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昕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眶老化的形态学基础研究
- 目的:本研究通过应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眼眶形态的观察和测量,对大连地区汉族人群眶区骨组织老化的形态学改变作以定量的描述分析,并与西方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二者间的区别或相似性的可能原因,为整形美...
- 韦昕
- 关键词:眼眶骨骼面部形态学CT重建
- 文献传递
- 骨眶老化的形态学基础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应用CT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大连地区汉族人群眶区骨老化的形态学特点,为面部年轻化临床诊疗及综合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方法 抽取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的303例颅骨发育正常的汉族成人患者眼眶128层螺旋CT扫描资料为研究样本,按年龄分为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 ~59岁)、老年组(≥60岁);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对CT原始图像进行二维、三维重建,观察并测量眶顶长度、眶底长度、眶上角、眶下角、眶口宽度、眶口面积及眶上缘和眶下缘形态,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在男性研究对象中,老年组的眶底长度较中年组显著增大(P=0.005);老年组的眶口宽度较中年组有所增大(P=0.017);眶宽轴上的40点至眶上缘的垂直距离,老年组较青年组(P=0.012)、老年组较中年组(P=0.020)均有所增大.(2)在女性研究对象中,老年组的眶口面积较中年组有所减小(P=0.013);眶宽轴上的90点至眶下缘的垂直距离,老年组较青年组显著增大(P=0.008);余测量指标均无组间统计学差异.结论 大连地区汉族人群随着老化发生了眶区骨容量的改变,而且骨沉积或者骨吸收的发生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可能有所不同;局部形态学改变或不如西方学者的研究结果那样明显.
- 韦昕杨柠泽王志军张晨胡刚孟庆瑜贾华锋翁文采朱承峰宋吉慧刘凤国王丽娜李大伟
- 关键词:眼眶骨骼面部形态学CT重建
- 眶区老化机制研究浅析被引量:13
- 2014年
- 眼眶区域以眼部为中心,包括周边的部分结构和器官,往往是面部老化最显著的部位。依据解剖和功能特点,美容解剖学可将眶区定义为四周以眶缘为界的区域,即眉区、上睑区、颞区、下睑区和颧区,其老化表现存在个体差异,但总体可归结为皮肤质地的改变,皱纹和沟壑的出现及增多,以及软组织和骨骼容量、形态、位置的动态变化。随着面部解剖学研究和对面部衰老变化认识的发展,面部年轻化手术也随之发生变化。现对眶区老化的形态学表现和相关机制研究做一综述。
- 韦昕杨柠泽王志军范元涛李春财
- 关键词:眼睑形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