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杰
- 作品数:14 被引量:72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氨水溶液同时吸收烟气中SO_2和CO_2的实验及模拟被引量:4
- 2016年
- 燃煤电厂排放大量SO_2和CO_2等气态污染物,相应的减排技术研究十分必要。利用湿壁塔实验台对氨水溶液(质量分数为0.2%~7%)同时吸收SO_2和CO_2的传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结合Aspen Plus速率模型分析了填料塔的吸收性能,对氨水溶液同时吸收SO_2和CO_2吸收系统的设计做了必要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O_2体积分数(5%~20%)的增加,SO_2选择性吸收因子有所降低,SO_2的传质系数变化较小且均高于CO_2的传质速率一个数量级;SO_2质量浓度(0~11 428mg/m3)和反应温度(20~80℃)的增加,对CO_2的吸收产生不利影响,氨水溶液趋向于选择性吸收SO_2。氨水溶液中SO_2负载量(SO_2在氨水溶液中相对NH3的摩尔浓度)在0.1~0.4之间增加时,CO_2的传质系数大幅降低。氨水溶液质量分数增加对CO_2及SO_2的吸收传质均有利,选择性吸收因子降低,且实验值和模型计算值符合良好。采用同时吸收SO_2和CO_2的填料吸收塔,结合控制氨挥发的氨洗塔及用于SO_2负载控制的离子交换装置的吸收系统,可以实现污染物的有效脱除。
- 齐国杰王淑娟高巨宝刘今朝赵博禚玉群陈昌和
- 关键词:脱碳氨水CO2SO2
- 燃煤烟气中SO2对氨法脱碳的影响被引量:8
- 2012年
- 利用湿壁塔实验台对燃煤烟气中SO2对氨水溶液[1%~7%(质量)]吸收CO2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具体分析了不同反应温度(20~80℃)和CO2体积分数(5%~20%)条件下,CO2传质通量及传质系数随SO2浓度和SO2负载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O2浓度由0增至11428mg.m-3,CO2传质通量及传质系数均有一半左右降幅,而SO2负载量[0.1~0.4mol SO2.(mol NH3)-1]的增加,同样导致CO2传质通量及传质系数明显减小。氨水浓度及反应温度增加可有效提高CO2传质通量和传质系数,相对降低SO2对CO2传质的影响。CO2浓度的增加可明显提高其传质通量,但是CO2的传质系数有所降低。
- 齐国杰王淑娟刘今朝赵博禚玉群陈昌和
- 关键词:传质CO2SO2
- 用于温室大棚的风光电互补驱动直接空气捕碳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风光电互补驱动直接空气捕碳系统和方法,本发明利用风能、太阳能互补发电,能够实现从空气中捕集CO<Sub>2</Sub>,而不额外产生CO<Sub>2</Sub>,在降低空气中CO<Sub>2...
- 董勇孔祥如崔琳赵培齐国杰
- 燃煤超细颗粒物增湿团聚实验研究
- 我国燃煤超细颗粒物污染严重,对大气环境以及人体健康均造成极大危害。燃煤超细颗粒物污染控制的迫切性已引起了各方广泛关注。但是,传统的除尘方式难以有效控制超细颗粒物的排放,对超细颗粒物的捕获率很低,仍有大量随烟气排入大气。
...
- 齐国杰
- 关键词:燃煤超细颗粒物流化床除尘技术
- 文献传递
- 旋/直复合流化对脱硫塔内粘壁问题的影响
- 2009年
- 采用激光相位多普勒颗粒分析仪(3D-PDA)测试了新型内旋/直复合流化方式下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内与粘壁有关的气-液-固三相参数,试验证明:旋/直复合流化能够提高塔中下部特别是近壁处的气固切向速度及气固间相对切向滑移速度,增强扰动,同时提高脱硫塔中下部特别是近壁处的固体颗粒浓度,有利于促进液滴或含湿颗粒的高效利用和快速干燥,减轻粘壁;旋/直复合流化下液滴在塔内的分布变化也证明旋流风对促进液滴干燥、减轻粘壁的积极作用;旋流风量的增加对近壁处液滴的干燥速度及固体颗粒浓度的影响表明,旋流风量占总流量的16%左右合适。
- 崔琳张立强马春元宋占龙董勇齐国杰
- 关键词:脱硫塔粘壁
- 超细颗粒物增湿团聚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9年
- 流化床内喷雾增湿可以使颗粒在不断的碰撞中发生强烈的传热传质而团聚长大。综述了颗粒物化特性、操作参数及加入团聚促进剂对颗粒团聚的影响,分析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的工艺过程、床内增湿团聚机理以及综合脱除SO2以及超细颗粒物的可行性,指出增湿团聚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燃煤烟气中超细颗粒物的脱除效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齐国杰董勇崔琳马春元
- 关键词:超细颗粒物流化床增湿团聚
- PZ等添加剂对氨法脱碳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本文在湿壁塔实验台上,针对2.67 mol/L氨水溶液分别混入0.1 mol/L的PZ(哌嗪)、AMP(2-氨基-2-甲基-1-丙醇)、AMPD(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和THAM(2-氨基-2-羟甲基-1,3-丙二醇)等有机胺添加剂吸收CO_2的过程,进行了20℃下的气液传质和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混入PZ可以最有效地提高氨水的吸收速率。本文还在20℃下分别进行了2.67 mol/L氨水和0.1 mol/L PZ单独吸收CO_2的吸收速率实验,研究发现,氨水和PZ的混合溶液吸收CO_2的速率强于两者单独吸收的简单加合,二者在吸收过程中相互促进。研究还发现,氨水和PZ混合溶液吸收CO_2的相互促进率最大可达近50%。
- 刘今朝王淑娟齐国杰赵博陈昌和徐旭常
- 关键词:氨水二氧化碳添加剂哌嗪吸收速率
-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中颗粒增湿团聚现象的分析被引量:12
- 2009年
- 在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CFB-FGD)试验台上进行了颗粒增湿团聚的试验研究.通过采集系统沿程不同位置的灰样并进行相应分析,研究了颗粒粒度和形貌变化特性,并分析了颗粒增湿团聚现象及其对脱硫系统、除尘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内颗粒增湿团聚明显,而且增湿段上方灰样粘附较多超细颗粒物;增湿颗粒存在超细颗粒团聚体、以较大颗粒为载体的团聚体和包衣结构3种不同的团聚特征.合理利用CFB-FGD工艺作为预处理措施,能够实现超细颗粒物团聚长大,有利于超细颗粒物的脱除.
- 董勇齐国杰崔琳马春元
-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超细颗粒物增湿团聚
- 集成内循环烟气流化床脱硫塔内流动特性被引量:2
- 2010年
- 针对脱硫塔内烟气的偏流问题,提出了直导流板加旋流结构的措施,应用CFD软件包FLUENT平台对导流板的尺寸、位置、数量进行了优化,得到了烟气入口调节的优化方案。通过工业流场试验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烟气调节措施后,流场均匀性得到明显的提高。计算和工业试验数据一致,表明采用合适的计算模型,数值计算能取得良好的模拟结果。
- 张立强马春元宋占龙齐国杰
- 关键词:脱硫塔流场数值模拟
- 氨水溶液联合脱除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研究
- 氨水溶液在燃烧后捕集CO_2及SO_2过程中均有大量的应用,并具有吸收能力高、再生能耗低等优点且具有联合脱除CO_2和SO_2的潜力。本文针对氨水溶液联合脱除CO_2和SO_2过程,分别从传质特性、热力学、吸收及再生实验...
- 齐国杰
- 关键词:氨水联合脱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