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龙飞 作品数:30 被引量:93 H指数:7 供职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更多>>
黄百香果花粉离体培养基筛选及贮藏试验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不同配方培养基及贮藏条件对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离体萌发效果的影响,为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活力鉴定、人工辅助授粉及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花瓣刚好完全展开大果型黄百香果花朵的花粉,采用L_(25)(5^(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适宜其离体培养的蔗糖、硼酸、硝酸钙浓度及pH;利用最适宜花粉离体培养基,开展花朵不同采样时间、花粉离体贮藏湿度和温度对花粉活力影响试验,确定适宜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的离体贮藏条件。【结果】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萌发率的因素排序为硝酸钙>蔗糖>硼酸>pH,确定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00.00 g/L蔗糖+0.02 g/L硼酸+0.40 g/L硝酸钙,培养基pH 5.0。在最适培养基中,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的萌发率为85.55%;于11:30—17:30采集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的萌发率均在80.00%以上,其中,开花后3 h(16:30)花粉的活力最强,显著高于除13:30和15:30外的其他时间采集花粉的萌发率(P<0.05,下同)。花粉贮藏试验结果表明,平铺在硫磺纸上自然风干处理3~48 h的花粉萌发率均显著高于同时间段密封于离心管中常温贮藏和平铺在硫磺纸上置于干燥器中贮藏处理,其中在硫磺纸上自然风干贮藏48 h的花粉萌发率仍达34.28%;自然风干5 h后密封于离心管中4℃贮藏24 h的花粉萌发率为61.49%,显著高于自然风干5 h后密封于离心管中-20℃贮藏24 h的花粉萌发率(55.22%)。【结论】大果型黄百香果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培养基为100.00 g/L蔗糖+0.02 g/L硼酸+0.40 g/L硝酸钙及pH 5.0;当天采集花朵的花粉自然风干5 h后密封于离心管4℃贮藏其萌发效果最佳。 刘洁云 吴艳艳 牟海飞 温放 田青兰 韦毅刚 张英俊 符龙飞 彭嘉宇 黄伟华关键词:百香果 花粉 离体培养 培养基筛选 贮藏条件 新中文命名规则下的最新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名录 被引量:24 2019年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物种数量在过去的十余年内出现了令人惊讶的飞速增长,同时自2011年以来属一级水平上的大范围修订使得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物种系统位置的变动频繁而巨大,导致中文文献中使用的学名和对应的中文名称出现了相当程度上的混乱。本文整理了自专著《中国植物志·第69卷》《Flora of China:Vol. 18》《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华南苦苣苔科植物》和前一阶段归纳的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生物多样性文献付梓和发表以来,正式报道的所有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新分类群,提供了物种修订前后的新旧物种名的对照,为部分发表时未指定中文名称的新分类群新拟了中文名,对出现了混淆的物种中文名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国内研究者更好地引用和使用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的中文名称奠定基础。截止2019年1月,我国已经正式报道和合格发表的苦苣苔科植物物种数已经有719种(含种下等级)。在新命名规则背景下梳理的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名录将在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GCCC)的网站(http://gccc.gxib.cn)上实时更新。 温放 黎舒 辛子兵 符龙飞 符龙飞 蔡磊 秦佳奇 蔡磊 潘福转 韦毅刚关键词:新分类群 中文名 学名 华南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与种质资源创新 2018年 本项目是广西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选择一类很好地体现中国特点的野生珍稀花卉进入到选育和市场化进程中,对于开发特色观赏植物新类群十分重要,而特色花卉将给我国花卉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苦苣苔科植物具有观赏价值高、狭域分布、濒危、易栽培等特点,完全符合这一需求。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开展了“华南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与总之资源创新”和相关产业化技术创新研究, 温放 韦毅刚 黎舒 辛子兵 符龙飞 赵博 赵志国 黄宁珍关键词:苦苣苔科植物 种质资源创新 市场化进程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分类系统历史变化——兼论该科植物在我国合格发表的新分类群与国家级分布新记录情况分析 被引量:14 2019年 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且我国该科植物特有属和种的比率十分高。基于现代分子系统学,近年来对苦苣苔科分类系统的修订巨大而频繁。自2011年以来属一级水平上的撤销、合并、扩增等修订与再修订工作多次进行。到目前为止,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的最新系统分类已经基本能较好地反映出我国该科植物的自然演化。此外,近年来该科新分类群的大量发表,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苦苣苔科的物种多样性仍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将自2011年以来涉及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的属一级水平的修订进行归纳和整理,详尽解释介绍亚科水平上的系统新框架,修订前后属一级水平上的拆解、归并、迁移和撤销。