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存

作品数:7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土壤
  • 3篇黄土高原
  • 3篇沟壑
  • 2篇地形
  • 2篇水分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丘陵
  • 2篇丘陵沟壑区
  • 2篇黄土丘陵
  • 2篇黄土丘陵沟壑...
  • 1篇地形特征
  • 1篇陡坡
  • 1篇对植
  • 1篇鱼鳞坑
  • 1篇雨季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盖度
  • 1篇入渗
  • 1篇生物土壤结皮

机构

  • 7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西北勘测设计...
  • 1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7篇常存
  • 5篇朱清科
  • 3篇赵磊磊
  • 3篇张艺
  • 2篇余新晓
  • 1篇范敏锐
  • 1篇邝高明
  • 1篇王蕊
  • 1篇张学霞
  • 1篇马浩
  • 1篇张岩
  • 1篇周毅
  • 1篇陆晓宇
  • 1篇王贺年
  • 1篇邓文平
  • 1篇郑学良
  • 1篇李萍
  • 1篇史宇

传媒

  • 2篇干旱区研究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土壤生物结皮对植物种子出苗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6
2011年
为了解生物土壤结皮对植物种子萌发出苗和植物生长的影响,于2009年7~8月在陕西省吴起县进行野外调查,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和杜梨(Pyrus betulae-folia)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研究生物结皮与植被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完整结皮、破碎结皮和覆土处理对这4种种子出苗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结皮盖度和厚度的增加,植被盖度和数量显著减少(P<0.01),植被种类有增加的趋势(P>0.05);植物种子类型和结皮类型显著影响种子的出苗率和出苗过程(P<0.01),但两者的交互效应对出苗率影响较小(P>0.05),而对出苗过程影响显著(P<0.01);破碎结皮下的出苗率较完整结皮下的高,与覆土下的种子出苗率无显著差异,是否减慢出苗速率因植物种子类型而异;破碎结皮增加了植物的生物量,覆土条件下的植物根冠比最大,完整结皮是否影响植物的生物量和根冠比因植物种子类型而异。
王蕊朱清科赵磊磊常存马浩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种子出苗植被盖度黄土高原
浅沟信息的数码照相识别方法
2012年
浅沟作为黄土区坡面重要侵蚀形式之一,其侵蚀量占粱峁侵蚀产沙量的46%。浅沟的发生发展在坡面侵蚀中占据重要地位,如果得不到控制和治理,浅沟发育成切沟后,将吞噬更多可利用土地资源。以黄土丘陵沟壑区野外拍摄的照片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ERDAS软件运用AOI分析法处理照片资料,提出浅沟信息识别问题的解决方案。据此方法,获得识别浅沟信息的规律,即处于浅沟的AOI的RGB三基色构成遵循DNR>DNG的规律,处于峁坡的小斑三基色构成遵循DNR
常存朱清科张学霞张艺
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形分异特征被引量:2
2013年
分析了不同沟壑区动力效应模型(DEM)地形数据,揭示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地貌地形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立地类型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沟壑区阴坡阳坡面积比例在不同坡度的分布特征各不相同。高原沟壑区两个坡向都呈左偏态分布,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呈双峰分布,残垣沟壑区和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呈近正态分布。(2)残垣沟壑区和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梁峁坡主要分布在25°以上坡度区间,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梁峁坡注要分布在15°~25°区间。(3)残垣沟壑区和丘陵沟壑区各坡形面积比例在沟坡上均表现出凸形坡>凹形坡>平坦坡的规律;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和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各坡形在梁峁坡的分布对比,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为凸形坡>凹形坡>平坦坡,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为凸形坡>平坦坡>凹形坡。
常存朱清科张岩
关键词:地形特征
黄土丘陵沟壑区鱼鳞坑雨季土壤水分状况被引量:26
2011年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降水是限制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鱼鳞坑作为一种集水措施在人工造林中被普及推广。为研究鱼鳞坑雨季的集水功能,对样地鱼鳞坑内部、上部及侧面坡面典型部位的土壤水分进行了连续性监测,结果显示:7—8月,鱼鳞坑内的平均土壤含水量维持在低于鱼鳞坑外部坡面的水平;鱼鳞坑内20~40cm土层是土壤水分的主要利用层,鱼鳞坑的集雨效果表现在40~60cm土层上;单个鱼鳞坑的集雨效果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有径流产生的降雨期。单个鱼鳞坑的集雨效果受鱼鳞坑的布置模式、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李萍朱清科赵磊磊常存周毅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集雨鱼鳞坑
北京山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水文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对北京山区4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水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侧柏外,研究区各林分土壤容重都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空隙度都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而非毛管空隙度变化没有普遍规律性。不同林分各层次土壤水势都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100kPa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临界值。土壤入渗的瞬变阶段发生在0~5min,渐变阶段发生在5~60min,稳定阶段发生在60min以后,针叶林的土壤渗透能力要明显高于阔叶林。用双环入渗法得出的土壤入渗过程用蒋定生公式拟合的效果最佳。
张艺史宇余新晓常存邓文平王贺年
关键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入渗
北京山区刺槐林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7
2012年
利用BIOME—BGC模型估算北京山区刺槐林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并分析了NPP对不同未来气候情景的响应。结果表明:模型模拟出的NPP总体上低于样地实测值,年际变动率为11.2%,并表现出波浪形年际变化规律;降水量与NPP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是NPP年际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CO2的浓度加倍、降水增加对NPP积累起到促进作用,温度增加不利于NPP的积累;降水增加对NPP积累的正向效应不敌温度增加对NPP积累的负向作用,CO2浓度加倍、降水增加对NPP积累的协同促进作用大于温度增加对NPP积累的抑制作用。
张艺余新晓范敏锐常存陆晓宇
关键词:净初级生产力气候变化
黄土丘陵沟壑区陡坡微地形分布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水分是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建设的主要限制因素,而陡坡的水分条件差,导致坡面上水分空间差异的微地形成为陡坡坡面植被恢复的关键因素。利用三维激光扫描全站仪实测陕西省吴起县合家沟流域的地形参数,以Arc GIS 9.2为平台,对切沟、浅沟、缓台、塌陷和陡坎5种微地形在陡坡坡面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陡坡坡面微地形占坡面面积比例介于18%~30%,平均为23.13%;各类微地形占坡面面积比例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切沟8.44%、缓台6.66%、浅沟5.00%、陡坎1.53%、塌陷1.52%;坡面坡向和坡面坡度是影响浅沟、切沟和塌陷占坡面面积比例的主要地形要素,陡坎占坡面面积比例主要受坡面坡度的影响,而坡面坡向与坡面坡度对缓台占坡面面积比例均没有明显的影响;不同坡向陡坡微地形占坡面面积比例大小顺序为: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塌陷、浅沟和切沟占坡面面积比例为阳坡和半阳坡大于半阴坡和阴坡;陡坎、浅沟和切沟占坡面面积比例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小、塌陷占坡面面积比例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
邝高明朱清科赵磊磊常存郑学良
关键词:丘陵沟壑区陡坡微地形黄土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