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云

作品数:15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肌炎
  • 5篇皮肌
  • 5篇皮肌炎
  • 4篇系统性红斑
  • 4篇系统性红斑狼...
  • 4篇狼疮
  • 4篇红斑
  • 4篇红斑狼疮
  • 3篇血液
  • 3篇类风湿
  • 3篇类风湿性
  • 3篇类风湿性关节...
  • 3篇关节炎
  • 3篇风湿
  • 3篇风湿性
  • 3篇风湿性关节炎
  • 2篇症状
  • 2篇证型
  • 2篇首发
  • 2篇皮肌炎合并

机构

  • 14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李晓云
  • 11篇王晓军
  • 8篇钮含春
  • 6篇田恒创
  • 5篇张红姗
  • 4篇韩聚方
  • 4篇李桂
  • 3篇戈海青
  • 3篇王君雅
  • 2篇靳晓晴
  • 2篇王春艳
  • 1篇徐强
  • 1篇孟琳贺
  • 1篇任文肖
  • 1篇李学增
  • 1篇霍泉金
  • 1篇刘亮
  • 1篇王殿坤
  • 1篇兰洁
  • 1篇宋真真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医药通报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医学信息(中...
  • 1篇风湿病与关节...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脑梗死3例
2004年
现将我院2003年收治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脑梗死病例报道于下。
李晓云钮含春王君娅韩聚方王晓军李学增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脑梗死病例报道SLE
皮肌炎中医证型与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
2017年
目的观察皮肌炎(DM)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关系。方法 149例确诊DM的患者分为热毒炽盛证、湿热蕴结证、寒湿痹阻证、脾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比例,研究其与中医证型病情活动相关性。并设118例健康对照组。结果热毒炽盛证、湿热蕴结证患者血Treg百分率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湿痹阻证血Treg百分率低于脾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患者血Treg百分率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其免疫功能状态存在关联。
李晓云钮含春田恒创王春艳韩允许春艳王晓军
关键词:皮肌炎中医证型调节性T细胞
以首发神经精神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21例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以首发神经精神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1例以首发神经精神症状的SLE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结果首发精神异常7例(33.3%),偏瘫(脑梗死)6例(28.6%),全面性癫痫发作症状就诊的SLE患者4例(19.0%),急性意识障碍3例(14.3%),四肢弛缓性瘫痪1例(4.8%)。抗双链双螺旋脱氧核糖核酸(ds-DNA)抗体阳性16例(76.2%),抗Smith抗体(抗Sm抗体)阳性7例(33.3%),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抗体/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抗体(抗SSA/SSB抗体)阳性9例(42.9%),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r-RNP抗体)阳性10例(47.6%),抗磷脂抗体(APL)阳性7例(33.3%)。首发精神异常的SLE抗r-RNP抗体(85.7%)阳性率高于抗Sm抗体(28.6%)和APL(28.6%),均P<0.05。结论 SLE常常以精神症状、神经症状、脑梗死、癫痫、急性意识障碍等发病,误诊为精神类、脑血管疾病等,进行抗核抗体、APL等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
李晓云钮含春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精神狼疮
皮肌炎临床首发症状及误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皮肌炎(DM)的首发症状及误诊情况,旨在提高DM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02例DM住院患者首发症状及确诊前误诊情况。结果DM首发症状以皮疹[52.5%(211/402)]多见,其次为皮疹、肌无力同时出现[32.1%(129/402)],再次以胸闷、气短、咳嗽、心悸为首发症状[19.4%(78/402)];DM早期易误诊为皮肤病(46.3%,186/402),DM可累及肺部、心脏等脏器,常伴发恶性肿瘤。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能提高DM的疗效。
李晓云钮含春韩聚方田恒创王晓军
关键词:皮肌炎误诊首发症状
三藤通痹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和急性时相反应物水平的干预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和急性时相反应物水平的变化及三藤通痹丸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7例活动期RA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原则随机分为三藤通痹丸组(治疗组)53例,正清风痛宁组(对照组)54例。采用ESR自动分析仪和特定蛋白分析仪常规检测ESR、CRP的水平;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相关参数,进行前后对比治疗研究。结果:活动性RA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PLT、PCT异常,急性时相反应物水平明显升高,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各观察指标有不同的回落,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RA患者病情活动时,血小板参数PLT、PCT显著升高,急性时相反应物释放增多,血小板参数PLT、PCT与ESR、CRP一样,可作为反映RA病情活动性的一项客观指标;三藤通痹丸对RA患者的愈后影响与抑制急性时相反应物的释放,降低血小板参数,减弱致炎因子的刺激,消除或减弱炎症和免疫反应有关。
戈海青李桂韩聚方李晓云钮含春王君雅王晓军张红姗王殿坤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血小板相关参数
幼年皮肌炎合并软组织钙化临床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幼年皮肌炎(JDM)合并软组织钙化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JDM患者合并软组织钙化(皮下钙化组)特点,并与89例非皮下钙化组患者(非皮下钙化组)对比。结果皮下钙化组Go,on征、肌挛缩和关节功能障碍比例高于非皮下钙化组[87.23%(41/47)比43.82%(39/89)、68.09%(32,47)比21.35%(1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钙化组发病后应用最大激素量(换算为泼尼松〉1.5mg/kg)、发病后应用免疫抑制比例及发病时肌酸激酶水平低于非皮下钙化组[17.02%(8/47)比68.54%(61/89)、25.53%(12/47)比88.76%(79/89)、(566.45±240.41)U/L比(1680.12±656.5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DM合并皮肤Gotton征者更易发生皮下钙化;皮下钙化患者发生肌挛缩和关节功能障碍概率高于非皮下钙化患者;对于发病时肌酸激酶并未明显升高者,或许更易发生皮下钙化;早期积极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以减轻或预防后期钙质沉着的发生或发展。
