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手微小切口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统计分析
- 目的:探讨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手术技巧与疗效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年龄相关性自内障218只眼行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自内障吸除术(A组)。根据角膜地形图选择相应的透明角巩膜隧道切口,长约1.4mm,并于相对应的...
- 陈伟
- 文献传递
- 角膜Lasik术后人工晶体度数计算的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角膜 Lasik 术后度数计算的方法及准确性。方法:对2例(2眼)角膜 Lasik 术后的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不具备详细的 Lasik 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术前分别采用 Orbscan 角膜...
- 何雪洪张广斌陈伟毛祖红刘莲
- 文献传递
- 微小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双手微小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的应用值。方法对行双手微小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A组。观察术中乳化时间、术后视力、手术性角膜散光及角膜内皮数量。并与常规超声乳化手术组(B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A组术中平均超声乳化时间为(1.0±0.53)min;B组术中平均超声乳化时间为(0.75±0.5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天:A组裸眼视力≥0.5者占90.36%;B组裸眼视力≥0.5者占80.90%。术后1天A组平均手术性角膜散光:(0.15±0.56)D,术前、后角膜散光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为:(1.20±0.96)0,手术前、后角膜散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角膜内皮计数:平均(2198±210)个/mm2;B组术后角膜内皮计数平均(1800±240)个/mm2。结论双手微小切口冷超声乳化吸出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广斌陈伟毛祖红
- 关键词: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晶状体
- 囊袋支撑环在治疗马凡氏综合征晶状体脱位中的应用
- 目的:评价囊袋支撑环在治疗马凡氏综合征晶状体脱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32只眼)因马凡氏综合征晶状体脱位术中行囊袋支撑环植入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其中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22只眼.单纯囊袋前人工晶体植入7只眼,
- 张广斌陈伟毛祖红刘莲何雪洪
- 文献传递
- zeissIOL—Master在人工晶体度数计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 目的:探讨 ZeissIOL—Master 在人工晶体度数计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眼白内障患者,分别运用 ZeissI- OL—Master 与 A 超测量眼轴,并应用 SRK—T 公式计算植入眼内的人工晶体的...
- 陈伟张广斌毛祖红
- 文献传递
- 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视觉质量分析
- 目的:利用双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1.4mm 微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屈光状态,并与同轴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效果对比。对象与方法:本文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60例160只
- 毛祖红张广斌陈伟刘莲何雪洪
- 文献传递
- 张力环应用于晶体半脱位手术的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的疗效。方法:对27例(27只眼)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囊袋张力环+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2—18个月(平均9个月)。结果:27
- 毛祖红张广斌陈伟刘莲何雪洪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标记笔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标记笔,所述标记笔包括笔主体,所述笔主体内盛装有染料;着色部,所述着色部安装在笔主体的端部,使染料由着色部流出;以及切割部,所述切割部设置在着色部的前端。医护人员可以单独...
- 曾宗圣张广斌欧阳文博李孟琼贾长凯何雪洪陈伟毛祖红
- 虹膜夹持型前房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于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在本中心接受前房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患眼共17例34眼, 进行临床研究。观察指标包括: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
- 毛祖红张广斌陈伟刘莲何雪洪
- 文献传递
- 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观察
- 张广斌陈伟毛祖红龚颂建
- 该项目是眼科中心为了研究双手超乳配合白星技术摘除白内障与传统超声乳化手术的差异性,以及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散光、术后角膜内皮损伤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效果,观察双手超乳配合白星技术摘除白内障手术的优越性,而开展的研究...
- 关键词:
- 关键词: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