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军

作品数:57 被引量:20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交通运输工程
  • 15篇建筑科学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文化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教学
  • 8篇复合材料
  • 8篇复合材
  • 5篇C/C
  • 4篇碳化硅
  • 4篇土木
  • 4篇珠江三角
  • 4篇珠江三角洲
  • 4篇木工
  • 4篇课程
  • 4篇C/C复合材...
  • 3篇原位生长
  • 3篇碳化硅晶须
  • 3篇晶须
  • 3篇教学改革
  • 3篇公路
  • 3篇高校
  • 3篇SIC涂层
  • 2篇道路工程
  • 2篇地质

机构

  • 50篇中南大学
  • 5篇广东省水利电...
  • 2篇中铁十局集团...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长春职业技术...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中铁上海工程...

作者

  • 55篇李军
  • 9篇宋占峰
  • 5篇张翔
  • 5篇谭周建
  • 5篇徐志胜
  • 5篇廖寄乔
  • 4篇徐林荣
  • 4篇吴祖海
  • 4篇黄启忠
  • 3篇刘红卫
  • 3篇李飞
  • 3篇苏哲安
  • 3篇刘维正
  • 3篇杨鑫
  • 3篇李帅鹏
  • 2篇孙晓
  • 2篇马昆林
  • 2篇戴塔根
  • 2篇罗俊礼
  • 2篇蒋世琼

