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昱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燕麦
  • 3篇苦荞
  • 2篇性状
  • 2篇幼苗
  • 1篇淀粉
  • 1篇盐胁迫
  • 1篇燕麦品种
  • 1篇野生
  • 1篇野生燕麦
  • 1篇幼苗期
  • 1篇幼苗生长
  • 1篇幼苗素质
  • 1篇幼苗性状
  • 1篇育种
  • 1篇育种研究
  • 1篇生理生化
  • 1篇生理特性
  • 1篇湿热处理
  • 1篇饲用
  • 1篇饲用燕麦

机构

  • 7篇成都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湖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凉山彝族自治...
  • 1篇成都市食品药...

作者

  • 7篇范昱
  • 5篇赵钢
  • 3篇向达兵
  • 3篇严俊
  • 2篇邹亮
  • 2篇彭镰心
  • 2篇宋超
  • 1篇邬晓勇
  • 1篇赵江林
  • 1篇万燕
  • 1篇李基光
  • 1篇吴琪
  • 1篇李静
  • 1篇韦爽
  • 1篇朱红林

传媒

  • 1篇种子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脱支和反复湿热处理对苦荞抗性淀粉含量和理化特性的影响
2023年
采用普鲁兰酶(PUL)去除苦荞淀粉支链,进行多次湿热处理(HMT),探究PUL用量和HMT次数对苦荞全粉中抗性淀粉含量以及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UL、HMT和PUL-HMT均能增加苦荞抗性淀粉含量,其中PUL用量10U/g、HMT 2次效果最佳,抗性淀粉含量从4.74%增加到13.38%。经过PUL-HMT,苦荞粉表面由光滑变凹凸状,晶型结构发生变化,从A型变为A+V型,相对结晶度和热焓值下降,红外光谱表明,淀粉内部短程有序结构轻微改变。去支化和HMT能有效改变苦荞粉理化性质,增加抗性淀粉含量,其中PUL10-HMT2的处理方法能得到更加理想的高抗性淀粉苦荞材料。
付梓平范昱赖弟利张凯旋朱剑锋李基光周美亮王俊珍
关键词:苦荞普鲁兰酶湿热处理抗性淀粉理化性质
以色列野生燕麦物候及农艺性状与起源生态地理因素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9年
为探讨起源地生态地理因素对野生燕麦物候期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对种植于成都金堂试验地的源自以色列不同地区7个野生燕麦群体70个基因型的19个物候和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并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相关性网络(Correlation-based network analysis,CNA)、斯皮尔曼秩相关(Spearmanp’s Rho Correlation)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群体和基因型间的物候期和农艺性状差异明显。其中,全生育期最短的群体是Sede Boqer,来自该群体的SB14-07的生育期仅170.0d;最大单株生物产量出现在Caesarea群体中,达268.1g;而千粒重最大的是来自Tabigha群体的Tg-09,为28.8g。起源地水分、温度、地理等因素对野生燕麦的物候及农艺性状起不同程度的关键性影响。以上结果说明,野生燕麦物候及农艺性状差异的实质是其长期与环境相互作用,在自然选择压力下进化形成的遗传多样性。
范昱赖弟利王佳俊何凤赵钢EVIATAR Nevo严俊
关键词:野生燕麦物候期农艺性状
饲用燕麦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3
2023年
燕麦是一种一年生禾本科作物,具有耐瘠薄、耐盐碱、抗旱耐寒、适应性广等特性,可广泛种植于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北纬40°以北的温带地区。同时,燕麦产草量高、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消化率高、适于青贮和调制干草,因此,燕麦是一种粮饲兼用的重要杂粮作物。根据燕麦籽粒是否被麸皮包裹可分为皮燕麦和裸燕麦。目前,我国多种植不带麸皮的裸燕麦,主要用于食用,而国外以种植带麸皮的皮燕麦为主,主要用于饲喂牲畜。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今天,我国的饲用燕麦品种是严重不足的。因此,我国制定并实施了“草牧业”“粮改饲”“引草入田”等系列政策,促进了饲用燕麦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国家政策和产业需求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饲用燕麦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对新品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对饲用燕麦的育种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饲草燕麦的:1)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和鉴定评价;2)常规育种的4个发展阶段;3)分子技术在燕麦科研与育种中的利用。基于以上研究的梳理总结,明确当前饲用燕麦的育种需求,分析饲用燕麦育种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为我国饲用燕麦育种的现代化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叶雪玲甘圳万燕向达兵邬晓勇吴琪刘长英范昱邹亮
