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仕龙

作品数:62 被引量:461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经济管理
  • 20篇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4篇水利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土地利用
  • 17篇黄土丘陵
  • 13篇丘陵区
  • 13篇黄土丘陵区
  • 12篇生态
  • 10篇试区
  • 7篇耕地
  • 6篇农业
  • 4篇土壤
  • 4篇丘陵
  • 4篇污染
  • 4篇黄土高原
  • 3篇地下水
  • 3篇野外
  • 3篇生态服务
  • 3篇生态环境
  • 3篇生态足迹
  • 3篇水土
  • 3篇水土保持
  • 3篇坡面

机构

  • 28篇华北水利水电...
  • 18篇华北水利水电...
  • 18篇中国科学院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黄河水利科学...
  • 3篇南阳师范学院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河南省土地整...
  • 1篇黄河万家寨水...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作者

  • 61篇郝仕龙
  • 19篇李壁成
  • 11篇曹连海
  • 8篇李春静
  • 6篇安韶山
  • 5篇陈南祥
  • 5篇赵小敏
  • 3篇全斌
  • 3篇杨春霞
  • 3篇肖培青
  • 3篇赵西宁
  • 3篇刘少博
  • 2篇柯俊
  • 2篇柯俊
  • 2篇操信春
  • 2篇李志萍
  • 2篇黄志全
  • 2篇吴普特
  • 2篇刘德林
  • 2篇吴卿

传媒

  • 19篇水土保持研究
  • 4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人民黄河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铁道建筑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水利规划与设...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8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7
  • 1篇2006
  • 13篇2005
  • 1篇2004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位理论及在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应用——以固原上黄试区为例被引量:11
2010年
生态适宜性是生态规划的核心,生态位适宜度表示资源现状条件对发展需求的适宜性程度。在分析生态位适宜度的基础上,尝试分析了土地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提出了土地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指数模型,并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对上黄试区主要农业土地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试区果园及耕地的土地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指数分别达到4.00和3.09,说明这两种土地利用较为合理,目前土地资源供给能满足果业的现时发展要求,但不能完全满足农业发展对耕地资源的需求。
郝仕龙曹连海李壁成
关键词:生态位土地利用
中国“农业北水南调虚拟工程”现状及思考被引量:36
2010年
基于中国南北方粮食调动的变化分析,结合农业水足迹与虚拟水理论,提出中国在实施南水北调实体工程建设的同时,自1990年已经形成并运行着一个"农业北水南调虚拟工程"。计算结果表明,该工程在1990-2008年期间年均调运虚拟水量已超过200亿m3,远大于南水北调实体工程目前的调水规模;北水南调虚拟工程调水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依靠现有南水北调实体工程难以支撑中国北方粮食生产,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出路只能是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用水效率。考虑到中国南北方经济状况的现实差距,以及"农业北水南调虚拟工程"的长期运行,建议国家实施区域虚拟水贸易战略,同时,加强区域农业水足迹演变与控制研究,制定区域农业水足迹相关技术标准,为实施区域虚拟水贸易战略提供科学依据与政策支持。
吴普特赵西宁操信春郝仕龙
关键词:农业水足迹虚拟水贸易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黄土丘陵区耕地利用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耕地利用和保护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针对黄土高原耕地利用和保护面临的问题,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以黄土丘陵区耕地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黄土丘陵区耕地资源利用的特点,构建了耕地系统的熵流模型,耕地利用效益、光合转化效益及生态效益是影响该区域耕地系统有序性的关键。以上黄试区为例,分析了该试区不同时期耕地系统熵流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从"六五"时期至"十五"时期,通过对该试区耕地系统进行综合治理,耕地系统的熵值逐步减少,其不同时期的熵变值分别为-0.6524、-0.1988、-0.3421、-0.2664和-0.2900,表明耕地系统的有序性、稳定性逐步提高。
郝仕龙曹连海李春静
关键词:耕地利用耗散结构理论黄土丘陵区
伏牛山区县域水土保持规划研究——以南阳市镇平县为例被引量:5
2019年
伏牛山区地形条件复杂,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诉求不断提高,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加强水土保持长远规划迫在眉睫。文章以镇平县为例,采取PRA方法、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伏牛山区县域水土保持规划,划分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和易发区,并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和方向,以期为未来该区域预防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郝仕龙刘三扬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规划
PRA和GIS在小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4
2005年
论文借助PRA,结合实地测量和GIS,以宁夏南部山区的上黄村为例对小尺度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重建和恢复了其25年来各时期的土地利用过程,绘制了上黄试区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图,并对其土地利用的数量及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从数量上看,耕地和林地变化最为显著,年变化率分别达到了8.0%和9.2%;从空间分布变化来看,主要表现为耕地向林地、草地及园地转变。
郝仕龙李壁成于强
关键词:土地利用小尺度
资环专业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思考
2013年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将为高校提供一条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从研究性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交流平台及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以期为各高校该专业的本科教学与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郝仕龙李春静
关键词:教学改革研究性教学
黄土丘陵区耕地动态变化与驱动力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利用1982~2002年的统计和普查资料、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及TM影像,对上黄试区20年的耕地变化及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耕地变化态势表现为耕地面积总量减少,耕地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坡耕地转为林地和草地,耕地质量较好的部分转为经济效益更高的园地。造成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增长、退耕还林还草和经济利益驱动等。
郝仕龙柯俊李壁成赵小敏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耕地
黄土高原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对黄土高原存在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在省会城市,城镇化程度低,辐射带动弱,城乡差别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依据“要素价格均衡理论”和西部大开发区域布局,发挥比较优势、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实现城镇化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建议。
李壁成安韶山郝仕龙全斌
关键词:黄土高原城镇化
黄土高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探讨被引量:2
2005年
对黄土高原城镇化发展思路与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以“二带二圈”经济布局构建黄土高原城镇化基本格局建议和总结了城镇化发展的4种基本模式。
李壁成安韶山郝仕龙全斌
关键词:黄土高原城镇化
区域土地势能与土地利用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从区域土地的各个主要相关要素,探讨一定区域的土地势能。把区域土地作为一个系统,该系统相对于其它区域在土地质量、土地环境和地理区位等方面所显示出的综合优势即是土地势能,其中土地的区位势能对土地势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外力作用下,土地势能可以转化,并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
王玉英杨柳郝仕龙
关键词:土地利用比较优势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