传媒

  • 9篇铁道科学与工...
  • 6篇长沙铁道学院...
  • 4篇粉末冶金材料...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铁道学报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企业技术开发...
  • 2篇高教学刊
  • 1篇企业技术开发
  • 1篇铸造技术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建筑技术开发
  • 1篇四川测绘
  • 1篇矿山测量
  • 1篇广西轻工业
  • 1篇岩土力学
  • 1篇水利水电工程...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模块化设计方法在多媒体课件开发中的应用
2003年
文章提出用Authorware软件进行道路工程测量学MCAI(Multimedia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课件的开发时,为提高开发效率和保持课件风格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模块化设计方法,实践证明,模块化设计方法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中非常有效。
李军李飞
关键词:模块化设计方法多媒体课件AUTHORWARE软件
渗氮工艺对热作模具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以3Cr2MoWVNi热作模具钢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渗氮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渗氮温度为550℃,保温19 h的热作模具钢性能最佳,此时所制备的热作模具钢拉伸强度为1492 MPa、表面硬度值为1051 HV500,表面下0.2 mm处硬度为485 HV500。合适的渗氮温度和保温时间可在热作模具钢表面形成合适的扩散层和化合物层,起到改善热作模具钢性能的作用。
唐晖李军
关键词:渗氮温度保温时间模具钢
跨江泥水盾构掘进过程中的沿江路段地表变形特征被引量:7
2019年
为研究盾构隧道施工对地表变形的影响,以某过江盾构隧道沿江大道段的施工为背景,通过对现场监测数据以及施工过程的分析得出地表变形规律及其成因,结合三维有限元模拟该段盾构施工,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根据分析结果以及工程实践提出盾构施工地表变形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泥水压力对地表沉降影响显著;实际盾构掘进过程中引起的地表横向变形分布表现为隆起变形,且与传统Peck沉降曲线存在区别,纵向地表变形整体表现为先沉降后隆起的趋势,在掘进过程中应调整泥水压力控制地表变形;隧道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趋势一致,在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保证地表变形值总体可控。
李军黄帅黄林冲梁禹
关键词:泥水压力地表变形有限元模拟
基于风险因子概率传递的公路选线经济风险评估被引量:5
2016年
阐述了现行道路选线设计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对整体选线设计的影响,分析了在道路选线经济评价中引入风险评估思想,并以风险估计结果作为选线设计可行性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结合概率统计和概率传递的理论,采用数学解析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风险因子概率传递模型的高速公路选线经济风险评估方法;通过专家的主观经验、研究和分析历史数据,对各个风险因子进行概率估计和相关分析,引入公路经济风险评估风险因子的概念,建立了选线经济风险评估模型(PHIO)计算公路选线的经济风险,并实现了实例验证。
李军黄海宁徐志胜
关键词:安全工程公路选线概率分布
3种平差基准下高速铁路CPⅢ平面控制网的精度分析
2024年
针对工程实际CPⅢ网复测中以CPⅡ进行约束平差出现大量CPⅢ点坐标超限的情况,提出合理的CPⅢ网平差方法,设计总长为4020 m的标准网和加密网两种CPⅢ平面网。建立重心、一点一长方向和一点一短方向3种平差基准,分别计算各基准下两种网形600 m间距CPⅢ点间的相对中误差,并与CPⅡ点相对中误差8 mm的规范规定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网形在3种基准下,测距精度对点位相对精度影响均非常小,方向精度是影响点位相对精度的主要因素。在重心、一点一长方向(CPⅠ的间距)基准下,两种网形600 m间距CPⅢ点间的相对中误差均显著小于8 mm,高于CPⅡ的相对精度。
宋占峰余世峰李荣之李军
关键词:高速铁路平差基准
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环节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学实践被引量:2
2020年
生产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养和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当前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分别从课堂教学方法、生产实习全过程的教学模式和最终的考核方式等三个环节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基于生产实习环节创新能力的渐进性培养方法、多主体协同的“1-2-3-4-5”教学模式,以及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并重的综合考核方式等。该方法在中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杨伟超雷明锋孙晓刘维正魏红卫李军
关键词:土木工程渐进性
软弱围岩隧道铣挖步序优化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铣挖法是一种采用悬臂式掘进机截割隧道掌子面围岩的隧道开挖工法,不同的铣挖步序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也存在差异。针对此问题,考虑到悬臂式掘进机的设备条件并参考国内隧道工程已经采用的铣挖步序,确定4种铣挖步序方案,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4种不同的铣挖步序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4种方案模拟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先从中间竖直开槽,再水平开挖的铣挖步序对围岩扰动最小。
陈航王喆芦杰李军许鸿运
关键词:隧道ABAQUS灰色关联分析法
基于改进AHP法的道路选线风险评估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阐述了现行道路选线设计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对整体选线设计造成的影响,分析了在道路选线设计中引入风险评估思想,以风险估计结果作为选线设计可行性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通过逆向风险识别思维,提出选线设计风险"隐因子"的概念,建立了风险识别HOI模型,即隐因子风险识别模型。基于该风险识别模型构建相应的风险指标层次结构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优化AHP法,结合各指标对选线风险的影响权值进行风险评价分析,对该类不确定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实例证明,风险评估的引入能够为选线设计可行性研究阶段线路方案的评价提供参考。
李军蒋世琼
关键词:道路工程道路选线
嵌岩桩与多层土质构造下摩擦桩的自平衡法测试被引量:1
2015年
结合检测工况对测试数据的影响,对自平衡"精确转换法"进行改进,提出摩擦桩位移协调转换法和嵌岩桩的荷载协调转换法,实际应用结果说明两种转换方法合理。所得测试结果表明湄公河大桥桩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分析湄公河大桥试桩的侧摩阻力和端承力分布,嵌岩桩和摩擦桩纵向承载均以侧阻力为主。
胡晓波刘仁阳夏明亮李军肖柏军
关键词:桩基自平衡试验嵌岩桩摩擦桩
基于多目标决策的轨道控制网网形设计被引量:1
2020年
为保障铁路轨道的几何平顺性,需要建立适合既有线维护的轨道控制网。基于控制网网形设计理论,考虑网形的精度、可靠性和建网费用,对四种不同测站间距和观测方案的网形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同时提出了评价控制网质量的七项指标。为四种轨道控制网各建立2 km的模拟算例,定量计算它们的七项指标。基于多目标决策方法,得到综合最优的间隔2对斜向点的观测网形方案。最后,通过敏感性分析,验证了结果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网形方案在精度上均可满足规范要求,仅考虑单项指标会得到不同的最优网形;间隔2对斜向点的观测网形方案建网费用最低,相对其他网形综合最优,适合在既有线轨道控制建网中推广使用。
宋占峰杨飞李军
关键词:多目标决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