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区域建筑学被引量:14
- 2019年
- 基于当代社会语境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区域建筑学"的设计理论,从相关概念界定的本体论,"视域放大""结构优先"和"内外协同"的方法论,融入、应变、叠层的操作模式,到自然、城市、文化的区域维度探索,建构起具有观念拓展意义的区域建筑学理论框架。
- 张伶伶张帆张帆
- 寻找失落的辉煌——2005年UIA国际建筑设计竞赛方案
- 2006年
- 王超张帆张智远
- 关键词:竞赛题文化性地域性
- 论地景化建筑的城市景观营造策略
- 2010年
- 地景化建筑通过水平延展的形体对城市基面进行自然化重构,积极地参与到城市景观的营造中。本文通过三个实际的设计案例,分析了地景化建筑基于当代中国城市景观营造的设计策略,揭示出地景化建筑在城市、景观和建筑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张帆侯钰
- 关键词:城市景观折叠
- 集群形态理论下的城市结构生长模式被引量:6
- 2017年
- 通过梳理集群形态理论的源流,挖掘当代城市结构生长的若干模式。从槙文彦建构起集群理论的基本框架开始,发展出"渐次生长模式""场域引导模式""性能复合模式""算法生成模式"等拓展化的城市结构操作策略,从而引导建筑师探索更加关联化、开放化和弹性化的城市组构方式,以自下而上的姿态回应自然的融入、社会的需求和区域的制约。
- 张帆张伶伶张伶伶
- 微型城市设计——建筑形态的区域压力应变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通过对建筑"自主与他律""原型与变形"的辩证思考,直面当代城市的关联、冲突与混杂,以城市设计的视角和策略介入微观建筑的构思与创作,揭示了当代城市背景下建筑的交互性角色和关联性本质。以复杂区域环境的外部压力为前提,分别通过"服从退让""叠层杂交""拓扑进化"和"语义参照"四种基本应变模式,回应区域的外部制约,形成建筑与区域的对话性存在。
- 张帆张伶伶张伶伶
- 区域空间形态演进的定量分析与优化方法被引量:1
- 2018年
- 以空间视域分析和多智能体模拟为手段,评估城市区域空间在演进过程中核心区的转换和整体区域可理解度的波动。以大连理工大学辽东湾校区的三期分阶段设计为例,通过调研数据与模拟数据的比对,论证区域空间组构与社会行为的同构关系,评估并优化区域进一步演进后形成整体空间的组构状态。
- 张帆张伶伶张伶伶
- 关键词:演进
- 区域视角下城市肌理的协同演化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通过对城市肌理"恒定-转化""拼贴-融合"二元属性的诠释,揭示了肌理演化中城市结构复杂动态的发展规律;以区域不同类型的外部制约和内生动力为前提,分别通过"补形""变形""分形"和"生形"四种基本的城市肌理操作策略,回应区域城市的关联性需求,实现建筑与区域肌理间的协同演化。
- 张帆张伶伶张伶伶
- 关键词:城市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