李晓云田恒创谷文佳王春艳兰洁
关键词:皮肌炎软组织钙化
加味阳和汤治疗阳虚血瘀型系统性红斑狼疮26例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加味阳和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阳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加味阳和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6例,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体征、主要化验指标的变化。结果:治愈3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2.31%。结论:加味阳和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阳虚血瘀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孟琳贺李晓云王晓军
关键词:红斑狼疮加味阳和汤阳虚血瘀
皮肌炎合并纵隔、皮下气肿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总结皮肌炎(DM)合并纵隔、皮下气肿的临床相关因素,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皮肌炎患者并发纵隔、皮下气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结果:7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肺间质病变,较明显的皮肤血管炎表现,均合并感染;血肌酸激酶(CK)平均(88±30)U/L,而乳酸脱氢酶(LDH)平均(482±128)U/L、羟丁酸脱氢酶(HBDH)平均(417±164)U/L;2例男性、1例女性死亡,4例存活;均未行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均联合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治疗。结论:DM患者中肺间质病变和皮肤血管炎可能是并发纵膈、皮下气肿的高危因素,感染亦是引发因素;男性患者较多,Gottron疹、甲周红斑、指端溃疡较突出,肌炎较轻,而LDH、HBDH升高;不推荐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联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s),预后较好。
王晓军李晓云田恒创谷文佳
关键词:皮肌炎肺间质病变纵隔皮下气肿
皮肌炎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指标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检测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不同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将68例确诊DM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热毒炽盛证、湿热蕴结证、寒湿痹阻证、脾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检测临床指标变化,并设6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热毒炽盛证、湿热蕴结证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免疫球蛋白G(Ig G)、红细胞沉降率(ESR)高于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寒湿痹阻证患者血清CK、CKMB、LDH、HBDH高于脾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热毒炽盛证与湿热蕴结证两证型中病情活动期发生率高于稳定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寒湿痹阻证病情活动期与稳定期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脾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两证型中处于病情活动期发生率低于稳定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DM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病情活动度存在相关性。
李晓云张红姗徐强靳晓晴刘瑞雪王庆有宋真真王晓军
关键词:皮肌炎中医证型
血液灌流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治疗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6例SSc水肿期及硬化期的初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液灌流组(19例)和常规治疗组(17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泼尼松5~15mg/日、青霉胺0.25~0.5g/日及活血化瘀类中药;血液灌流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每次血液灌流治疗时间2~3h,1次/周,共4次.比较2组治疗前后所测定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 in M,IgM)、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全血粘度(whole-blood viscosity,BV)、血浆粘度(plasma viscosity,PV)、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index of erythrocyte aggregation,IEA);比较2组治疗前后评定的改良的Rodnan皮肤厚度积分、Furst's内脏评分.结果 血液灌流组治疗后皮肤Rodnan修订积分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t=5.724,P=0.000)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t=2.751,P=0.010),Furst's内脏评分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t=3.874,P=0.000)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t=2.962,P=0.006).血液灌流组治疗后ESR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t=3.788,P=0.000)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t=2.663,P=0.012),IgG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t=3.799,P=0.000)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t=2.088,P=0.044),BV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t=15.674,P=0.000)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t=6.317,P=0.000),PV低于本组治疗前(t=24.179,P=0.000)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t=13.091,P=0.000),IEA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t=9.507,P=0.000)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t=3.392,P=0.002);而血液灌流组治疗前后比较血IgM(t=0.205,P=0.839)、IgA(t=0.473,P=0.6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灌流可更好的改善SSc患者的临床状况,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
钮含春李晓云刘亮霍泉金靳晓晴
关键词:血液灌流系统性硬化症免疫吸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