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太魁

作品数:44 被引量:281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土壤
  • 8篇紫色土
  • 7篇有机碳
  • 7篇玉米
  • 7篇农田
  • 7篇坡耕地
  • 7篇耕地
  • 6篇砂姜
  • 6篇砂姜黑土
  • 6篇施肥
  • 6篇可溶性有机碳
  • 6篇黑土
  • 6篇茶园
  • 4篇丹江口库区
  • 4篇氮磷
  • 4篇土地利用
  • 4篇土地利用方式
  • 4篇温室气体
  • 4篇夏玉米
  • 4篇小麦

机构

  • 43篇河南省农业科...
  • 7篇河南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河南省科学院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河南省农村能...
  • 1篇河南省农业厅
  • 1篇信阳市农业科...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作者

  • 44篇李太魁
  • 31篇寇长林
  • 27篇郭战玲
  • 23篇张香凝
  • 16篇吕金岭
  • 8篇杨小林
  • 6篇骆晓声
  • 5篇杨占平
  • 5篇史福刚
  • 5篇毛家伟
  • 4篇朱波
  • 3篇李丙奇
  • 3篇王小国
  • 3篇马政华
  • 2篇张玉亭
  • 2篇花可可
  • 2篇沈阿林
  • 2篇李义玲
  • 1篇张佳宝
  • 1篇张巧萍

