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露

作品数:6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氮肥
  • 3篇稻麦
  • 3篇稻麦轮作
  • 3篇生物炭
  • 3篇轮作
  • 2篇施用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剖面
  • 2篇温室气体
  • 2篇小麦
  • 2篇N2O排放
  • 2篇CH4排放
  • 1篇氮肥配施
  • 1篇稻麦轮作系统
  • 1篇稻田
  • 1篇氧化亚氮
  • 1篇荧蒽
  • 1篇水稻
  • 1篇水体
  • 1篇土培

机构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鹤壁市农业科...

作者

  • 6篇李露
  • 4篇周自强
  • 4篇熊正琴
  • 3篇潘晓健
  • 2篇李辉信
  • 1篇罗朝晖
  • 1篇李伟明
  • 1篇李博
  • 1篇阴启蓬
  • 1篇徐莉
  • 1篇胡锋
  • 1篇井永苹
  • 1篇刘平丽
  • 1篇张恒
  • 1篇刘济凡
  • 1篇陶善倩

传媒

  • 2篇土壤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氮肥配施小麦秸秆生物炭对稻麦轮作土壤剖面CH_4和N_2O浓度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施用生物炭是稻麦轮作系统温室气体减排的新型措施。研究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可以揭示生物炭影响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排放机制。[方法]设置对照(N0B0)、单施氮肥(N1B0)、单施生物炭(N0B1)和氮肥配施生物炭(N1B1)4个处理,利用土壤剖面气体原位采集系统研究氮肥配施生物炭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剖面7、15、30和50 cm这4个层次CH4和N2O浓度周年变化的影响。[结果]N2O浓度的峰值均出现在氮肥施用后;施氮肥处理较不施氮肥处理显著增加水稻季土壤各层次CH4浓度和整个轮作期间土壤各层次N2O浓度(P<0.05);施氮处理均表现出土壤上层CH4和N2O浓度高于下层。生物炭效应则随氮肥施用与否而异:施氮条件下生物炭处理显著降低水稻季土壤7和15 cm处CH4的浓度(P<0.05),平均降幅为24.8%;也显著降低小麦季土壤各层次N2O的浓度(P<0.05),平均降幅为33.2%;在不施氮条件下单施生物炭则显著增加了水稻季土壤各层次CH4的浓度(P<0.05)。[结论]配施生物炭可以显著降低稻麦轮作体系表层土壤中CH4和N2O的浓度,从而降低稻麦轮作系统CH4和N2O的产生和排放。
周自强李露张恒熊正琴
关键词:土壤剖面氧化亚氮生物炭氮肥稻麦轮作
TiO_2光催化降解水体中抗生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本文综述了近十多年来多种不同抗生素在水体中的光催化降解行为,从水体中的抗生素的光催化降解环境影响因素,降解中间产物和降解途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光催化降解机理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展望了光催化降解水体中的抗生素类污染物的研究前景.
李露李辉信罗朝晖陶善倩刘济凡
关键词:抗生素光催化降解降解途径降解动力学
氮肥和秸秆施用对稻麦轮作体系下土壤剖面N_2O时空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通过气体原位采集系统对稻麦轮作体系下土壤剖面不同层次N2O浓度动态变化进行了两年田间原位监测。共设4个处理:对照(N0S0)、施氮无秸秆(N1S0)、配施低量秸秆(N1S1)以及配施高量秸秆(N1S2)。结果表明,土壤剖面N2O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各处理在小麦和水稻生长前期均出现明显的浓度峰值,施加氮肥加大峰值,添加高量秸秆降低峰值。水稻生长季N2O主要产生在近表层土壤(7 cm和15 cm),N2O浓度两年均为15 cm≥7 cm≥30 cm≥50 cm;小麦生长季N2O主要产生在下层土壤(30 cm和50 cm)。与N0S0相比,施加氮肥3个处理均显著增加土壤剖面各层次的N2O浓度(p〈0.05),其中N1S0处理各土层N2O浓度是N0S0处理对应土层的2倍~3倍。配施高量秸秆(N1S2)能显著减少近表层土壤N2O浓度。
潘晓健刘平丽李露周自强熊正琴
关键词:稻麦轮作土壤剖面
不同时期施用生物炭对稻田N2O和CH4排放的影响被引量:29
2015年