关键词:饲用燕麦种质资源育种分子技术基因工程
适宜机播深度及覆土厚度提高苦荞幼苗素质被引量:11
2014年
为探索西南丘陵山区苦荞机械播种的可行性和提高机械播种质量的农艺措施,该试验研究了播深(2,4,6 cm)和覆土(不覆土为对照)对苦荞幼苗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深度对苦荞幼苗性状影响最大,4 cm播深有利于培育苦荞壮苗,播深2 cm时表现为出苗率差、基本苗和成苗率低,根系活力、茎粗小、干物质量、单株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下降,而播深6 cm时地中茎过长导致出苗率下降,株高、干物质量、单株叶面积、茎粗和叶绿素含量均降低;覆土有利于提高苦荞的出苗率和根系活力,干物质量增加,地中茎适度增长,幼苗素质较不覆土高。苦荞幼苗各性状主成分分析表明,各播深处理条件下苦荞幼苗性状差异较大,覆土加剧了各处理间的分异程度。在机械播种后进行苦荞幼苗素质评价时,应选择株高、根系活力、总干物质量、根干物质量、茎粗、单株叶面积、地中茎长度适中和子叶节长度等指标,能够准确地反映苦荞幼苗素质。综合可知,采用4 cm播深和覆土最有利于提高苦荞幼苗的素质。
向达兵邹亮彭镰心赵钢范昱韦爽宋超刘学仪海来吉木
关键词:耕作苦荞机播幼苗性状
种植密度对苦荞麦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14年
为了明确苦荞麦抗倒伏特性和适宜的种植密度,提高产量,以‘西荞1号’苦荞麦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苦荞麦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大小显著影响茎秆和根系形态,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田间透光率降低,株高和节间长度增加,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和根体积减少,倒伏率增加,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相关分析发现,苦荞麦茎秆和根系的特征与植株的抗倒伏特性密切相关。株高和节间长度与茎秆强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倒伏率则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适宜的种植密度(9×105~12×105株/hm2)能够减少荞麦倒伏的发生,提高抗倒能力,增加群体产量,值得推广应用。
向达兵李静范昱彭镰心宋超赵钢赵江林
关键词:苦荞麦种植密度抗倒性
盐胁迫对3个燕麦品种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为燕麦抗盐品种选育提供依据,用沙培法探究盐胁迫(浓度1g/kg、2g/kg、4g/kg、6g/kg及8g/kg)对燕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盐胁迫(1g/kg)可以促进燕麦幼苗的生长发育;盐浓度低于6g/kg时幼苗的根数和存活率随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加;低于2g/kg时叶绿素含量随处理时间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高于2g/kg时脯氨酸含量随处理时间增加呈迅速增加趋势;高于1g/kg时POD活性和MDA含量随处理时间增加呈逐步增加趋势,且随胁迫程度的加大而增加;6g/kg盐胁迫下3个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在处理21d时达最高。
赖弟利朱红林何凤王佳俊范昱赵钢严俊
关键词:燕麦幼苗期盐胁迫生理特性
燕麦籽粒中污染元素检测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为进一步研究重金属对粮食作物污染的潜在威胁,挖掘利用燕麦籽粒污染元素积累量低的品种和种质资源,以57个栽培燕麦品种(XO)为研究材料,分别种植于成都金堂五凤镇和甘孜康定姑咱镇,对收获的籽粒中锰(Mn)、镍(Ni)、砷(As)、镉(Cd)、铅(Pb)等5个污染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燕麦污染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品种XO-1-30、XO-1-60、XO-1-72燕麦籽粒在2个地区中五类元素含量均表现较低。种植地生态条件和品种是影响燕麦籽粒污染元素含量的重要因素,其中金堂五凤镇燕麦籽粒中Mn、Ni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康定姑咱镇,而As、Cd、Pb铅元素含量无明显差异。
冯亮兰航涂松林徐欣然赖弟利范昱严俊赵钢
关键词:污染元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