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脊髓
  • 5篇脊髓损伤
  • 3篇胆囊
  • 3篇手术
  • 3篇康复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亚甲蓝
  • 2篇诊治
  • 2篇直肠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癌前哨淋...
  • 2篇乳腺癌前哨淋...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前哨
  • 2篇前哨淋巴结
  • 2篇前哨淋巴结活...

机构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中国康复研究...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博爱医院
  • 2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7篇刘文国
  • 10篇徐青
  • 7篇高飞
  • 5篇余微波
  • 5篇岳军忠
  • 5篇张锋良
  • 5篇龙志华
  • 5篇王磊
  • 2篇李建军
  • 2篇陶连元
  • 1篇许元弟
  • 1篇陈锦鹏
  • 1篇周红俊
  • 1篇江颖
  • 1篇谷俊朝
  • 1篇王宇
  • 1篇王烨
  • 1篇翁以炳
  • 1篇远丽
  • 1篇高庆云

传媒

  • 5篇中国康复理论...
  • 4篇国际外科学杂...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四届北京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髓损伤患者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症28例报道
2011年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症(SRUS)的病因与诊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08年8月1日~2011年8月30日收治的260例SCI患者使用肛门指检和肛门直肠镜检查进行肛肠疾病调查,发现溃疡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对明确诊断为SRUS患者使用国际SCI肠功能基础及扩展数据集部分指标进行排便状况调查,并进行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定期复查肛门直肠镜评价疗效。结果和结论排便障碍、便秘、肛门直肠脱垂、开塞露不当使用是导致SCI患者SRUS的重要病因,非手术治疗同时加强排便管理可以有效治疗SCI患者SRUS。
徐青高飞远丽陶连元刘文国王征美周红俊李建军
关键词:脊髓损伤病因
脊髓损伤后大鼠结肠血管活性肠肽能神经元表达的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结肠壁病理结构及结肠肌间神经丛内血管活性肠肽能(VIP)神经元表达变化,探讨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NBD)的病理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非NBD(对照组)和NBD(模型组);大鼠氯胺酮(60mg/kg)腹腔注射麻醉,利用NYU脊髓打击器,以75gcm致伤力制作第10胸椎节段(T10)SCI模型,手术切除大鼠结肠组织制作标本,采用HE染色法观察结肠壁病理结构,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VIP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大鼠SCI后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绒毛减少、倒伏、脱落,结肠组织中VIP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与假手术组、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结肠VIP能神经元表达变化可能是导致大鼠SCI后NBD的病理机制之一。
龙志华徐青王磊刘文国
关键词:脊髓损伤血管活性肠肽
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美国临床实践指南解读被引量:70
2010年
解读美国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处理指南,分析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阐述脊髓损伤对排便的影响,结合美国指南,讨论治疗康复措施,提出新的治疗、康复和研究方向。
徐青高飞王磊岳军忠刘文国张锋良龙志华余微波李建军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
胆囊结石合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一例被引量:1
2004年
刘文国高庆云
关键词:胆囊结石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例报告手术治疗凝血功能
116例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分析
2007年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症状、体征特点。方法 总结分析北京博爱医院2003—2005年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11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主要表现,单纯型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老年患者阑尾炎及腹膜外位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各具特点。结论 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多样,腹痛和胃肠道症状仍是阑尾炎诊断首先要抓住的要点,老年人及腹膜外位阑尾炎症状体征常不典型。外科医生应从了解病史、体格检查人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余微波谷俊朝高飞刘文国岳军忠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症状
大鼠脊髓损伤后P物质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关系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结肠中P物质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60只体质量(220±40)g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正常对照组(n=20)和模型组(n=20)。氯胺酮6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利用NYU脊髓打击器,以75 g·cm致伤力制作T10脊髓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4 h、1周、3周和5周时切除大鼠结肠组织制作标本,检测肠道传输功能,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和组织中的P物质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物质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脊髓损伤后出现肠道传输功能下降,且于造模后3周时肠道传输达到最低值;造模后3周时模型组血清和组织中P物质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均降低,结肠组织中P物质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也下调,与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假手术组P物质的表达是模型组的(3.12±0.51)倍(P<0.05)。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与结肠中P物质的表达降低有关。
龙志华高飞张锋良岳军忠王磊王烨刘文国徐青
关键词:脊髓损伤P物质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治疗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990年-2006年收治的18例AM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因出现小肠坏死而接受手术治疗,其中2例为单纯手术治疗,10例为手术加抗凝治疗;6例接受非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未出现肠坏死的情况下,非手术治疗AMVT安全、有效,应为首选;接受手术者,术后抗凝治疗非常重要。
刘文国翁以炳王宇
关键词: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
快速康复外科在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了解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疗效。收集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岁。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接受FTS围手术期处理,40例)和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处理,40例)。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免疫相关指标(CD4^+、CD8^+、CD4^+/CD8^+)水平、胃肠激素水平(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应激指标、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进半流食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CD4^+、CD8^+、CD4^+/CD8^+均较术前降低;观察组CD4^+、CD8^+、CD4^+/CD8^+手术前后降低值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7.5%)低于开腹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胃泌素、胃动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胃泌素、胃动素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术后患者C-反应蛋白、IL-6、TNF-α、皮质醇均较术前升高,观察组术后第3天C-反应蛋白、IL-6、TNF-α、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理念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对免疫功能、胃肠功能、应激反应影响小。
刘文国徐青
关键词:结直肠癌快速康复外科腹腔镜老年
巨大胆囊结石致胆囊慢性穿孔及肝右动脉自发破裂大出血误诊为冠心病的教训
2001年
刘文国许元弟
关键词:冠心病误诊
胆囊息肉的危险因素相关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分析胆囊息肉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间于北京博爱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者相关资料。结果 12013人纳入本研究(824例胆囊息肉)。胆囊息肉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性别(OR=0.66),胆囊壁增厚(OR=2.09),HBsAg-/anti-HBc+(OR=2.61)和HBsAg+/anti-HBc+(OR=3.21)。结论男性性别,HBV感染,胆囊炎,为胆囊息肉的危险因素。
王磊龙志华张锋良刘文国徐青
关键词:胆囊息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