通过分别在水稻季(R)和小麦季(W)设置对照(RB0-N0、WB0-N0)、单施氮肥(RB0-N1、WB0-N1)、20 t hm-2生物炭与氮配施(RB1-N1、WB1-N1)、40 t hm-2生物炭与氮配施(RB2-N1、WB2-N1)等8个处理,研究稻麦轮作周年系统N2O和CH4排放规律及其引起的综合温室效应(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和温室气体强度(Greenhouse gas intensity,GHGI)特征。结果表明:稻季配施20 t hm-2生物炭对N2O和CH4的排放、作物产量及GWP和GHGI均都无明显影响;稻季配施40 t hm-2生物炭能显著降低8.6%的CH4的排放和9.3%的GWP,显著增加作物产量17.2%。麦季配施20 t hm-2生物炭虽然对温室气体及GWP影响不明显,但显著增加21.6%的作物产量,从而显著降低21.7%的GHGI;麦季配施40 t hm-2生物炭能显著降低20.9%和11.3%的N2O和CH4排放,显著降低15.7%和23.5%的GWP和GHGI。因此麦季配施生物炭对减少N2O和CH4的排放、增加稻麦轮作产量及降低GWP和GHGI的效果较稻季配施生物炭效果更好。
李露周自强潘晓健熊正琴
关键词:生物炭N2O排放CH4排放
不同土培条件下荧蒽在水稻和小麦中的分布特征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盆栽试验方法,在荧蒽污染的黄棕壤和潮土上种植水稻和小麦,分别设置空白(CK)、低(L)、中(M)、高(H)4个污染浓度水平,比较荧蒽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和两种不同土壤中植物体荧蒽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试验设置的荧蒽污染浓度下,荧蒽未对两种植物的生长造成抑制,相反还促进了植物某些部位的生长;水稻和小麦各部位的荧蒽含量随土壤荧蒽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植物体内荧蒽的传导系数随土壤荧蒽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且两种土壤的趋势一致。黄棕壤和潮土有机质、养分、阳离子交换量等性质影响植物体内荧蒽的运移和富集;水稻茎叶对荧蒽的富集能力强于小麦,而小麦籽粒富集荧蒽的能力强于水稻。
阴启蓬胡锋徐莉李辉信井永苹李伟明李露
关键词:荧蒽黄棕壤潮土水稻小麦
氮肥与生物炭施用对稻麦轮作系统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以我国稻麦轮作系统为对象,研究氮肥和小麦秸秆生物炭联合施用对CH4和N2O排放规律的影响;结合小麦和水稻总产量进而评估对该生态系统综合温室效应(GWP)和温室气体强度(GHGI)的影响,为生物炭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及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生物炭通过小麦秸秆在300 500℃条件下炭化获得。田间试验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进行,为稻麦轮作体系。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观测CH4和N2O排放通量;试验共设置不施氮肥不施生物炭(N0B0)、不施氮肥施20 t/hm2生物炭(N0B1)、施氮肥不施生物炭(N1B0)、氮肥与20 t/hm2生物炭配施(N1B1)、氮肥与40 t/hm2生物炭配施(N1B2)等5个处理,各处理3次重复。【结果】单施氮肥(N1B0)与不施氮肥(N0B0)处理相比,增加了稻麦轮作产量82.8%,增加了CH4排放0.6倍,增加了N2O排放5.5倍。单施生物炭(N0B1)与不施生物炭(N0B0)处理相比,显著增产25.4%,却不能减少CH4和N2O的排放。在施氮的同时,配施20 t/hm2生物炭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显著增加稻麦轮作产量21.6%,小麦和水稻总产量也比配施40 t/hm2生物炭处理高;配施40 t/hm2生物炭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显著降低稻麦轮作系统CH4排放11.3%和N2O排放20.9%,CH4和N2O排放量也比配施20 t/hm2生物炭的排放量低。随着生物炭配施量的增加,CH4和N2O减排效果更明显。单施生物炭并不能有效地减少GWP,但却可以显著增加作物产量,从而减小GHGI。对N0B0、N0B1、N1B0、N1B1四个处理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氮肥和生物炭在CH4和N2O排放、作物产量、GWP和GHGI方面都不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各处理在100 a时间尺度上总GWP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1B0>N1B1>N1B2>N0B0>N0B1,GHGI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则为N1B0>N1B1>N0B0>N1B2>N0B1。单施生物炭与配施生物炭都能降低稻麦轮作系统的GWP和GHGI,配施40 t/hm2生物炭处理降低效果更好。【结论】稻田麦�
李露周自强潘晓健李博熊正琴
关键词:生物炭稻麦轮作系统CH4排放N2O排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