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
-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沙漠前沿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生态环境差异的研究
- 土地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主要类型。沙漠化是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与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地表呈现类似沙漠景观的土地退化。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沙漠化是我国西部特别是...
- 黎明
- 关键词:土地沙漠化植物多样性
- 文献传递
- 沙漠前沿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生态服务功能差异被引量:5
- 2011年
- 沙漠是具有生态脆弱性和生态功能特殊性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更多的是考虑其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持、气候调节、土壤保护等非实物型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根据植被样地调查、土壤分析和风因子监测等相关数据,开展了新疆奇台县沙漠前沿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生态服务功能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植被恢复模式较天然植被恢复模式对风速和风动能的消抵作用明显,人工植被恢复区比天然植被恢复区多58.8 d/a无风天;年均降低风速0.88 m/s,消抵65.2%的风动能,人工植被恢复对北向和西北向风的消抵作用最显著,对西南向风的消抵作用最弱;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差异较大,天然植被恢复的植物群落较之人工植被恢复的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 iener指数更高,P ielou指数则相对较低,天然恢复的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更高,其维持、繁衍和保持植物多样性的能力更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部分化学性质的影响有明显差异,人工植被恢复模式能够通过植物的生理代谢,降低沙漠前沿土壤的含盐量和pH值,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不显著。上述研究结果可以为高效的沙漠前沿植被恢复模式的筛选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 周志强黎明侯建国李剑凌刘彤
- 关键词:生态服务植被恢复植物多样性土壤化学性质
- 红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9
- 2010年
- 采用Patrick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Simpson多样性指数,对黑龙江省伊春市朗乡林业局不同林龄、林分密度及立地条件的红松人工纯林林下的高等维管束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随红松人工林林龄的增加呈抛物线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水平则呈现波动性。在低密度条件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较低,草本层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却相对较高。阳坡的灌木层多样性水平较阴坡高,草本层则相反。在坡位水平上,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整体上呈现坡上部高、下部低的趋势,草本层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出坡下部高的特点。总体上看,红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水平均较低。
- 刘彤胡丹魏晓雪黎明王恒周志强严善春
- 关键词:红松人工林生物多样性
- 沙漠前沿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风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利用2006—2009年新疆奇台县沙漠前沿人工植被恢复区和天然植被恢复区监测到的风的相关数据,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上天然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对风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在年度尺度上,人工植被恢复区的无风天比天然植被恢复区多58.8d/a,年均降低风速0.88m/s,多消抵65.2%的风动能,人工植被恢复对北向和西北向风的消抵作用最显著,对西南向风的消抵作用最弱;在月尺度上,每年4月份至6月份月均风速最大,人工植被恢复区的消抵作用明显,平均风速比天然植被区低1.29 m/s,而12月份至次年2月份月均风速最小,人工植被恢复区的消抵作用减弱,平均风速仅比天然植被恢复区低0.58 m/s,每时段(4—5月份、6—9月份、10—11月份1、2—3月份)人工植被恢复区可消抵风速40%以上和风动能70%以上;在昼夜尺度上,奇台县沙漠前沿最大风速基本出现在16:00—19:00时段,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4—5月份每天风速较大时段持续时间稍长,且风速昼夜间变换较之10—11月份1、2—3月份剧烈。
- 周志强黎明侯建国胡林林刘彤
- 关键词:植被恢复风速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