRRT治疗、入ICU时SOFA评分高以及入ICU时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童洪杰潘飞艳邵兴张晓玲倪红英陈琨范昊哲
关键词:骨质流失危重症
体外膜肺氧合心肺复苏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索该类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收住本院及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体外心肺复苏的60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探讨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通过COX回归分析明确引起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ECPR患者60例,其中院外心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患者16(26.7%)例,院内心搏骤停(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IHCA)患者44(73.3%)例,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病死率(14/16,87.5%)较院内(25/44,56.89%)患者高(P<0.05),死亡组患者复苏至上机完成的时间(105.4±105.1)min较存活组(53.0±28.5)min更长(P<0.05),相比较于与存活组,死亡组的患者ECPR前肌钙蛋白和谷草转氨酶更高,pH和血乳酸更低(P<0.05)。60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2 d,院外心搏骤停,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上机前高SOFA评分,使用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ECMO支持期间发生肺部感染以及长ECMO支持时间是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ECPR实施管理过程中与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有:院外心搏骤停,ECMO上机前高SOFA评分,使用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从心肺复苏至ECMO转流时间较长,ECMO支持期间发生肺部感染以及长ECMO支持时间。
童洪杰倪红英张晓玲陈琨胡炜顾乔余尔慧
关键词:心肺复苏体外膜肺氧合心搏骤停
城市健康/亚健康居民生活方式现状及其对中医体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通过社区居民健康评估、生活方式的调查及中医体质辨识,探讨杭州城市健康/亚健康居民生活方式现状及其对中医体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区组随机抽样,对杭州市区所辖7个社区的18~70岁居民随机健康评估、生活方式调查、中医体质辨识,筛选880例评估为"健康"或"亚健康"的居民纳入研究对象。结果:①杭州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总体良好。②女性在酒精和药物、应激控制、安全、总体生活方式等4个方面好于男性,而健康状况则是男性好于女性。③饮食习惯、酒精和药物、应激控制、安全与中医体质类型间存在对应关系。结论:①男性要重视酒精和药物、应激控制、安全意识方面的生活方式改善,女性则要加强体能锻炼。②即便是生活方式较好的人可能也会存在中医体质偏颇,需要进行相应的中医调适。
杨勇徐红刘庆生陈海平胡国光詹强张晓玲张来朱晓华陈睿文
关键词:生活方式现状中医体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