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微量元素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脉闭塞性
  • 1篇形态学
  • 1篇休克
  • 1篇血糖
  • 1篇中毒
  • 1篇肾病
  • 1篇肾脏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病
  • 1篇视网膜病变
  • 1篇酸中毒
  • 1篇糖尿病大鼠
  • 1篇糖尿病肾病
  • 1篇网膜
  • 1篇微循环

机构

  • 1篇锦州医学院
  • 1篇锦州医学院附...
  • 1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王红
  • 2篇张涛
  • 2篇齐志敏
  • 2篇刘义
  • 1篇张凤珍
  • 1篇马志华
  • 1篇李化民
  • 1篇陈阳

传媒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微循环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6
  • 1篇199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微量元素铜/锌比值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肾脏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铜/锌(Cu/Zn)比值对糖尿病大鼠血糖(BG)及肾脏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各10只。以60 mg/kg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Ⅰ组、Ⅱ组分别以葡萄糖酸锌每日Zn2+6 mg/kg、Zn2+3 mg/kg单笼喂养,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饮用自来水。3个月后观察各组大鼠BG、尿微量白蛋白(MA),Cu、Zn含量,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结果①实验Ⅰ组血清Zn和Cu/Zn比值接近或超过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而实验Ⅱ组的血清Zn和Cu/Zn比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②实验Ⅰ组的BG、Scr、BUN、MA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均<0.05;而实验Ⅱ组的上述各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适量补Zn可使Cu/Zn比值下降,有效降低BG、防治糖尿病肾病。
张涛刘义齐志敏王红
关键词:微量元素糖尿病血糖糖尿病肾病
微量元素铜/锌比值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铜/锌(Cu/Zn)比值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关系,观察适量补Zn并使Cu/Zn比值下降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按60 mg/kg体质量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以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Ⅰ组、Ⅱ组分别以葡萄糖酸锌每日Zn2+6 mg/kg体质量(浓度为0.12 mg/m l/kg)和每日Zn2+3 mg/kg体质量(浓度为0.06 mg/m l/kg)用水溶解后单笼喂养。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饮用自来水。实验周期3个月,采尾血测血糖(BS),再从颈总动脉取血分别测定血清Cu、Zn含量,并计算出Cu/Zn比值。双眼灌流后制作视网膜血管铺片,铺片行PAS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结构。结果①实验Ⅰ组血清Zn和Cu/Zn比值接近或超过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实验Ⅱ组的血清Zn和Cu/Zn比值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视网膜血管铺片正常对照组可见毛细血管形态规整;模型对照组视网膜毛细血管形态发生改变,血管迂曲、扭结,部分血管闭塞。补充Zn剂后,实验Ⅰ组随着Cu/Zn比值的下降,其视网膜毛细血管形态改变较同一时期的模型对照组明显好转,而实验Ⅱ组视网膜毛细血管形态改变类似于模型组。结论对糖尿病大鼠,适量补充Zn剂使Cu/Zn比值下降,可减轻视网膜的毛细血管损伤。
张涛刘义王红齐志敏陈阳
关键词:微量元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形态学
酸中毒和微循环障碍在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994年
通过夹闭成年大耳白兔肠系膜上动脉(SMA)60min后松夹,复制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SMAO休克),以血压下降50%为指针。休克组兔颈动脉血压下降,血气的变化为:PH值降低、PaCO_2降低、BE负值增大,微循环障碍。对照组,上述指标的数值前后变化不显著。结果表明:酸中毒、微循环障碍,在SMAO休克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李化民王红张凤珍马志华
关键词:微循环障碍发病机制酸中毒肠系膜上动脉闭塞SMAO休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