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征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从四逆汤治疗高血压探讨阳虚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16年
- 在传统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无外肝火亢盛,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等阳盛之象,但临床工作中亦不乏阳虚之人,阳虚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四逆汤可很好地控制阳虚证病人的血压。
- 李慧曹征
- 关键词:高血压四逆汤阳虚发病机制眩晕
- 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相关性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按照入选标准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北京市内4个社区参与筛查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共1455例,将参与筛查的人群按照高血压病史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并进行多项相关问诊及理化检查,其中通过比较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观察2组受试人员颈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情况;将高血压组患者分为伴有颈动脉内膜斑块形成和不伴有颈动脉内膜斑块形成2组,观察比较高血压持续时间的长短对颈动脉内膜斑块形成的影响。结果:通过对上述观察数据的单因素分析比较,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高血压组患者颈动脉内膜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受试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颈动脉内膜斑块发生率与高血压病程呈正相关关系,颈动脉窦为颈动脉斑块好发部位;中医证型分析结果显示,苔黄腻、口唇紫暗、脉沉等症状体征在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组中发生率较高。结论:在参与筛查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高血压及其持续时间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均呈正相关关系,颈动脉窦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好发部位,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以气阴两虚为基础,痰浊与瘀血为其主要病理因素。
- 曹征张允岭张志辰姬少珍李涛王建伟谢玉晗
- 关键词:高血压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形成
- 北京市丰台区部分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患者用药现状调查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患者用药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王佐镇、花乡、方庄街道40岁以上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登记符合脑卒中高危人群入选标准的高血压患者5 835例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人口学特征、血压控制情况及用药信息。结果:5 835例高血压患者中,有2 172例(37.3%)血压控制达标,药物治疗率为67.2%(3 924例)。血压控制率随服药种类增多而降低(P<0.05),单一用药为36.1%,二联用药为33.6%,三联及以上用药为24.2%;最常用药物为钙离子拮抗剂(63.2%)。结论:北京市丰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高血压患者降压用药以钙离子拮抗剂药物为主,存在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
- 贾蓓张志辰张允岭张志军郑宏盛雪李爱辉贾鸿雁曹征郑建颖
- 关键词:高血压脑卒中达标率药物治疗
- 艾司洛尔成功治疗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电风暴”2例被引量:1
- 2012年
- 室性心律失常风暴(简称电风暴)系指24h内发生〉12次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而需要立即电复律或电除颤等治疗的急性危重性症候群。
- 李慧王轩曹征李岩谭弘
- 关键词:艾司洛尔心力衰竭电风暴
- 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评价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老年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07年3月~2009年3月56例老年STEMI行急诊PCI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治疗组(替罗非班+PCI)30例、对照组(直接PCI)26例。分析两组的临床情况和冠脉造影资料,观察PCI术前、后TIMI血流分级,术后90分钟心电图ST段抬高回落,随访30天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组TIMI血流2级和3级血流发生比率升高,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PCI术后治疗组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30天内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发生出血并发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应用替罗非班是安全、有效的。
- 王轩沈彬曹征匡武崔晓云吴旸郭自强朱正言
- 关键词:心肌梗死替罗非班老年人血管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