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永生

作品数:9 被引量:6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藻华
  • 3篇三峡库区
  • 3篇库区
  • 3篇沉积物
  • 2篇营养盐
  • 2篇藻细胞
  • 2篇三峡水库
  • 2篇水库
  • 2篇微囊藻
  • 1篇形态分析
  • 1篇性状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营养盐浓度
  • 1篇营养液
  • 1篇营养状态
  • 1篇预警
  • 1篇藻类
  • 1篇藻类生长
  • 1篇溶解氧

机构

  • 6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沈阳化工大学

作者

  • 9篇张永生
  • 6篇姜霞
  • 4篇郑丙辉
  • 2篇张民
  • 2篇陈春霄
  • 2篇孔繁翔
  • 2篇于洋
  • 2篇李海英
  • 2篇马秀巧
  • 2篇郑浩
  • 1篇施丽梅
  • 1篇赵铮
  • 1篇完颜华
  • 1篇金相灿
  • 1篇史小丽
  • 1篇黄鸽
  • 1篇卢佳
  • 1篇李海英
  • 1篇任家盈
  • 1篇张万忠

传媒

  • 5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群体细胞间空隙在微囊藻水华形成过程中的浮力调节作用被引量:17
2011年
伪空胞一直被认为是蓝藻水华形成过程中的主要浮力提供者,但是否是唯一的浮力提供者还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室内蓝藻水华形成模拟实验和野外验相结合的方法,从生理生态学角度探讨细胞间空隙对蓝藻水华形成的影响.室内蓝藻水华形成模拟实验表明,蓝藻在上浮过程中以单细胞形态存在,但在水柱培养器取样口6开始形成小群体;通过对细胞镇重物(胞外多糖、细胞干重和蛋白质等)的含量的分析表明,胞外多糖在蓝藻上浮过程中,变化率最大,含量在水柱培养器取样口6处达到最大值,在3次实验过程中,胞外多糖的量分别为:3.02、10.38和15.73 pg/cell.野外蓝藻群体显示群体内部具有大量的细胞间空隙;将野外蓝藻群体分别经1.0 MPa压力和超声波破碎仪40 Hz处理1min,结果发现蓝藻在1.0 MPa压力下,群体内部不存在细胞间空隙,并且伪空胞破裂,蓝藻不能上浮,但在超声波处理下,蓝藻群体被打散成单细胞悬浮在水体中,但伪空胞是完好无损.实验结果表明,蓝藻利用胞外多糖将蓝藻单细胞聚集成群体,形成细胞间空隙,细胞间空隙产生的浮力是蓝藻水华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张永生李海英孔繁翔于洋张民
关键词:蓝藻
三峡库区大宁河枯水期藻细胞的时空分布被引量:6
2013年
本研究旨在为三峡库区大宁河藻华预警提供基础数据,于2011年4~9月期间在大宁河流域选择4个取样点开展藻细胞时空变化研究.藻细胞在时间序列表现为:4~9月,藻种主要以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主,藻密度呈逐步递增趋势;在此期间4个取样点的蓝藻比重均逐步增大,硅藻比重逐步降低,绿藻比重变化不显著.藻细胞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藻密度与水温和叶绿素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95,与光照、溶解氧、pH值和可溶性磷盐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83、0.82、0.82;菜子坝在整个试验期间0 m处藻密度比其他水层的藻密度高,白水河在6月和7月的2.0 m处藻密度最高,双龙在7、8和9月的0 m和2.0 m处藻密度较高,大昌在整个试验期间,藻密度变化不大;不同藻细胞在垂向水层中的比重也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可能是不同藻细胞适合不同生态环境所致.
张永生郑丙辉王坤姜霞郑浩
关键词:三峡水库藻华
太湖营养状态对沉积物中总汞和甲基汞分布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为探讨营养状态对太湖沉积物汞的分布及其甲基化的影响,以太湖不同营养水平的湖区为研究对象,采用PSA和GC-CVAFS方法,分别测定了沉积物总汞(THg)、甲基汞(MeHg)含量;另测定了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和水体总氮、总磷浓度.结果显示,太湖表层沉积物THg含量为32.30~150.28ng/g,均值为62.94ng/g,含量高低与营养化程度一致,其垂向分布主要受到人为活动和有机质的影响;MeHg含量为0.32~1.01ng/g,均值为0.51ng/g,不同营养水平的湖湾区MeHg含量差别不大,其分布受有机质的影响,高含量富集在表层,随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甲基化比率比较低主要是太湖水体溶解氧含量高抑制了甲基化过程.
任家盈姜霞陈春霄张万忠张永生易凤姣赵铮
关键词:总汞甲基汞沉积物营养状态太湖
