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泊
- 作品数:16 被引量:336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35~45岁人群高血压前期检出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6
- 2010年
- 目的研究中国35~45岁人群高血压前期的检出情况,分析男女人群中高血压前期的影响因素。方法2005-07-2007-12,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中国7个省市建立抽样人群,对该地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共调查35~45岁中年人群11386名(男性4532人,女性6854人)(正常血压人群3839名;高血压前期人群4892名;高血压人群2655名)。高血压前期(120≤收缩压≤139mmHg,80≤舒张压≤89mmHg)检出率为43.0%,其中男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检出率(47.8%比39.8%,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心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糖尿病、教育程度、吸烟、饮酒、腹型肥胖、全身性肥胖各因素与高血压前期发生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男性人群中,心率(OR1.025,95%CI1.016~1.033)、总胆固醇(1.185,1.077~1.303)、三酰甘油(1.129,1.040~1.225)、吸烟(0.740,0.623~0.877)、饮酒(1.195,1.016~1.405)和体质量指数(BMI)分组都是发生高血压前期的影响因素;对于女性人群来讲,主要决定因素为心率(1.030,1.023~1.036)、HDL-C(0.723,0.582~0.899)、总胆固醇(1.230,1.132~1.337)、高血压家族史(1.153,1.021~1.302)、教育程度和BMI分组。结论我国35~45岁中年人群高血压前期检出率较高,而且影响最大的危险因素是超重、肥胖和心率。
- 刘冰李卫胡泊陈涛徐涛王杨孙毅
- 关键词:高血压前期中年人群检出率影响因素
- 细胞色素P450 1A2和2C19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关系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1A2和2C19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以抗结核药治疗致肝损伤的结核病患者为病例组,无肝损伤者为对照组,共179对。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检测CYP1A2基因734C/A和CYP2C19基因681G/A位点基因型。采用SPSS17.0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CYP1A2基因734C/A位点C、A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频率分别为37.2%、62.8%、和47.2%、52.8%;CYP2C19基因的681G/A位点G、A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频率分别为59.8%、40.2%和62.8%、37.2%,CYP1A2基因734C/A位点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有关(P<0.05),CA、AA基因型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1.951和1.916,而尚不能认为CYP2C19基因681G/A位点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有关。结论 CYP1A2基因734C/A位点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有关,并且携带CA、AA突变基因型的个体是危险人群。
- 贺蕾高丽史哲李世明张朋郑国颖李云胡泊冯福民
- 关键词:结核抗结核药肝损伤细胞色素P450酶系基因多态性
- 尿酸与高血压前期的关系被引量:57
- 2008年
- 背景高尿酸血症常见于高血压患者,且已有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尿酸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有关,但对于血清尿酸水平和高血压前期的关系报道,相对较少。目的研究不同尿酸水平和高血压前期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于2005-2006年间在全国9省市选取有代表性的城市,农村社区进行横断面调查。从中选取了7839名非患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并根据尿酸的四分位数将该人群分成4组(<209、209~262、262~324、>324μmol/L),同时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性别下尿酸和高血压前期的关系,根据不同性别下尿酸的四分位数将人群分成不同的组别:男性(<250、250~306、306~366、>366μmol/L);女性(<1 93、193~236、236~285、>285μmol/L)。利用多元 logistic 回归方法分析尿酸水平与发生高血压前期的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尿酸水平下,患有高血压前期的发生率是不同的.且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增加(P<0.01),同样的趋势也出现在女性人群中(P=0.04),但男性未见显著趋势(P=0.66);相关分析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尿酸与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肌酐,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均呈强正相关(P<0.01);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肌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G,TC,FPG,BMI等危险因素后,尿酸的最高四分位组患高血压前期的危险是尿酸最低四分位组的1.3倍(95%CI,1.1~1.5,P=0.04),且患高血压前期的危险随着尿酸水平的增加而增加(P=0.03)。结论非患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尿酸水平的升高可能与高血压前期发生率的增加有关,且这种作用独立于其他多重危险因素。
- 陈涛李卫胡泊王杨成小如贾宣孙毅
- 关键词:高血压前期尿酸高血压
- 中国11省市成年人吸烟和被动吸烟情况调查被引量:95
- 2010年
- 目的了解中国成年人群的吸烟和被动吸烟流行水平,为有针对性的制定控烟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于2005—2007年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在全国11个省市城区和农村分层抽取符合条件的成年人群作为本次研究的受试对象。分析指标包括总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开始吸烟年龄、吸烟者平均每日吸烟量、戒烟率和被动吸烟率。结果在44773名受试者中,人群的总吸烟率为27.3%,现在吸烟率为22.3%。男性的总吸烟率为59.7%,女性为3.8%。男性50~55岁组和45~50岁组总吸烟率最高(分别为65.7%,65.6%),女性年龄越大,总吸烟率越高。人群戒烟率仅为17.9%。过去1年中,不吸烟的受试者中39.4%处于被动吸烟状态,其中9949人(30.9%)每天至少1次处于被动吸烟状态。女性被动吸烟者率(43.6%)高于男性(24.0%)。城区受试者的总吸烟率为25.1%,被动吸烟率为37.2%,均低于农村(分别为29.4%,41.7%)。结论吸烟率与2002年调查数据相比变化不大,被动吸烟水平有明显下降,但人群戒烟率仍然不高。我国的人群吸烟状态和被动吸烟状态仍处于高水平,烟草控制面临巨大挑战。
- 徐涛李卫胡泊陈涛刘冰孙毅王杨
- 关键词:吸烟被动吸烟戒烟
- 北京市城乡高血压前期流行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被引量:7
- 2010年
