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勤
-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针夹脊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通过与常规针刺对比,观察夹脊电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夹脊电针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每组2...
- 郭勤
-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针刺夹脊电针
- 文献传递
- 区段性任脉药物铺灸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区段性任脉药物铺灸对少弱精子症精液参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胶囊、五子衍宗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区段性任脉药物铺灸治疗,分别于治疗2个月、3个月,分析治疗前后2组精液参数、精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及DNA碎片指数(DFI)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精子浓度、形态明显改善,活力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优势明显(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有效地增加精浆SOD活性、降低MDA水平、降低DFI指数(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区段性任脉药物铺灸能显著降低MDA水平,增加SOD活性,改善DFI,优化精液参数,提高临床疗效。
- 房连强李星凌郭勤刘婧张全爱
- 关键词:铺灸少弱精子症任脉精液参数
- 针刺辨经取穴治疗急性肾绞痛验案分析及思路探讨被引量:4
- 2023年
- 经络辨证应用得当,在治疗疼痛剧烈的急性肾绞痛时,亦可取得即时止痛的效果。试举案例三则予以分析。1案例分享案例一:郑某,男,33岁。主诉:左侧腹部疼痛2小时。既往有肾结石病史。查体:疼痛部位在左侧京门穴位置附近,疼痛视觉评分法(VAS)评分约10分。予针刺左侧中封、曲泉、水泉,疼痛减轻,继针右侧支沟,左侧阳陵泉,诸穴均用提插泻法。针入后即刻评价,VAS评分为1分。
- 狄忠郭勤张全爱
- 关键词:针刺辨经急性肾绞痛
- 胃下垂治案一则
- 2013年
- 患者,女,40岁。主诉:胃脘部胀满隐痛10余年,近2月加重。病史:多年胃脘部不适感,伴嗳气,纳差,食后腹胀下坠感,胸背痛,气短神疲,大便时干时稀。曾四处寻医诊治,未愈,于近期症状加重,时有恶心呕吐。查体:形偏瘦,腹平软,舌淡苔白,脉沉无力。辅助检查:2月前胃肠钡餐造影示胃小弯在髂嵴连线下6 cm。
- 郭勤孙忠人
- 关键词:胃下垂针刺夹脊穴
- 经筋刺法治疗连枷臂综合征一例
- 目的 学习连枷臂综合征的相关临床特点、诊断及针灸治疗。方法 分析1例连枷臂综合征患者的病史资料,并总结针灸治疗。结果 81岁男性患者,以"进行性双上肢无力半年余"为主要表现,结合体征及电生理检查结果,考虑诊断为连枷臂综合...
- 李星凌郭勤李阳田鸿芳张奇文刘婧
- 肿瘤坏死因子-α在电针预刺激经穴与非经穴镇痛效应差异性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在电针预刺激经穴与非经穴镇痛效应差异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发单发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前7天开始给予电针经穴预刺激、电针非经穴预刺激和甲氨蝶呤治疗,治疗至造模后7天结束;为观察经穴预刺激的后延效应,于实验第21天取材进行指标检测。实验第1天、7天、10天、14天、21天采用热辐射法测定大鼠的缩爪潜伏期(PWL);实验第21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TNF-α的水平,Real-time PCR检测下丘脑中TNF-αmRNA表达。结果:实验第7天,经穴预刺激组的PWL与非经穴组比较显著延长(P<0.05);第14天,经穴组较非经穴组PWL显著延长(P<0.05);第10天、14天,经穴组与甲氨蝶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21天,经穴组的PWL较MA组(模型组)显著延长(P<0.05),但非经穴组PWL与MA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穴组血清中TNF-α水平和下丘脑中TNF-α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非经穴组(P<0.05)。结论:与非经穴预刺激相比,经穴预刺激对MA大鼠模型的镇痛效应更强,这种差异可能与二者对血清中TNF-α水平和下丘脑中TNF-αmRNA的调控能力不同有关。
- 王振宇郭勤王希文孙忠人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
- 雷火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比较雷火灸联合盆底肌训练和单纯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1月30日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治疗的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患者66例,采用随机信封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使用雷火灸结合盆底肌训练,对照组仅接受盆底肌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8周比较2组患者中医疗效、尿失禁程度、尿失禁症状评分(ICI-Q-SF)、尿失禁生活质量评分(I-QOL)以及盆底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疗效有效率为96.97%(32/33),高于对照组的81.82%(2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8周观察组患者尿失禁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8周观察组ICI-Q-SF评分分别为(5.67±3.33)分、(4.15±1.12)分,低于对照组的(7.70±3.57)分、(6.52±2.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雷火灸结合盆底肌训练与单纯的盆底肌训练均可改善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联合治疗在改善患者尿失禁程度和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单纯的盆底肌训练。
- 蔡群郭勤何克林钮雪康郭芳芳袁康妮
- 关键词:雷火灸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盆底肌训练
- 电针夹脊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通过与常规针刺对比,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4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夹脊电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20例。夹脊电针组选C2、T1患侧夹脊穴,常规针刺组按照《针灸治疗学》选穴。两组均以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为单一基础治疗药物。进行1个疗程(3星期)治疗,进行12星期的随访,每4星期随访1次。观察患者在各个阶段的CBZ剂量、VAS和简化马克吉尔问卷(The Short-form Mc 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分数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第3星期),两组的卡马西平用量、VAS和简化马克吉尔问卷评估分数均降低,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开始后第7星期随访,两组观察指标数据均降低,但夹脊电针组疗效更加显著,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11、15星期随访时,夹脊电针组观察指标数据逐渐减小,而常规针刺组出现回升。两次的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采用夹脊电针和常规针刺治疗都能够减少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服用的卡马西平药物剂量,减轻患者疼痛及其他不适感觉和不良情绪,夹脊电针组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
- 郭勤王振宇尹洪娜孙忠人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电针夹脊VAS
- 经络辨证的临床运用举隅
- 2013年
- 病例1:患者,女,60岁,2010年11月10日初诊。主诉:左踝疼痛2年。病史:2年前左踝扭伤,足外踝疼痛,踝关节活动时加重,行走受限,曾经别处针灸、推拿诊疗多次,未见明显好转。查体:左足外踝周围略见肿胀,无皮色改变,压痛明显,申脉穴处最剧。舌淡苔白,脉略沉。x片示:左踝关节在位,间隙无异常,组成骨未见明显错位性骨折征象。针刺处置:由上向下平刺左攒竹0.3寸,强捻转2~3min,200转/min左右,嘱患者活动左踝,患者此时已述痛大减,10min后再行针,嘱患者行走、上下楼活动,患者已毫无疼痛,活动如常。次日上午复诊,述昨晚8点又开始作痛,但疼痛程度减轻。因痛处未变,继按前法针治,治愈。1周后回访,患者言未再痛,已愈。
- 郭勤孙忠人
- 关键词:经络辨证针刺循经取穴
- 针灸治疗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一则
- 2021年
-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OD)常由脑干及小脑病变(如肿瘤、外伤、出血及梗死等)导致齿状核-红核-下橄榄核环路(DROP)受损所引起,是一种特殊且少见的跨突触神经元变性疾病.现报道我院针灸科收治的继发于脱髓鞘性脑病的HOD患者1例.
- 姜雅亨何克林郭勤马睿杰
- 关键词: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小脑病变齿状核红核脱髓鞘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