传媒

  • 7篇生态环境学报
  • 4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土壤通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瓜菜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技推广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9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覆盖与间作对丹江口库区坡地茶园氮磷流失和土壤环境的影响被引量:20
2020年
为探明丹江口库区坡地低龄茶园养分流失特征,通过田间实地监测,设计间作三叶草、秸秆覆盖和对照3个处理,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措施对氮磷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地表径流量、土壤侵蚀量的控制效果均为秸秆覆盖>间作三叶草>对照,秸秆覆盖、间作三叶草的径流量比对照分别减少了45.87%、38.55%;泥沙量比对照分别减少了45.18%、32.94%。对不同处理方式茶园地表径流水体氮素形态特征分析表明,可溶性氮素占总氮的比例较高,占到64.16%-80.85%,可溶性氮素以硝态氮为主,铵态氮所占比重较低。磷素流失以颗粒态为主,占到62.10%-64.80%;对地表径流中氮、磷流失量的控制效果均为秸秆覆盖>间作三叶草>对照,间作三叶草和秸秆覆盖的总氮流失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59.28%、62.31%,总磷流失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51.82%、63.25%;间作三叶草和秸秆覆盖对茶园土壤温度、水分供应调控效果表现为:在不同时期均提高了表层土壤(0-20 cm)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具有升温时降温和降温时升温保温的动态调控作用。以上结果说明,秸秆覆盖和间作三叶草是两种切实有效和值得在丹江口库区大力推广的种植模式。
李太魁张香凝张香凝寇长林郭战玲杨小林
关键词:丹江口库区坡耕地茶园氮磷流失秸秆覆盖
提取方法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测定结果的影响被引量:21
2017年
为验证浸提条件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浸提量的影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进行实验,研究土样处理方式、提取时间、水土比、提取剂种类和振荡次数等提取条件对DOC浸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样处理方式影响DOC浸提量的大小顺序为:风干过2 mm筛>鲜样过1 mm筛>过2 mm筛>过5 mm筛>不过筛,风干过2 mm筛的DOC提取量是鲜样不过筛的2.4倍,且各处理之间DOC浸提量差异性达显著水平(P<0.05);DOC的浸提量随振荡时间变化不是特别明显,振荡4 h后基本达到平衡;土壤DOC浸提量随水土比的增加而增大,呈显著的线性关系;浸提剂种类对土壤DOC浸提量影响显著,4种提取剂提取出来的DOC量的大小顺序为:DOC(80℃,H_2O)>DOC(25℃,0.5 mol·L^(-1) NaHCO_3)>DOC(25℃,0.5 mol·L^(-1) K_2SO_4)>DOC(25℃,H_2O);单次提取量随提取次数增加而降低,累积提取量随浸提次数增加而升高,且累积提取的DOC量与浸提次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建议采用过2 mm筛的土壤鲜样,提取剂用25℃去离子水,水土比采用5∶1,连续振荡4 h后一次过滤测定土壤DOC含量。本研究有助于增强不同研究结果之间DOC数据的可比性,也有利于推动土壤DOC测定标准的完善。
李太魁郭战玲郭战玲吕金岭寇长林杨小林
关键词:提取剂
砂姜黑土农田土壤障碍因子消减技术浅析被引量:7
2013年
砂姜黑土是黄淮海平原三大中低产土壤之一,研究砂姜黑土区农田土壤障碍因子消减技术,对于砂姜黑土改良和提升该区耕地粮食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砂姜黑土农业利用障碍因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消减这些障碍因子的技术措施:适当控水;起垄种植;改进耕作,调控土壤水分状况,防止土壤发生旱涝危害;添加外来物质改性;科学合理施肥,推广测土配方技术;建立农田防护体系等。
薛豫宛李太魁张玉亭赵丽君马政华寇长林
关键词:砂姜黑土起垄配方施肥农田防护林
一种朝天椒生长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朝天椒生长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朝天椒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朝天椒生长肥料包括生长营养液和生长基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食用菌菌渣与磷石膏、鱼骨粉、黄腐酸钾混合,得到混合物料;(2)将所述...
李太魁郭战玲张香凝毛家伟李文山骆晓声吕金岭王小非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以我国川中丘陵区紫色土为背景,研究了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分析了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总有机碳(TOC)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显著影响。DOC含量呈现菜地>果园>水田>林地>旱地的趋势;MBC含量为水田>果园>菜地>林地>旱地。有机物质的输入量、种植制度和土壤管理措施是差异存在的重要原因。菜地、旱地、林地、果园和水田的DOC/TOC均值分别为0.58%、0.28%、0.19%、0.57%和0.28%,其相应的MBC/TOC均值分别为3.57%、3.09%、2.38%、2.67%和3.42%。经相关性分析,5种土地利用方式DOC、MBC含量与TOC之间的差异性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李太魁朱波王小国杨小林
关键词:土地利用紫色土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
接种蚯蚓对有机茶园土壤结构及有机碳库的影响
2024年