- 背景:为早期预防高血压、减少和延缓高血压的发生人数,高血压前期的调查十分重要,但目前国内大规模人群调查中,有关对高血压前期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对比北京城市和农村高血压前期的流行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探讨城市化对高血压前期的影响,为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5年春秋两季对北京市城市和农村的40~65岁人群中进行横断面调查。采集受试者的基本信息和血压情况,诊断标准依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与结论:完成问卷和体检的3268人中,城市受试者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低于农村受试者(P<0.05)。男性腰臀比每增加0.1个单位,高血压前期的风险增加1.411(95%CI:1.031~1.931)倍,现在饮酒的人为高血压前期的风险是从不饮酒的0.648(95%CI:0.437~0.961)倍。女性腰臀比每增加0.1个单位,高血压前期的风险增加1.489(95%CI:1.006~2.203)倍,而三酰甘油每增加1个单位,高血压前期的风险增加1.194(95%CI:1.000~1.426)倍。因此说明肥胖是高血压前期重要的危险因素。
- 胡泊李卫刘冰陈涛孙毅
- 关键词:高血压前期检出率LOGISTIC回归整群抽样城乡
- CYP1A1和GSTP1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关系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分析细胞色素P450 1A1(CYP1A1)和谷胱甘肽转移酶P1(GSTP1)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DLI)的相关性。方法抗结核治疗致肝损伤的结核病患者127例为病例组,127例无肝损伤者为对照组,收集其环境因素暴露资料及静脉血。CYP1A1基因Msp I位点和GSTP1基因Ile105 Val位点多态性检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PCR-RFLP)。用SPSS17.0软件对环境因素和基因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YP1A1基因Msp I位点各基因型在2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STP1基因Ile105Val位点AA、AG、GG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频率分别为55.91%,32.28%,11.81%和70.08%,26.77%,3.15%,GG基因型在2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基因型的危险度比值比(OR)值为4.701。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饮酒为ADLI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中调整饮酒因素的影响后,GSTP1基因Ile105 Val位点GG基因型仍为ADLI的危险基因型。结论 GSTP1基因Ile105 Val位点多态性与ADLI的发生有关,携带GG基因型的个体是危险人群。
- 贺蕾高丽史哲李世明张朋郑国颖李云胡泊冯福民
- 关键词:抗结核药肝损伤多态性
- 北京和南京两地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分析北京和南京两地人群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北京和南京的6 123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IDF(2005)定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结果男性和女性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9.5%和33.6%。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女性(OR=1.49;95%CI(1.40,1.59))、年龄增长(OR=1.23;95%CI(1.16,1.31))、低体力活动(OR=1.76;95%CI(1.13,2.76))、糖尿病家族史(OR=1.33;95%CI(1.11,1.60))、高血压家族史(OR=1.46;95%CI(1.29,1.65))、年龄性别交互作用(OR=1.29;95%CI(1.21,1.40))、居住在城市(OR=1.09;95%CI(1.02,1.18))均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居住在南京(OR=0.76;95%CI(0.71,0.81))是代谢综合征的保护因素。结论代谢综合征是多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女性、慢病家族史、低体力活动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
- 胡泊李卫王杨陈涛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LOGISTIC回归流行病学
- 北京和南京两地血压正常高值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应用调查问卷和体检的方式对北京和南京两地居民血压正常高值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高血压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在北京和南京两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和农村自然村的35~70岁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共调查10 710人(其中男性4370人,女性6340人)。应用Logistic法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与正常高值血压的相关性。结果北京和南京地区35~70岁居民的血压正常高值粗率为36.4%,高血压患病粗率为41.7%。标化后正常高值检出率,男女分别为39.31%和35.85%,北京和南京分别为36.81%和37.70%,城市和农村分别为35.65%和37.38%。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正常高值率呈下降趋势而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的增长、肥胖是血压正常高值的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和南京地区居民的正常高值检出率很高并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应改善生活方式降低正常高值的发病率。
- 邓卿李卫胡泊陈涛王文马丽媛
- 关键词:正常高值患病率
- 临床专业留学生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被引量:2
- 2014年
- 随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留学生教学模式的改革逐渐成为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尚处于起始阶段,针对我校留学生的特点及预防医学实践课的特点,总结出一套适合于本学科留学生的教学模式,为今后改善留学生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 李云武英赵丹丹任琦范红敏胡泊
- 关键词:留学生教学模式
- 倒班对高温作业工人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倒班与高温作业工人生命质量的关系,为建立合理的倒班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2013年3月-6月某钢厂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782名工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及SF-36生命质量调查量表两部分。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出生日期、身高、体质量、血压、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SF-36量表包括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感(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8个维度,概括成生理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2个领域方面。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温组PF、RP、GH、VT、SF和RE 6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非高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工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噪声、粉尘、CO等因素后,倒班对高温作业工人的生命质量的RP、GH、SF、RE、MH等维度及PCS、MCS、总评分有影响(P<0.05)。结论倒班与高温作业工人的生命质量有关。
- 王晓凯王朝阳范红敏贾崇岩张美航李雪柴峰郭杰陈银苹胡泊袁聚祥
- 关键词:倒班高温作业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