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红运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2年
- 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稻麦两熟制下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总有机碳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其中旋耕+连续3季稻麦秸秆还田处理使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提高了37.19%,翻耕+连续3季稻麦秸秆还田处理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提高了62.88%;翻耕处理的15~25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显著高于旋耕处理;在相同秸秆还田方式下,旋耕处理的0~7 cm和7~15 cm土层的微生物熵显著大于翻耕处理,而15~25 cm土层的则相反。
- 张四伟张武益王梁朱利群顾克军章红运卞新民
- 关键词:秸秆还田耕作方式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 大豆翻译起始因子4E 干扰片段克隆及其 RNAi载体构建被引量:2
- 2014年
- 应用基于RNA干扰( RNA interference,RNAi)原理的大豆转基因技术,能够在转录水平沉默同源靶基因,这为转基因抗病毒作物的培育提供了新的策略。通过比对已报道的能与病毒VPg发生互作的10种植物的eIF4E氨基酸序列,确定出大豆eIF4E的保守区间为62~237位氨基酸序列,克隆出406 bp的干扰片段eIF4Ei(含58 bp特异性重组序列attB),进而采用GATEWAY技术构建了干扰表达载体pB7GWIWG2(Ⅱ)-eIF4Ei。之后通过测序证实干扰片段eIF4Ei在载体构建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异;酶切试验证实终端质粒的2个ccdB位点均被eIF4Ei置换;用启动子和终止子设计的引物对含有重组质粒的菌液进行PCR扩增,证实2个干扰片段以相反的方向插入到终端质粒中。从而证明反向重复的干扰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应用基于RNAi原理的大豆转基因技术培育对大豆花叶病毒具有抗性的大豆新种质提供了基础材料。
- 高乐翟锐丁雪妮李凯章红运王涛智海剑
-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RNA干扰GATEWAY技术
- 大豆花叶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大豆eIF4E和eIFiso4E基因与病毒VPg基因的互作分析
-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并普遍发生的大豆病毒病害之一,它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对SMV基因组全序列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其结构和基因的变异以及它的侵染致病机理。...
- 章红运
-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酵母双杂交
- 文献传递
- 大豆花叶病毒HC-Pro基因保守序列克隆及其RNAi载体的构建被引量:2
- 2013年
-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豆病害之一,严重危害大豆的产量和品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能够在mRNA水平特异性沉默同源靶基因,为抗病毒作物的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对国内外11个不同SMV流行株系的HC-Pro基因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比对,并以SC3株系的cDNA为模板克隆出高度保守的268 bp的基因片段,进而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了适合农杆菌介导大豆转化的RNAi表达载体pB7GWIWG2(II)-HC-Proi。并对BP反应和LR反应的纯化产物进行了测序鉴定,测得序列在NCBI上进行比对,匹配度为100%;以35S启动子和终止子设计引物,扩增得到464和478 bp两个片段,说明HC-Proi基因与pB7GWIWG2(II)重组形成反向重复结构,载体构建成功。结果为利用RNA干扰技术改良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的抗性奠定了基础。
- 高乐宋英培李凯章红运沈颖超翟锐智海剑
-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克隆RNAIGATEWAY技术
- 大豆花叶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大豆eIF4E和eIFiso4E基因与VPg互作分析
-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并普遍发生的大豆病毒病害之一,它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对SMV基因组全序列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其结构和基因的变异以及它的侵染致病机理。...
- 章红运智海剑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