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颖萍

作品数:27 被引量:203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生态
  • 6篇家庭农场
  • 5篇乡村
  • 4篇农业
  • 3篇乡村建设
  • 3篇美丽乡村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生态文明
  • 2篇农村
  • 2篇农户
  • 2篇农业发展
  • 2篇现代农业
  • 2篇监测数据
  • 1篇登记
  • 1篇地经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新型农业
  • 1篇休闲
  • 1篇休闲农业

机构

  • 19篇湖州师范学院
  • 5篇浙江林学院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6篇蔡颖萍
  • 7篇周克
  • 3篇闫苗苗
  • 2篇刘林思
  • 2篇沈月琴
  • 1篇杜志雄
  • 1篇赵鲲
  • 1篇刘德弟
  • 1篇黄祖辉
  • 1篇张同龙
  • 1篇侯麟科
  • 1篇崔永伟
  • 1篇钱忠好
  • 1篇刘磊
  • 1篇周颖
  • 1篇杨超
  • 1篇吴凡
  • 1篇张文杰

传媒

  • 12篇湖州师范学院...
  • 4篇华东森林经理
  • 2篇Agricu...
  • 1篇蔬菜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世界农业
  • 1篇农村经济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农村经营管理
  • 1篇金融世界
  • 1篇第四届中国林...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木质资源利用浅析被引量:12
2008年
目前,非木质资源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非木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推动传统林业和林产工业的变革,可以提高现有森林的经济价值和多种附加效益,可以在保障人类生活的前提下,实现森林和林地的可持续利用,既不耗费森林的林木资源,又不破坏森林的更新能力,从而可以减少人口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压力。通过对非木质资源及其利用背景、现实意义以及非木质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研究非木质资源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蔡颖萍刘德弟
山区生态型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中国的山区县域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亟需解决的生态经济问题。文章以浙江省山区为研究案例,通过采用PRRA法分析山区县域经济现状,以及其发展所面临的障碍和困难,提出山区县域经济发展要求战略。
刘林思蔡颖萍
关键词:县域经济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
土地经营规模何以影响家庭农场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基于1085户家庭农场监测数据的分析被引量:9
2023年
利用2018年全国家庭农场监测项目1085户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土地经营规模变动对特定类型家庭农场采用特定现代农业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经营规模与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家庭农场主年龄、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家庭农场自有农机数量、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与龙头企业合作和当地是否提供技术及培训等对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着一定的影响。
钱忠好岳佳蔡颖萍
关键词: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规模
家庭农场生产行为的生态自觉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家庭农场监测数据的实证检验被引量:122
2016年
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农业政策的新目标,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猛发展,正在成为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它们面临着承担起实现农业政策新目标的主要任务。本文以全国1322个家庭农场为样本,用是否采用测土配方施肥、亩均化肥施用量和亩均农药使用量是否比周边普通农户少、是否选择秸秆机械化还田和是否采用节水灌溉作为变量,对家庭农场的生产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家庭农场的生产行为已初具生态自觉性;农场主受教育程度、接受过培训以及从事农业规模经营的年限、加入合作社、被评比为示范家庭农场、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拥有注册商标等因素对家庭农场生态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应当重点扶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在政策上提供指引,激励其选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行为。
蔡颖萍杜志雄
关键词:家庭农场影响因素
关于家庭农场相关制度与政策的认识与思考被引量:1
2017年
近年来,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受到高度关注,特别是家庭农场在构建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当前家庭农场在全国各地正值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制度、进一步发挥政策引导和扶持作用。文章重点梳理了现有家庭农场的相关管理制度与扶持政策,有国家层面的文件,也有地方创新的举措;同时,在现有制度与政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政府应当完善家庭农场的相关管理服务制度,并且从各个方面对家庭农场的发展予以积极扶持,特别是在基础设施、财政补贴、金融保险、人才培养、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家庭农场提升竞争力,促使其更好地发挥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蔡颖萍
关键词:家庭农场
加入合作社对农户提供农机服务行为及效益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指标,农户是农机投资和提供农机服务的主力军。本文基于2019年福建、四川、山西的1 433个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加入合作社对其提供农机服务行为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未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提供农机作业服务行为的动机更强,经济效益水平更高。而且不同地形条件、不同经营规模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对其提供农机服务行为及经济效益影响不同,坡度低的地形条件下及中规模农户加入合作社对其提供农机服务行为及效益更显著。由此,本文提出四点政策建议:一是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引导农户提供农机服务;二是加强坡地基础设施和小型农机建设;三是激活农机服务市场,支持不同规模农户提供农机服务;四是鼓励农机服务规模经营发展,提高农机服务专业化水平。
孙侠沈月琴李博伟蔡颖萍
关键词:合作社农机服务
美丽乡村建设的模式与成效探析——基于浙江省长兴县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单元,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着力点。浙江省湖州市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起源地,因此以湖州市长兴县为研究对象,在对长兴县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及模式梳理的基础上,探讨长兴县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提出进一步提升长兴县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蔡颖萍周克杨平
关键词:美丽乡村
粮食安全背景下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探讨——以浙江省为例被引量:6
2014年
我国的粮食产量虽然持续增长,但是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在这一背景下,浙江省开展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浙江省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具有一定的优势,表现在耕地分布集中,生态环境较好;政府对农业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大;土地流转比例较高等。但同时也面临农业经营主体实力较弱,土地流转稳定性较差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
周克蔡颖萍闫苗苗
关键词:粮食安全土地流转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我国农地流转交易平台现状、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全国范围的推进,农地流转交易市场快速成长,因此亟需建设高效运转的农地流转交易平台。虽然理论研究表明由政府主导建立的交易平台更具有优势,但是改革试点地区地方政府建立的交易平台在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对以往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梳理改革试点地区的县(市)级、乡镇级和村级平台的特征和现状,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农地连片流转整合过程缺乏监督,缺乏完善的流转纠纷处理机制,以及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由政府构建全面覆盖的多级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多层级流转纠纷协调处理机制,成立专门的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机构。
周克蔡颖萍闫苗苗
关键词: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平台交易系统
An Econometric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on Wheat Cropping Area in China被引量:3
2012年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wheat cropping by using province-specific historical data during 1996-2007. [Method] We established a panel data econometric model with lagged wheat cropping area and province-specific fixed-effects model to control the unobserved factors.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 positively affects wheat cropping area, while precipitation does not have such impact.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d empirical evidence for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s of wheat cropping area in China.
侯麟科张同龙蔡颖萍崔永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