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龙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切开联合EPBD持续时间对ERCP术后并发症影响的单中心研究
- 目的:通过对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EST)联合乳头柱状球囊扩张(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不同时间EPBD(即刻停止、30s、1min、3min及5min)术后胰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十二指肠小...
- 马金龙
- 文献传递
- 中医治疗近视研究进展
- 2024年
- 近视发病率持续上升,且逐渐呈低龄化、快速化趋势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近视属中医学“近觑”范畴,其病因病机包括先天遗传缺陷、脏腑精气衰弱、外邪入体、经络血气瘀滞等。中医治疗近视方法多样且安全有效,包括方药、针刺、耳穴、推拿及针刺联合其他疗法等。这些治疗方法通过改善眼球及其周围组织的血液供应,缓解眼部肌肉疲劳与紧张,促进眼部新陈代谢,调节眼轴距离,纠正屈光不正,提高裸眼视力,对预防和治疗近视具有积极作用,且疗效持久。当前人们对中医治疗近视作用的了解尚不够充分,科普眼部健康知识,推广视觉健康理念,提高大众对于中医治疗近视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认知至关重要。
- 刘世交孟纯雪纳千禧郭贤忠王宇马金龙马华巍马国林周正杨小兰郭斌
- 关键词:近视五官疾病中医
- 一种针灸护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灸护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针灸护理装置,包括第一保护外壳,所述第一保护外壳正面的下端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中部活动套接有圆柱块,所述圆柱块的背部活动套接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顶部的左右端分别活动套接有...
- 郭斌尹大川宋钰袁莹莹马爱英郭贤忠马金龙张玲杨琴朱媛纳千禧
- 文献传递
- 精子自发顶体反应率用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预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精子自发顶体反应(AR)率对于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结局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2014年11至12月行IVF—ET的男方精液检测精子自发AR率,分别以自发AR率6%~12%为界限值统计患者自发AR率与IVF结局如受精率、正常受精率、优胚率间的关系。对该周期进行鲜胚移植的患者,统计其生化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并依据妊娠结果比较患者自发AR率及顶体酶定量值。结果共有202例纳入研究,精子平均自发AR率为5.99%±5.18%。其中自发AR率≥9%与〈9%的两组其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及优胚率分别为81.33%比83.85%、60.53%比60.99%以及51.10%比59.67%,其中两组间优胚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自发AR率≥8%及〈8%的两组,其第一个鲜胚移植周期生化妊娠率分别为48.57%(17/35)及69.64%(78/112),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7.14%(13/35)及63.39%(71/11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及P〈0.01)。进一步分析显示,临床妊娠者男方精子自发AR率(5.41%±3.87%)小于未临床妊娠者(7.40%±6.79%),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而两者间顶体酶定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1.79±68.50)比(153.62±59.59)μU/10^6,P=0.06]。此外,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了自发AR率与临床妊娠结局有关(OR=0.93,95%CI:0.87~0.99,P=0.03)。结论精子自发AR率对于预测IVF结局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与IVF优胚率及妊娠率有关。自发AR率越高,优胚率及妊娠率越低。顶体酶定量值对IVF结局无显著预测意义。
- 玄绪军许超赵跃然吴克良陈砼张浩波李晓苏世振马刚唐蓉盛燕马金龙
- 关键词:受精体外胚胎移植精子
- p14ARF、p53及脆性组氨酸三联体蛋白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探讨p14ARF、p53及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蛋白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甲状腺腺瘤和28例甲状腺癌组织(其中包括11例甲状腺滤泡癌(FTC)、12例乳头状癌(PTC)、4例髓样癌(MTC)以及1例未分化癌(UDTC)中p14ARF、p53及FHIT蛋白的表达。结果p14ARF、p53及FHIT蛋白在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90%、36%;15%、75%;90%、7%,这3种蛋白在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14ARF、p53及FHIT蛋白的表达在FTC与腺瘤之间,PTC与腺瘤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及FHIT的表达在MTC与腺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4ARF、p53及FHIT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的恶性进程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淋巴结转移无关。另外p14ARF与FHIT蛋白的表达正相关,并且它们与p53均负相关。结论肿瘤抑制蛋白p14ARF和FHIT的缺失以及癌蛋白p53的高表达是甲状腺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联合检测p14ARF、p53及FHIT蛋白有助于区分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滤泡癌。
- 田桂红马金龙王家耀赵跃然刘莹
- 关键词:P14ARFFHIT蛋白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腺瘤脆性组氨酸三联体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