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洁
-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家蚕糖受体蛋白基因Bmor1
- 一种家蚕糖受体蛋白基因Bmor1,利用已报道的昆虫(如果蝇),糖受体蛋白基因序列,在家蚕基因组海量数据中进行tBLASTn,预测得到的同源片段中基因完整ORF,通过NCBI上BLAST验证,最终鉴定得到糖受体蛋白基因Bm...
- 赵萍张辉洁代方银夏庆友向仲怀
- 文献传递
- 家蚕食物选择行为的生理学比较及味觉受体基因BmGr8的功能研究
- 植食性昆虫中,食性是决定它们与何种植物建立关系或相互作用的一个主导因素,昆虫的食性反映某种昆虫在自然情况下的食物性质和来源。按照植食性昆虫取食植物种类的多寡,可将植食性昆虫划分为单食性昆虫、寡食性昆虫和广食性昆虫。昆虫利...
- 张辉洁
- 关键词:家蚕
- 文献传递
- 用四臂嗅觉仪观测家蚕对非桑科植物的选择行为被引量:9
- 2012年
- 昆虫嗅觉、味觉等感受系统与其对宿主植物的识别、找寻、取食直接相关,也是研究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重要内容。设计并制作观测家蚕行为的四臂嗅觉仪,应用于分析家蚕幼虫被宿主植物桑树的叶片与非宿主植物青蒿和樟树的叶片引诱而产生的行为反应。观测结果表明,非宿主植物青蒿的叶片对家蚕幼虫的引诱作用比宿主植物桑树叶片的引诱作用强,而樟树叶对2、3龄起蚕的引诱作用与桑叶无明显差异。家蚕幼虫对青蒿叶和樟树叶有咬食行为,对桑叶有持续进食行为。该结果证实:家蚕利用灵敏的嗅觉系统可识别植物挥发性气味物质,定位食物源,从而产生趋向行为;家蚕的味觉系统可能直接决定取食的初始行为及在短时间内是否持续、大量取食某种植物的行为。
- 张辉洁孙乐娜杨承远夏庆友
- 关键词:家蚕嗅觉味觉
- 家蚕信息素结合蛋白BmPBP2和BmPBP3基因的初步鉴定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9
- 2006年
- 嗅觉对昆虫的生存、繁殖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依据家蚕Bombyxmori全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得到了两个信息素结合蛋白BmPBP2和BmPBP3基因的cDNA片段。结合已报道的家蚕信息素结合蛋白BmPBP1和两个普通气味结合蛋白BmGOBP的信息,对其基因结构分析表明,这5个基因均由3个外显子组成,具有保守的外显子/内含子边界和典型的6个Cys残基,且3个PBP基因在基因组上串联分布。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BmPBP2和BmPBP3与烟草天蛾的PBP2和PBP3的同源性高达69%和63%。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显示,BmPBP2和BmPBP3基因在成虫触角中特异表达,且雌雄表达水平相当。这些结果表明BmPBP2和BmPBP3可能起着性信息素识别的作用。
- 龚达平赵萍林英张辉洁夏庆友向仲怀
- 关键词:家蚕嗅觉气味结合蛋白信息素结合蛋白半定量RT-PCR
- 家蚕气味结合蛋白基因家族
- 化学感受系统在昆虫的生存和繁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昆虫的化学感受是由两个大的分化的基因家族介导的,即化学受体和气味结合蛋白。气味结合蛋白被认为是起从环境中运输疏水的气味分子到嗅觉受体的作用,这是化学感受传导过程的第一...
- 龚达平张辉洁赵萍夏庆友向仲怀
- 关键词:家蚕化学感受气味结合蛋白
- 文献传递
- 昆虫味觉受体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9年
- 化学感受受体在昆虫的觅食、食物选择、交配和产卵等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果蝇、按蚊、蜜蜂、赤拟谷盗和家蚕等昆虫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各物种中完整化学感受受体(包括嗅觉受体和味觉受体)得以鉴定,并从中鉴定出与气味识别、食物选择密切相关的受体基因,如果蝇的二氧化碳受体基因DmGr21a和DmGr63a,糖受体DmGr5a,以及冈比亚按蚊识别人类气味的AgOr1等。其中,昆虫的味觉受体功能与昆虫食物选择、大量取食直接相关。本文就目前昆虫基因组中味觉受体的鉴定、进化、表达和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味觉受体功能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认识昆虫味觉编码的分子基础和神经调控网络,也是研究昆虫与植物相互关系的热点。
- 孙乐娜张辉洁龚达平杨承远赵萍
- 关键词:昆虫化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