专著《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是对我国2005年之前苦苣苔科植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基于这个基础,我们针对自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这14年内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新分类群和国家级分布新纪录发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该时间段内我国的苦苣苔科植物比2005年报道的520种(含种下等级)新增194种(含种下等级,含国家级分布新记录)。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我国的苦苣苔科植物物种数量已达714种(含种下等级)。 辛子兵 符龙飞 黎舒 温放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新分类群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中王文采旧分类系统与Weber新分类系统的名实更替 被引量:4 2019年 自从引入分子系统学的观点和技术手段以来,我国的苦苣苔科植物在属一级水平上的撤销、合并、转置、扩增等修订与再修订工作多次发生。众多物种的系统位置变迁、学名的更替变换对我国科研人员在国产苦苣苔科植物研究、成果发表方面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和困扰。为协助不同学科方向的学者更好地理解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系统修订与变更前后的过渡关系,同时解决苦苣苔科分类系统发生的变化导致出现的大量相关拉丁学名和中文名错用的现象,本文研究了自2011年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新系统构建以来,中文科技论文中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名称(包括学名和中文名,主要是学名)更替上出现的混淆问题,并据此展开分析。从学科和时间的角度看,2012—2017年,中文科技文献中修订前的属名仍然大量出现,以唇柱苣苔属为首,出现在园林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化学、中药学等学科之中,但随着新分类系统逐渐被接受,旧学名出现的频度开始出现下降。进一步统一修订后的我国苦苣苔科植物学名和中文名,对于提高中文科技期刊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符龙飞 黎舒 辛子兵 温放 温放关键词:苦苣苔科 植物分类系统 植物学名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濒危程度和优先保护序列研究 被引量:8 2020年 在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已知广西现存分布的苦苣苔科24属236种珍稀特有植物(截至2018年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评价指标定量化和权重分配处理,计算各物种的"濒危系数"和"优先保护值",确定其濒危等级及优先保护次序。结果表明:236种广西苦苣苔科植物中有58种处于极危状态(CR),70种处于濒危状态(EN),72种处于易危状态(VU),31种处于近危状态(NT),5种处于无危状态(LC);优先保护值范围为0.429~0.952,其中被划为I级保护植物107种,Ⅱ级保护植物75种,Ⅲ级保护植物28种,Ⅳ级保护植物26种。该研究结果与国家级、省级植物保护的种类和级别以及根据文献和IUCN物种红色名录所综合得出的濒危等级情况在部分种类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与目前广西分布的苦苣苔科植物所受保护与受破坏的现象基本一致,大部分苦苣苔科植物在广西所遭受的威胁程度在进一步加强,应当引起重视。 葛玉珍 辛子兵 黎舒 符龙飞 温放关键词:苦苣苔科 2种石山苣苔属植物叶插繁育研究 被引量:3 2019年 以河池石山苣苔Petrocodon hechiensis (Y.G.Wei,Yan Liu&F.Wen) Y.G.Wei&Mich.M?ller、靖西石山苣苔Pet. jingxiensis (Yan Liu,H.S.Gao&W.B.Xu) A.Weber&Mich.M?ller这2种石山苣苔属植物的叶片为试验材料,在不同基质上进行扦插繁育,并对3种基质组合的扦插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各扦插基质的优劣,筛选高效的扦插繁育方法。结果表明,在喷施0.2%多菌灵并对插穗经100 mg/L IAA溶液浸泡1 h后,采用水苔作为扦插基质时,2种石山苣苔属植物扦插生根情况较好,生根率也最高(河池石山苣苔为59%,靖西石山苣苔为62%),但出芽阶段会由于营养不良导致部分插穗出现死亡的现象;而采用水苔+蛭石+珍珠岩+泥炭土(体积比0.5∶1∶1∶1)为基质时,插穗成苗率较高(河池石山苣苔为50%,靖西石山苣苔为60%)。可见,河池石山苣苔与靖西石山苣苔的叶插繁殖可以将水苔作为生根基质,待插穗出芽后,以水苔+蛭石+珍珠岩+泥炭土(体积比0.5∶1∶1∶1)作为移栽基质,可获得较好的成苗效果。 黎舒 王莉芳 冼康华 符龙飞 辛子兵 温放关键词:叶插 基质 广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代表类群-穴居性石山苣苔属植物保育生物学和回归引种研究 温放 赵博 刘坤 葛玉珍 王影 符龙飞 洪欣 黄石 课题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广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代表类群-穴居性石山苣苔属植物保育生物学和回归引种研究”(31460159)。
广义石山苣苔属PetROCodon植物很多种类生存现状堪忧,以近年来才发现...关键词:关键词:野生植物 广西喀斯特洞穴楼梯草属物种多样性及适应机制研究 对广西喀斯特洞穴楼梯草属物种多样性和适应机制的研究需要建立在弄清它们种类的基础上。楼梯草属是荨麻科第二大属,前人为该属的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提出了很全面的分类方法,但由于这些类群之间差异性小,且存在很多相似的过渡性状,... 符龙飞关键词:楼梯草属 物种多样性 化学计量学 文献传递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种的分析 被引量:14 2017年 通过对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石首麋鹿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原产地、入侵途径等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分析,初步确认有外来入侵植物27种,隶属于13科25属,其中以菊科的种类最多,有7种;所有入侵植物均为草本植物,一年生草本占40.7%;除南极洲以外的其他六大洲都有植物入侵该区,而以美洲大陆最多;入侵途径多样,以无意传播途径为主。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分析了麋鹿对部分入侵植物种的采食利用,从植物入侵特点和对石首麋鹿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两方面对该区植物入侵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上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提出对保护区内入侵植物的防治措施。 张佳期 周守标 高香琴 王智 李中林 符龙飞 常锦利关键词:麋鹿 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