为探讨接种蚯蚓对有机茶园土壤团聚体、孔隙分布及有机碳库的影响,设置375条/m^(2),250条/m^(2),125条/m^(2)三种蚯蚓投放密度,将威廉腔环蚓接种于信阳有机茶园土壤中。结果表明:接种蚯蚓能显著提升>2mm大团聚体的比例而降低<0.25mm粒径的微团聚体的比例;提高水稳性小团聚体(0.25mm≤d≤2mm)比例,但对水稳性大团聚体d>2mm的影响不显著;高密度蚯蚓处理平均重量直径(MWD),平均几何直径(NWD)以及分型维数(D),团聚体破坏率(PAD)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处理及对照(CK)。接种蚯蚓使得结构性孔隙(土壤颗粒间和团聚体间孔隙)所占比重增加,其中以团聚体间孔隙增加最为显著,其次为颗粒间孔隙,对由粘粒及矿物层间形成的毛管孔隙分布无显著影响;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颗粒间孔隙度变化不显著而团聚体间孔隙度的相对值和绝对值均显著增加。添加蚯蚓能显著增加土壤活性有机库总量。接种密度的增加对活性有机碳库总量影响不大,但对土壤呼吸速率提升较多,故从温室气体排放角度考虑低接种密度更合适。可见,有机茶园中少量接种蚯蚓即能达到改良土壤结构的效果,并能缓解由于采茶造成的土壤压实问题。
张香凝史福刚李太魁郭战玲寇长林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库有机茶园
用于农田温室气体监测取样的小型静态箱
本发明属于农业、林业、生态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农田温室气体监测取样的小型静态箱,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抽气孔,抽气孔上设有橡皮塞,所述箱体上固定安装有大气均压阀,该大气均压阀为插入至箱体内的直径为3~4mm的通风...
张香凝寇长林史福刚李太魁郭战玲杨占平
文献传递
一种茶园土壤松耕施肥一体化装置
一种茶园土壤松耕施肥一体化装置,包括移动部,移动部上有储液箱,移动部的一端连接旋耕装置,与旋耕装置配合设有防缠绕装置,储液箱内有搅拌装置,储液箱的底部靠近旋耕装置的一侧开设有出液孔,储液箱的上侧有抽液喷液装置。本发明在储...
张香凝史福刚李太魁寇长林郭战玲
施氮量对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氮磷淋溶的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潮土是我国华北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之一,潮土区是我国冬小麦-夏玉米作物的主要产区,研究不同施氮量潮土氮磷淋溶特征对于指导区域农田面源污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设置3个施肥处理,即传统施氮(CON)、优化施氮(OPT)和优化再减氮(OPTJ),利用田间渗漏池法,研究潮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硝态氮及总磷淋溶特征。结果表明:2016—2018年,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年不同施肥处理90 cm土层年淋溶水量79.0~102.5 mm,不同淋溶事件间土壤淋溶液硝态氮浓度波动较大,CON、OPT和OPTJ处理单次淋溶事件硝态氮浓度分别为18.9~208.7(平均为72.7)mg·L−1、9.0~99.2(平均为33.8)mg·L−1、4.7~55.5(平均为15.4)mg·L−1。本研究区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的氮素淋溶风险较高,磷素淋溶风险较低。传统施氮处理(CON)下农田硝态氮的平均淋溶量和表观淋失系数分别为66.4 kg·hm−2和10.3%,而总磷(TP)为0.06 kg·hm−2和0.04%。氮肥减施会显著降低氮素淋失,OPT和OPTJ处理的氮素淋溶减排率可达56.3%和78.9%。两个年度CON、OPT和OPTJ处理硝态氮平均表观淋失系数分别为10.3%、6.2%和4.9%,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硝态氮淋失系数动态增加。氮淋溶具有较大的年际变化,降雨量高的2018年比降雨少的2017年硝态氮淋溶量多57.0%。两个年度CON、OPT和OPTJ处理总磷平均淋溶量分别为0.06 kg·hm−2、0.06 kg·hm−2和0.08 kg·hm−2。适量减施氮肥会增加作物产量,OPT处理的作物产量是CON处理的1.08倍。然而,过量减施则会带来减产风险,OPTJ处理氮肥减施56%,作物产量比CON处理降低2.0%~8.1%。总之,潮土区农田硝态氮淋溶风险较大,适量减施氮肥能够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基础上显著降低氮素淋失损失。
骆晓声寇长林王小非李太魁王洪媛
关键词:潮土施氮量淋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硝态氮
有机氮替代部分无机氮对砂姜黑土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以百农207为试验材料,在氮磷钾用量一致的基础上,研究有机肥和无机化肥配施比例对冬小麦产量、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纯无机化肥和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与对照相比,纯无机化肥处理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增加10.83%,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增加11.81%~26.97%,土壤有效磷与速效钾含量变化趋势与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小麦产量比不施肥的增产幅度为35.91%~46.58%,比常规施肥增产幅度为5.85%~14.16%,其中以有机肥氮替代60%无机肥氮(60%OM)处理产量最高,年产量达8434kg/hm^(2),40%OM处理次之。相对于常规施肥处理较高的氮肥利用率(36.13%),40%OM和60%OM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高达46.64%、47.88%,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氮素表观损失量分别为70.31、59.70kg/hm^(2),低于常规施肥处理(126.18kg/hm^(2))。说明在等氮量条件下,以40%和60%有机肥氮替代无机肥氮不但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还可以降低氮素表观损失量,获得较高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因此,有机肥替代部分无机化肥是河南省砂姜黑土区冬小麦的推荐施肥措施。
李太魁寇长林郭战玲张香凝
关键词:砂姜黑土冬小麦氮肥利用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