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林
- 作品数:4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双因素理论在高校人才集聚过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本文依据高校集聚人才的需要, 在简单介绍双因素理论的基础上,对高校人才集聚相关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进行的分析,提出了完善高校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和建议。
- 赵希男王邦林王玉琦
- 关键词:人才集聚高校学校管理
- 双因素理论在高校人才集聚过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5
- 2006年
- 本文依据高校集聚人才的需要,在简单介绍双因素理论的基础上,对高校人才集聚相关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高校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和建议。
- 赵希男王邦林王玉琦
- 关键词:人才集聚高校学校管理
- 知识型组织的人才集聚途径与机制研究——以高等学校为例被引量:10
- 2007年
- 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型组织的一种重要形态,研究其人才集聚的途径与机制,不仅仅对高校本身,而且对于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在明确高校人才集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人才集聚的五种途径.根据我国高校的具体情况,借鉴国际知名大学的成功实践,从五种集聚途径出发构建高校人才集聚的机制.
- 赵希男贾建锋范芙蓉王邦林
- 关键词:知识型组织人才集聚
- 一种“个体代理”评析方法及其在同业对标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9年
- 我国电网公司开展"同业对标"已经多年,其指导思想可以被引申到更广泛的领域,如:同类学校的对标、同类岗位的对标,同类人员的对标。如果有可观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作用,对标工作必然受到参与对标个体的关注。有效对标的基础是参与对标个体认同的评价,否则树立的标杆可能只有"杆"而没有"标"。根据"同业对标"的特点,本文从组织行为学有关人本观点出发,结合管理科学的思想方法,以目标规划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个体代理"评价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可以使个体了解其在群体可能存在的优势,发现更先进的其他个体或优势互补的对象,特别适合"同业对标"类型的工作。本文最后应用所提方法对我国电力行业同业对标工作进行的后验分析,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 赵希男董恩伏王邦林
- 关键词:人本思想同业对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