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银霞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氧化锌
  • 4篇纳米
  • 3篇烟灰
  • 3篇纳米氧化锌
  • 3篇次氧化锌
  • 2篇盐酸反应
  • 2篇原子
  • 2篇原子吸收
  • 2篇原子吸收光谱
  • 2篇原子吸收光谱...
  • 2篇酸浸
  • 2篇微波消解
  • 2篇微波消解-火...
  • 2篇吸收光谱
  • 2篇吸收光谱法
  • 2篇锌粉
  • 2篇氯化
  • 2篇氯化锌
  • 2篇净化工序
  • 2篇活性氧化锌

机构

  • 8篇济源职业技术...
  • 2篇河南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许银霞
  • 7篇李晓乐
  • 5篇杨继朋
  • 4篇汤长青
  • 4篇徐素鹏
  • 3篇卢鑫
  • 2篇左国强
  • 2篇王保玉
  • 2篇刘改云
  • 2篇刘山虎
  • 2篇苏小莉
  • 2篇邢瑞敏
  • 2篇张晓杰
  • 2篇程光辉
  • 2篇马春玉
  • 2篇朱喜霞
  • 2篇王爱菊
  • 1篇李全民
  • 1篇刘勇
  • 1篇何建英

传媒

  • 4篇无机盐工业
  • 1篇冶金分析
  • 1篇化学研究
  • 1篇新乡学院学报
  • 1篇河南省化学会...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烟灰中的铟被引量:1
2011年
运用标准加入法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创新了测定烟灰中铟的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技术预处理烟灰样品,确定了消解液、微波消解压力、时间、温度等关键因素.采用三步微波消解工序,其消解温度、压力、时间依次为60℃、8atm、1min,70℃、13atm、2min,100℃、20atm、3min.实验结果表明,烟灰在逆王水和氟化铵中溶样效果最好,分析消解烟灰样品,相对标准偏差为0.43%-1.67%,加标回收率在102.3%~107.1%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左国强李晓乐许银霞
关键词:微波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一种由次氧化锌生产纳米氧化锌的工艺
本发明一种由次氧化锌生产纳米氧化锌的工艺,包括浸出工序、净化工序、沉淀工序、煅烧工序,所述浸出工序是以次氧化锌为原料,与盐酸反应,生成粗制氯化锌溶液;所述净化工序是,将浸出工序得到的粗制氯化锌溶液控制适当的pH值,并加入...
汤长淸李晓乐杨继朋徐素鹏王保玉许银霞马春玉卢鑫朱喜霞张晓杰王爱菊刘改云
文献传递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烟灰和铅泥中银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王水和氟化铵在微波消解仪中消解样品,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烟灰和铅泥中银的方法。考察了溶样方法、消解试剂、微波消解程序、盐酸浓度和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王水和氟化铵为消解试剂,采用三步消解程序即60℃、8atm/1min,70℃、13atm/2min,100℃、20atm/3min,效果最佳;铅泥和铅烟灰中的铜对银的测定没有影响;银浓度在0.2~1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0.03μg/mL。采用本方法对铅烟灰和铅泥样品中的银进行分析,测得结果与常规溶样-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吻合,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1%~1.3%。
左国强卢鑫李全民许银霞
关键词: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芦丁在Au-TiO_2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被引量:4
2017年
利用沉淀沉积法合成了纳米金-二氧化钛(Au-TiO_2)复合纳米材料.构建了Au-TiO_2复合材料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对芦丁进行了检测.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Au-TiO_2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利用循环伏安(CV)和电流时间曲线(Amperometric i-t Curve)考察了其对芦丁的电催化性能.在最优条件下对芦丁进行检测,检测范围为0.1~10μmol/L,灵敏度为1.47μA·μmol·L^(-1)·cm^(-2),信噪比为3时检测限为0.083μmol/L.
