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凡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流道
  • 3篇流动特性
  • 3篇换热
  • 3篇沸腾换热
  • 2篇闪蒸
  • 2篇数值模拟
  • 2篇CHF
  • 2篇IVR
  • 2篇表面特性
  • 2篇值模拟
  • 1篇电导探针
  • 1篇压力容器
  • 1篇严重事故
  • 1篇障碍物
  • 1篇摄影
  • 1篇逃逸
  • 1篇泡状流
  • 1篇气液两相流
  • 1篇两相流
  • 1篇临界热通量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匡波
  • 8篇王凡
  • 7篇刘鹏飞
  • 3篇朱晨
  • 1篇唐琪
  • 1篇赵男

传媒

  • 2篇应用科技
  • 2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核技术
  • 1篇电力与能源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表面特性对倾斜朝下加热面沸腾换热的影响
本文通过喷砂处理改变加热面的表面特性包括粗糙度、接触角进行倾斜朝下加热面的池沸腾试验来研究这些因素对沸腾换热及临界热流密度(CHF)的影响。常压下,倾斜角0°、30°、60°、90°,工质为去离子水时,在光滑表面、30目...
贺隆坤刘鹏飞匡波朱晨王凡徐辉王亮亮
关键词:沸腾换热CHF表面特性
文献传递
四头电导探针在气液两相流动局部参数测量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通过对四头电导探针测量原理和前提条件进行分析,结合新的界面浓度测量原理,解决了多维两相界面浓度测量中因气泡逃逸和后退界面造成的误差,并利用本实验室自制的四头电导探针对竖直上升管内泡状流局部界面浓度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利用高速摄影系统得到了的典型泡状流和气泡穿越多头探针时的清晰图像。通过图像分析得到了界面浓度,并与多头电导探针实测的界面浓度进行了分析对比。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自制的四头电导探针界面浓度实际测量结果与高速摄影系统得到的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
王凡匡波曹乘雀王欣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泡状流高速摄影
ERVC流道内伴随闪蒸的流动不稳定性
本文旨在研究上海交通大学REPEC-II全尺寸工程验证台架上的闪蒸现象和流动不稳定性。采用实验数据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入口冷却剂温度、不同功率水平、不同功率分布形状下REPEC-II实验台架发生的...
王亮亮王凡徐辉贺隆坤匡波刘鹏飞
关键词:闪蒸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表面特性对倾斜朝下加热面沸腾换热的影响
本文通过喷砂处理改变加热面的表面特性包括粗糙度、接触角进行倾斜朝下加热面的池沸腾试验来研究这些因素对沸腾换热及临界热流密度(CHF)的影响。常压下,倾斜角0°、30°、60°、90°,工质为去离子水时,在光滑表面、30目...
贺隆坤刘鹏飞匡波朱晨王凡徐辉王亮亮
关键词:沸腾换热CHF表面特性
非能动IVR-ERVC试验装置的流动特性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采用RELAP5/MOD3对全高度非能动的压力容器外部冷却(External Reactor Vessel Cooling,ERVC)一维传热与流动特性试验装置REPEC-II,进行了装置流道流动特性的预测计算,并结合REPEC-II的部分工况的试验结果,初步分析了ERVC流道的自然循环能力与循环流动特性。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之间一致性较好;可视化观测与计算、实测结果之间互相印证,揭示了部分流道流动及不稳定性机理特征;运用模拟与预测计算还可进一步研究装置的流道流动特性,并用于后续试验与应用的规划与优化。
唐超力匡波刘鹏飞朱晨王凡
关键词:RELAP5
流道因素对熔融物堆内滞留压力容器下封头外的冷却能力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流道因素是熔融物堆内滞留压力容器下封头外的冷却(IVR-ERVC)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在全高度非能动ERVC试验装置REPEC-II上,针对各种流线型流道的几何条件,研究不同流道形状、流道进出口阻力变化以及流道障碍物等因素对临界热通量(CHF)的敏感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下封头外壁面CHF随外壁面方位角增大而增大,且其增大趋势随增大而减缓;ERVC流道间隙变窄对靠近入口处一定范围内的CHF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对于出口附近区域而言,增加间隙宽度有助于增强CHF,但影响十分有限;在一定范围内,ERVC流道进出口阻力增大将使得高角度区域CHF略有降低,而且达到CHF时对应的循环流量随进出口阻力增加而降低,出口阻力的影响更显著;在ERVC流道中加装向加热面凸起的障碍物,可增大当地CHF,但该效应是局部的,这一措施会导致附近区域CHF降低。
赵男匡波刘鹏飞王凡
超蒸发表面结构应用于ERVC增强的初步实验研究
2019年
为解决大型先进反应堆下封头高热负荷的挑战,通过堆内熔融物滞留(IVR)的严重事故缓解措施,向堆腔注水,实施压力容器外部冷却(ERVC),使下封头(RPV)的热负荷分布不超过临界热通量(CHF)。通过在模拟ERVC条件的自然循环回路上,开展光滑面和开槽面在朝下倾斜表面方位角为7.5°、37.5°、67.5°和82.5°的沸腾传热与CHF的对比实验,发现在ERVC的低流速过冷沸腾条件下,由于超蒸发效应,开槽面上沸腾换热显著增强,CHF得到明显提高,从而初步验证了其应用于增强ERVC热负荷有效性的可行性。
徐辉匡波刘鹏飞唐琪王凡
关键词:沸腾换热临界热通量严重事故RPV
ERVC流道内伴随闪蒸的流动不稳定性
本文旨在研究上海交通大学REPEC-II全尺寸工程验证台架上的闪蒸现象和流动不稳定性。采用实验数据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入口冷却剂温度、不同功率水平、不同功率分布形状下REPEC-II实验台架发生的...
王亮亮王凡徐辉贺隆坤匡波刘鹏飞
关键词:闪蒸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