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瞳宇

作品数:8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水蚀
  • 5篇风蚀
  • 4篇水蚀风蚀交错...
  • 4篇黄土高原
  • 3篇小流域
  • 2篇典型小流域
  • 2篇土壤
  • 2篇土壤侵蚀
  • 2篇流域
  • 1篇地数
  • 1篇典型流域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指数
  • 1篇时空演变特征
  • 1篇水蚀风蚀交错...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壤侵蚀过程
  • 1篇土壤侵蚀特征
  • 1篇平均风

机构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8篇马瞳宇
  • 7篇张晓萍
  • 6篇马芹
  • 6篇孙艳萍
  • 6篇雷泳南
  • 6篇徐金鹏
  • 2篇万龙
  • 1篇李谭宝
  • 1篇张平仓
  • 1篇张庆印
  • 1篇马琴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流域土壤侵蚀过程与景观格局的关系是评价流域景观格局合理性的关键问题。以GIS软件为分析平台,以最新提出的"源""汇"景观理论为基础,以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流域——六道沟流域1995,2010年土地利用/覆被格局为分析对象,以淤地坝淤积量作为土壤侵蚀监测信息,利用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分别分析了这2个时期各景观类型随空间要素配置、贡献权重和组成比例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最后对该指数的变化与土壤侵蚀模数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与1995年相比,六道沟流域各集水区的相对高度、坡度、投影距离、运移距离负荷对比指数均呈减小趋势,景观格局分布更加合理,水土流失危险性降低,与同期土壤侵蚀模数变化趋势相同。坡度负荷对比指数增量与土壤侵蚀模数增量相关性较弱,相对高度、投影距离、运移距离负荷对比指数增量与土壤侵蚀模数增量呈显著正相关,运移距离负荷对比指数反映土壤侵蚀过程对景观格局变化响应的效果最好。景观格局负荷对比指数与土壤侵蚀实测值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应进一步改进模拟方法以达到准确量化的目标。坡度负荷对比指数不能很好地解释景观格局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需要在坡度取值方式上加以改进。
马瞳宇张晓萍孙艳萍马芹雷泳南徐金鹏张庆印
关键词:土壤侵蚀水蚀风蚀交错区
近20年水蚀风蚀交错区小流域侵蚀及坡-沟产沙演变的粒径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以神木六道沟小流域为例,分析10座小型淤地坝年淤积沙量、产沙地层出露分布及其土壤粒径,基于"侵蚀-沉积"相关原理和粒径对比分析,探讨了近20年来该流域坡-沟侵蚀关系的演变方向及程度。结果表明:1992到2010年,该流域侵蚀模数由150t/(hm2·a)减少到31.01t/(hm2·a),减少幅度达80%。马兰黄土、离石黄土等各侵蚀产沙地层的侵蚀模数均大幅下降约80%。近20年前后,流域坡面和沟道侵蚀量分别由78.70,298.25t/(hm2·a)减至21.23,50.74t/(hm2·a)。坡-沟侵蚀量相对比例由3.5∶6.5改变为4.6∶5.4。植被改善显著削弱了流域坡面的土壤侵蚀以及径流下沟对沟道侵蚀的增沙效应。
马瞳宇李谭宝张平仓马芹雷泳南孙艳萍徐金鹏张晓萍
关键词:侵蚀量小流域水蚀风蚀交错区
长武县20年来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分析
2011年
陕西省长武县在近20年来正逐步由原来的"粮食基地"演变为"粮果基地",研究其耕地数量变化对同类型地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1985年以来长武县耕地数量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借助SPSS、EViews等软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逐步回归法选取恰当的驱动因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揭示长武县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机制,为长武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徐金鹏张晓萍孙艳萍马瞳宇马琴
关键词:耕地数量驱动力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近20年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剖析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演变方向和程度,是认识该区侵蚀环境演变趋势,评价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收集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代表流域——神木县六道沟流域1990、1995、2002年土地利用信息和2010年遥感影像,结合近期实地调查结果,分析该区耕地、林草地和工矿用地等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在流域内分布格局的变化态势。结果表明:1)1990—2010年,流域林草地面积占总面积比例由35.74%增加到62.79%,耕地面积比例从33.87%锐减至7.61%,坡耕地和旱梯田向林草地大量转移,耕作区域向沟缘线以下沟谷地转移和集中,沟缘线以下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比例由13.82%上升至74.04%,工矿用地作业面积由0.28 hm2扩展到14.89 hm2,煤矿开采趋于活跃;2)就影响侵蚀环境演变的流域下垫面条件而言,地表覆被,尤其沟缘线以上坡面植被显著改善,但煤矿开采活动的活跃,一方面对流域内林草生长及土地利用方式存在着极大影响,另一方面,对侵蚀环境的人为恶化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马瞳宇张晓萍马芹雷泳南
关键词:土地利用水蚀风蚀交错区
1957—2009年黄土高原地区风速变化趋势被引量:26
2012年