邢瑞敏赵晓宇许银霞刘勇刘绣华何建英刘山虎
关键词:AUTIO2芦丁电化学传感器
硫化锌基复合纳米材料的组装及其空气净化性能研究
随着生活和工作方式的现代化,人们越来越多的活动在室内进行,精致装修和家具建材的密集使用使得甲醛去除相关的研究任重而道远。现阶段民居房屋的通风状况从设计到实际使用都比不上开放性的院落性建筑。如何去除室内甲醛等有害气体在未来...
徐艳丽李瑞许银霞邢瑞敏刘山虎
文献传递
锌灰酸浸净化制氯化锌新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研究了以炼铅厂铅锌烟灰为原料,采用盐酸浸取并以高锰酸钾氧化铁锰、锌粉置换镉铅铜两步法生产氯化锌的新方法。以锌浸出率最高、铅浸出率最低、铁锰镉铅铜除杂最彻底为考察目标,通过实验找到最佳工艺条件:40 g铅锌烟灰在由71 m L浓盐酸和130 m L水配制的混酸中在30℃条件下浸取50 min,然后加入高锰酸钾0.017 g在10℃条件下继续反应2 h,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锌粉0.15 g在40℃条件下反应50 min,过滤得到浓度为1.65 mol/L的氯化锌溶液。在上述工艺条件下锌的浸出率为95.4%。用制备的氯化锌溶液生产氧化锌,杂质含量满足GB/T 19589—2004《纳米氧化锌》一级品要求。
汤长青李晓乐许银霞程光辉杨继朋
关键词:酸浸锌灰氯化锌
用铅锌烟灰和氯碱厂副产盐酸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清洁工艺被引量:5
2017年
以铅锌烟灰为原料,经氯碱厂副产盐酸浸取,高锰酸钾氧化,锌粉置换,加碳酸钠均匀沉淀,沉淀经过水洗、过滤、干燥、煅烧制备了纳米氧化锌。经分析检测:所得纳米氧化锌结晶性良好,平均晶粒尺寸为25 nm左右;颗粒形状接近球形,粒度均匀,粒径约为30 nm;二次粒径(D_(50))为833.1 nm,分散性好;其他技术指标均达到了GB/T19589—2004《纳米氧化锌》规定的纳米氧化锌质量要求。该工艺路线经济、清洁、可行,为进一步工业化及缓解当地氯碱厂氯碱不平衡问题奠定了基础。
徐素鹏李晓乐汤长青杨继朋苏小莉许银霞
关键词:氯碱
一种由次氧化锌生产纳米氧化锌的工艺
本发明一种由次氧化锌生产纳米氧化锌的工艺,包括浸出工序、净化工序、沉淀工序、煅烧工序,所述浸出工序是以次氧化锌为原料,与盐酸反应,生成粗制氯化锌溶液;所述净化工序是,将浸出工序得到的粗制氯化锌溶液控制适当的pH值,并加入...
汤长淸李晓乐杨继朋徐素鹏王保玉许银霞马春玉卢鑫朱喜霞张晓杰王爱菊刘改云
文献传递
低成本制备纳米氧化锌工艺条件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以氯化锌和碳酸钠为原料,通过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借助激光粒度分析仪及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探索制备工艺条件对纳米氧化锌粒径及形貌的影响规律。最佳工艺条件:锌离子(Zn^(2+))初始浓度为0.74 mol/L,碳酸根与锌离子浓度比[c(CO_3^(2-))/c(Zn^(2+))]为1.1,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40 min,煅烧温度为600℃,煅烧时间为1 h。在此条件下制备纳米氧化锌颗粒形貌为球形,粒度均匀,粒径约为25 nm,二次粒径(D50)为549.9 nm,分散性好。该工艺条件为低成本工业化制备纳米氧化锌提供了基础数据。
徐素鹏汤长青李晓乐苏小莉许银霞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形貌
次氧化锌浸取净化新工艺被引量:10
2014年
研究了以炼铅厂含锌烟灰为原料,经盐酸浸取、高锰酸钾氧化、锌粉置换制备氯化锌溶液的工艺。以锌的浸出率最高,杂质铅的浸出率最低,铁、锰、铅、镉、铜脱除最彻底为目标,实验得出最佳的酸浸和净化条件:40 g次氧化锌、71 mL浓盐酸、130 mL水在30℃下浸取50 min后,过滤,洗涤滤渣,滤液定容为250 mL,取200 mL滤液,滤液中加高锰酸钾0.013 6 g,10℃下氧化2 h后过滤,取200 mL二次滤液向其中加锌粉0.12 g,40℃下反应50 min后过滤,得浓度为1.63 mol/L的氯化锌溶液。在上述工艺条件下,锌的浸出率为94.2%,氯化锌溶液中杂质离子含量满足HG/T 2323—2012《工业氯化锌》中优等品的要求,可用来生产符合GB/T 19589—2004《纳米氧化锌》规定的Ⅰ类纳米氧化锌。
李晓乐杨继朋汤长青许银霞程光辉
关键词:次氧化锌酸浸氯化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