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未远 作品数:7 被引量:7 H指数:1 供职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普通小麦-柔软滨麦草易位系M852-1抗条锈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作图 被引量:6 2013年 M852-1是经杂交和回交培育的普通小麦-柔软滨麦草易位系,苗期对我国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均表现良好抗性。为明确其抗条锈性遗传规律,本研究选用条锈菌流行小种(类型)CYR29、CYR32、CYR33和Su11-7的单孢菌系对其与铭贤169杂交F1、F2、F3及BC1代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同时应用420对SSR引物对接种CYR32的M852-1/铭贤169 F2代144个单株作图群体进行抗病基因定位。结果表明,M852-1对供试小种均表现免疫或近免疫,对CYR29的抗锈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对CYR32、CYR33和Su11-7的抗锈性均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筛选到3个与抗CYR32基因连锁的SSR标记Xbarc124、Xbarc200和Xgwm429,遗传距离分别为6.3、5.6和9.7 cM。根据SSR标记锚定性将该基因定位于小麦2BS染色体,暂命名为YrM852。基因来源、分子标记检测及染色体位点分析表明,YrM852很可能是1个不同于目前已知抗条锈病基因的新基因。 白耀博 张玉 姚未远 李强 井金学 王保通关键词:小麦条锈病 分子标记 普通小麦-柔软滨麦草衍生后代M8664-3抗条锈基因的分子标记 柔软滨麦草与普通小麦7182经过杂交和回交培育的后代M8664-3是一个对CYR29、CYR31、CYR33、Su11-4、SU11-7及新菌系T4都表现出免疫或者高抗的抗条锈资源材料.通过对M8664-3与铭贤169杂... 巢凯翔 王保通 樊玉 申雪雪 张玉 马东方 姚未远 柳泽光 井金学 李强关键词:小麦 抗条锈基因 分子作图 小麦品种天选43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及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被引量:1 2015年 天选43是由8845-01-01-1-1和抗源材料贵农22杂交选育而成的普通小麦品种,对我国目前所有条锈菌生理小种均表现良好抗性。为明确其抗条锈性遗传基础,本研究选用当前条锈菌流行小种CYR32和CYR33,对天选43与感病品种铭贤169杂交F1、F2和F3代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同时应用460对SSR引物对接种CYR32的天选43/铭贤169 F2代150个单株群体进行抗病基因定位。结果表明,天选43对CYR32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而对CYR33抗性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筛选到10个与抗CYR32基因连锁的SSR标记Xwmc134、Xgwm413、Xbarc187、Xwmc406、Xcfd65、Xgwm18、Xbarc181、Xbarc137、Xwmc419和Xgwm230,两侧距离目的基因最近的标记为Xgwm18和Xgwm413,遗传距离分别为0.8 c M和3.4 c M,并初步将其抗病基因定位于小麦染色体1BS上,暂命名为Yr Tx43。基因来源、抗病遗传分析、分子标记检测及染色体位点分析表明,Yr Tx43很可能是与Yr24、Yr26具有等位性的抗条锈基因。 姚未远 柳泽光 樊玉 申雪雪 巢凯翔 候璐 王保通 李强 井金学 李金昌关键词:小麦条锈病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几个小麦品种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及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小麦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引起的重要的世界性病害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且相对独立的小麦条锈病流行区,主要在西北、西南、黄淮海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大流... 姚未远关键词:小麦条锈病 分子标记 文献传递 普通小麦-柔软滨麦草易位系M852-1抗条锈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作图 M852-1是经杂交和回交培育的普通小麦-柔软滨麦草易位系,苗期对我国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均表现良好抗性。为明确其抗条锈性遗传规律,本研究选用条锈菌流行小种(类型)CYR29、CYR32、CYR33和Su11-7的单孢菌系... 白耀博 张玉 姚未远 李强 井金学 王保通关键词:小麦条锈病 分子标记 普通小麦—柔软滨麦草衍生后代M8664-3抗条锈基因的分子标记 柔软滨麦草与普通小麦7182经过杂交和回交培育的后代M8664-3是一个对CYR29、CYR31、CYR33、Su11-4、SU11-7及新菌系T_4都表现出免疫或者高抗的抗条锈资源材料。通过对M8664-3与铭贤169... 巢凯翔 樊玉 申雪雪 张玉 马东方 姚未远 柳泽光 井金学 李强 王保通关键词:小麦 抗条锈基因 分子作图 文献传递 源于柔软滨麦草抗小麦条锈病基因YrElm的遗传分析与SSR标记 被引量:1 2014年 M852-1是由柔软滨麦草和普通小麦7182经杂交和回交培育的易位系。苗期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M852-1对CYR29、CYR31、CYR32、CYR33、Su11-4、Su11-7和V26等7个中国小麦条锈菌主要生理小种或新的致病类型均表现免疫至高抗,是一个较好的抗条锈资源材料。用条锈菌流行小种CYR33对M852-1与铭贤169杂交F1、F2、F3和BC1代进行抗性鉴定与遗传分析,发现M852-1对CYR33的抗条锈性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暂定名为Yr Elm。以F2代分离群体构建作图群体,利用集群分离分析法,筛选到与Yr Elm连锁的5个SSR标记:Xcfd35、Xgwm161、Xwmc630、Xgwm533和Xcfd34,并将Yr Elm定位于小麦染色体3DS上。Yr Elm两侧最近2个SSR标记Xcfd35与Xgwm161的遗传距离分别为6.5 c M和4.2 c M。抗锈性鉴定、系谱分析以及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该抗病基因来源于柔软滨麦草。综合基因来源、分子检测及染色体位点等方面的分析,认为Yr Elm可能是一个新的抗条锈病基因。用该基因两侧最近两个标记Xcfd35和Xgwm161检测68个甘肃和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10个(14.7%)品种能扩增出与M852-1相同的条带。进一步进行抗病性及系谱分析表明,这10个品种均不含Yr Elm。本研究结果为利用Yr Elm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进一步的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张玉 巢凯翔 高旭 柳泽光 姚未远 李强 王保通关键词:小麦条锈病 抗病基因 SSR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