微囊藻伪空胞gvpA、gvpC与其物理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探究gvpA基因拷贝数和gvpC基因内保守重复序列的作用,利用3株微囊藻包括铜绿微囊藻FACHB910、FACHB930以及惠氏微囊藻FACHB929为材料;测量了伪空胞长度、伪空胞直径、相对气体含量、表观压强、临界压强和细胞膨压等性状,分析了gvpA基因拷贝数目、gvpC基因内保守重复序列与这些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gvpA基因拷贝数目与伪空胞相对气体含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9;gvpA基因拷贝数目与伪空胞直径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61;gvpC基因内保守重复序列与伪空胞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911,与伪空胞相对气体含量、表观压强、临界压强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0.999、-0.928.故推测:同一藻种内,gvpA基因拷贝数是影响伪空胞相对气体含量的主要因素;伪空胞的直径不仅受到gvpC基因内保守重复序列数量影响,而且还可能受到gvpA基因拷贝数调控.
张永生孔繁翔于洋张民史小丽施丽梅
关键词:微囊藻
浮游生物连续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游生物连续培养装置,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外玻璃管、位于所述外玻璃管内侧的内玻璃管及位于所述外玻璃管内侧的隔板,所述内玻璃管与所述外玻璃管之间设有一环形收容腔,所述隔板位于该收容腔内并将该收容...
张永生郑丙辉姜霞李海英马秀巧
文献传递
藻类生长围隔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藻类生长围隔装置,包括隔离组件、保护所述隔离组件的保护装置、及固定所述隔离组件的固定组件,所述隔离组件包括有机玻璃管及套设于所述有机玻璃管两端的法兰,所述保护装置包括若干围绕于所述有机玻璃管的金属管及...
张永生郑丙辉姜霞李海英马秀巧
文献传递
不同稳定剂对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稳定效果被引量:17
2012年
采用壳聚糖、单宁酸和羟基磷灰石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进行稳定化处理,并运用毒性浸出方法(TCLP)和重金属形态变化来评价其稳定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单宁酸及羟基磷灰石对于沉积物中重金属具有明显的稳定效果,羟基磷灰石对4种重金属Pb、Cu、Zn和Cd的稳定效率最高,分别达到90.03%、80.46%、60.40%和79.23%,单宁酸次之,壳聚糖对Zn的稳定效率随添加量增大而略有下降;羟基磷灰石使Pb、Cu、Zn和Cd的稳定态比例分别增加30.55%、16.83%、11.43%和15.39%,稳定态增加比例明显大于壳聚糖和单宁酸.
黄鸽姜霞完颜华陈春霄金相灿张永生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稳定化形态分析
三峡库区大宁河沉积物营养盐时空分布及其与叶绿素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为研究大宁河底泥营养盐时空分布与藻细胞分布的关系,本研究在大宁河选择4个代表性的取样点:菜子坝、白水河、双龙和大昌,利用垂直重力采泥器,按照2 cm厚度分层选取底泥,检测底泥中总氮,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总磷、无机磷、有机磷和叶绿素的垂向分布,分析叶绿素与营养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菜子坝底泥0.0~2.0 cm总氮浓度最高,白水河底泥2.0~4.0 cm的总氮浓度最高;菜子坝底泥2.0~4.0 cm氨氮浓度最高,1和2月白水河底泥4.0~6.0 cm浓度较高;硝酸氮和亚硝酸氮(除3月)在菜子坝底泥2.0~4.0 cm浓度最高;氨氮、硝酸氮和亚硝酸氮浓度在同一个采样点底泥4.0 cm以下分层差异不显著;白水河底泥总磷0.0~6.0 cm呈增加趋势,菜子坝底泥表层的总磷和无机磷的浓度显著高于其它分层,而且每一分层中总磷、无机磷浓度都高于其他3个取样点相应的分层;有机磷在菜子坝和大昌的浓度高于白水河和双龙的浓度,但是同一采样点底泥不同分层的有机磷浓度差异不显著;同一深层底泥中的叶绿素a浓度在大昌最高,其次是白水河,再次菜子坝,双龙处的叶绿素浓度最低;只有1月在大昌取样点处无机磷和叶绿素a的浓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底泥中的营养盐不是影响底泥藻细胞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张永生李海英任家盈任家盈
关键词:三峡水库营养盐
三峡库区大宁河藻细胞昼夜垂直迁移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旨在准确为三峡库区藻华预警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于2011年7月底在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进行藻细胞昼夜垂直迁移试验.结果表明,大宁河在此期间,藻细胞主要以绿藻、蓝藻、硅藻和甲藻为主;藻细胞在水体中的分布不均匀,72.5%~76.2%的藻细胞集中在0.5~4.0 m水体之间,0~0.5 m处藻细胞较少,占垂直水体藻密度的7.5%~16.3%,白天藻细胞Morisita指数(MI)为1.41~1.97,夜晚MI指数为1.17~1.55,叶绿素a白天MI指数为1.31~1.59,而夜晚MI指数为1.17~1.39.藻细胞在水体中存在明显的昼夜垂直迁移现象,该现象主要发生在0.5~4.0 m水体之间.水体中的藻密度受营养盐的影响较小,与可溶解性总磷显著相关(r=0.89),藻密度主要受温度、pH值和导电率影响,藻密度与温度、pH值和导电率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97和-0.99.
张永生郑丙辉姜霞郑浩钟娜陈春宵
关键词:藻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