用88个气象站1957—2009年的月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日值资料,采用距平累积法、5 a趋势滑动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等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风速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分异等特征。结果表明:①黄土高原地区1957—2009年多年平均风速为2.36 m/s,水蚀区、水蚀风蚀交错区和风蚀区年均风速分别为2.36、2.17、2.60 m/s,年际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008 4、-0.009 4和-0.018 8 m.s-1.a-1,并均通过了0.001的极显著性检验。3个区域均是冬、春季的平均风速对全年趋势演变贡献率较大,年均风速也均在1981年发生偏强转为偏弱的跃变,20世纪70年代以后平均风速逐渐减小。②黄土高原平均风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最大风速为5级或5级以上的发生日数减少。大风频率从1970年代至2000年代呈显著减少趋势,风蚀区减少幅度最大,减少了10%以上,水蚀风蚀交错区减少1%~5%,到2000年代,大多数站点的大风频率均降低为<2%。③水蚀风蚀交错区和风蚀区年均大风日数较多,而水蚀区和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年均大风日数较少。根据大风年均发生日数,将大风天气划分为大风天气较少区(年均大风日数<10 d)、较多区(10~50 d)、多发区(50~100 d)和频发区(>100 d)。大风较多区在黄土高原地区分布最广,其次是较少区,无频发区。70年代至90年代,风蚀区和水蚀风蚀交错区的站点大多为大风较多区,其中70年代中宁和包头为大风多发区;2000年代以后,大部分地区转为大风较少区。
马芹张晓萍万龙马瞳宇孙艳萍徐金鹏雷泳南
关键词:平均风速最大风速黄土高原地区
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小流域土壤侵蚀特征时空变化及对景观格局响应
分析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水风两相土壤侵蚀特征时空变化及对景观格局响应机理是研究土壤侵蚀原理及其人为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关键内容,对科学防治该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该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近20年来,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
马瞳宇
关键词:土壤侵蚀特征流域水蚀风蚀交错区
文献传递
黄土高原河龙区间最大日雨量(PMP)极值拟合及时空演变特征被引量:1
2012年
黄土高原河龙区间暴雨可以造成极为严重的土壤侵蚀。为了探究河龙区间暴雨重现期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利用河龙区间及毗邻地区24个气象站点1957—2009年日降雨数据,分别用Gumbel分布和GEV分布模拟最大日雨量辨析这两种拟合方法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分析降雨极端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对于短重现期(≤10a),两种分布模拟值最大日雨量(PMP)值相差较小;而在长重现期(≥20a)的水平上,GEV模拟精度较高。但若站点出现几次大暴雨且雨量相近的情况下,Gumbel模拟精度高于GEV模拟精度。(2)结合GEV分布和Gumbel分布,对河龙区间各站点的最大日雨量进行模拟。河龙区间2a,5a,10a,20a,50a,100a重现期的PMP分别介于40~70,50~85,60~100,70~110,85~130,95~150mm。河龙区间各重现期的最大日雨量的高值中心均分布在南部延河流域和西北部窟野河流域,而低值中心在西部横山以西和东北部偏关河以北地区。用3个时段数据(1950s—1960s,1970s—1980s,1990s—2000s)估算的5个代表站的最大日雨量值差异明显,在太原、榆林两站,1950s—1960s估算的最大日雨量较大,最大日雨量呈减少趋势。而在其它3个站点,均为1970s—1980s估算的最大日雨量较大。
马芹张晓萍万龙马瞳宇孙艳萍徐金鹏雷泳南
关键词:河龙区间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植被覆盖时空演变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分析近25年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特征,为黄土高原生态极其脆弱区的环境发展方向及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82-2006年GIMMS(Global Inventory Modeling andMapping Studies)-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8km/15d分辨率数据,统计检验年、季节及月等不同时间尺度上NDVI的演变特征,在ArcGIS软件中表达10年尺度间NDVI均值的空间分布差异,并用面积累积频率曲线表达研究区NDVI值的整体分布及演变状况;同时用时间相关及空间对应法分析研究区ND-VI与降水量的时空联系。【结果】近25年来,黄土高原地区水蚀风蚀交错带植被NDVI总体呈显著(P<0.05)上升趋势,秋季及9-10月NDVI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上升趋势。在10年尺度上,研究区植被ND-VI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持续性增加面积仅为22.3%,集中分布在陕北吴旗、志丹所在北洛河上游,安塞、延安所在延河地区以及西宁西南部。年降水量与年NDVI均值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月尺度上则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效应;在10年尺度上,西宁西南部、吴旗-延安等NDVI持续性增加地区与降水量增加的空间分布比较吻合,而内蒙古东胜附近NDVI改善但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本区属于鄂尔多斯草原禁牧、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恢复区,说明生态环境建设产生了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结论】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25年来NDVI整体呈显著改善趋势,但空间差异较大;其改善程度的空间差异性既有降水的作用,也有人为活动的影响。
孙艳萍张晓萍徐金鹏马瞳宇马芹雷泳南
关键词:降水量水蚀风蚀交错带黄土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