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
-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舔砖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8年
-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推广下,舔砖技术获得了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畜牧养殖者的广泛认可,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农作物秸秆及低质牧草等为主要饲料来源的传统养殖模式背景下,舔砖技术是一种可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增加养殖者经济效益的行之有效的补饲技术。文章根据国内外舔砖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了舔砖技术的发展历史,介绍了舔砖的种类及成分,总结了舔砖的配方、功能、制作工艺及我国舔砖产业的发展现状,以期为舔砖技术的深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王坤蒋林树杨亮潘晓花熊本海
- 关键词:畜牧生产
- 氯化铵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血尿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本试验通过探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氯化铵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血尿代谢的影响,旨在确定氯化铵在泌乳奶牛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48头泌乳日龄、体重、胎次及产奶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各组氯化铵添加量分别为每头牛0(对照)、150、300和450 g/d。预试期14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干物质采食量(P=0.012)和产奶量(P=0.008)随氯化铵添加量的增加线性降低,300 g/d组和450 g/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乳脂率和乳糖率未受氯化铵添加的影响(P>0.05),乳蛋白率有线性升高的趋势(P=0.094)。2)随氯化铵添加量的增加,尿液p H呈二次曲线降低(P=0.012),且300 g/d组和450 g/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的氯离子(P=0.002),尿液的氯离子(P=0.004)、钙离子(P<0.001)、磷离子(P=0.017)及镁离子(P=0.048)浓度均随氯化铵添加量的增加线性升高。3)血清尿素浓度随氯化铵添加量的增加线性升高(P=0.018),300 g/d组和450 g/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泌乳奶牛饲粮中氯化铵添加量不能超过300 g/d,推荐剂量为150 g/d。
- 王坤赵圃毅刘威卜登攀刘士杰张开展
- 关键词:奶牛氯化铵
- 氯化铵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特性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试验一采用增量灌注2×2交叉试验设计,选用4头装有瘤胃瘘管中国荷斯坦奶牛,每期试验持续4周,期间试验组2头牛接受氯化铵增量灌注(0、150、300、450 g·d-1),每个剂量灌注1周,对照组2头牛只灌注清水;试验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48头泌乳日龄、体重、胎次及产奶量相近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氯化铵添加量分别为每头牛0(对照组)、150、300和450 g·d-1。预试验14 d,正式试验56 d。结果表明,(1)氯化铵能显著提高瘤胃氨氮浓度(P<0.05);瘤胃p H随氯化铵灌注或添加量增加有线性降低趋势(P=0.084,P=0.060);氯化铵对瘤胃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2)试验一,随氯化铵灌注量增加,干物质(P=0.022)、有机物(P=0.041)消化率呈二次曲线升高;粗脂肪(P=0.019)消化率线性升高。氯化铵在泌乳奶牛生产中添加量不宜超过300 g·d-1。
- 王坤赵圃毅刘威刘士杰张开展卜登攀
- 关键词:奶牛氯化铵瘤胃发酵表观消化率
- 瘤胃灌注氯化铵诱导的低饲粮阴阳离子差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血尿代谢的影响
- 本试验的目的是检验瘤胃灌注氯化铵诱导的负日粮阴阳离子差(DCAD)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血尿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增量灌注2×2交叉试验设计,选用4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每期试验持续4周,期间试验组2头牛接...
- 王坤赵圃毅刘威卜登攀刘士杰张开展
- 关键词:泌乳奶牛DCAD氯化铵
- 文献传递
- Bta-miR-19a通过靶向PRKAA1及PRKAA2调节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合成
- 引言小RNA (microRNA,miRNA)能够降低mRNA的表达丰度和翻译效率,是细胞生理活动和生命进程的重要调控因子.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
- 南雪梅潘晓花郑姗姗薛夫光王坤蒋林树熊本海
- 短期试验条件下不同硒源对泌乳奶牛血浆和乳中硒含量及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本试验旨在短期试验条件下,比较蛋氨酸硒羟基类似物(HMSe BA)和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SS)对泌乳奶牛血浆和乳中硒含量及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8头胎次、泌乳天数及产奶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 mg/kg DM的HMSe BA及SS,每组4头。预试期2周,正试期4周。结果表明:1)HM Se BA组奶牛的乳脂率(P=0.060 3)及乳脂产量(P=0.055 2)与SS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及其他乳成分产量和比率未受硒源的显著影响(P>0.05);2)HMSe BA组奶牛血浆和乳中硒含量均显著高于SS组(P<0.05);3)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未受硒源的显著影响(P>0.05),但HMSe BA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SS组(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SS组(P<0.05)。综上所述,在短期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0.3 mg/kg DM的HMSe BA相比于同等剂量的SS可显著提高奶牛血浆和乳中的硒含量及抗氧化能力。
- 孙玲玲王坤高胜涛刘士杰卜登攀
- 关键词:奶牛
- 氯化铵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氯化铵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在畜牧生产中主要作为非蛋白氮和酸度调节剂使用,本文将主要围绕这两方面进行综述。
- 王坤张开展刘士杰
- 关键词:氯化铵饲料添加剂非蛋白氮酸度调节剂
- 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生成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20年
- 反刍动物能将人类不能直接利用的纤维性植物原料转化成肉和奶等优质的畜产品,然而反刍动物每年向环境中排放甲烷约1亿t,不但加剧全球温室效应,而且降低饲料利用率。本文详细综述了近年来瘤胃甲烷生成机制、瘤胃甲烷生成相关微生物、瘤胃甲烷测定方法及瘤胃甲烷排放调控措施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调控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排放研究提供参考。
- 王坤南雪梅熊本海蒋林树
- 关键词: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生成
- 非粗料纤维饲料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非粗料纤维饲料(NFFS)主要指农作物籽实加工之后的副产品,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可消化纤维含量较高,NFFS的合理使用对于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以及健康水平,同时对控制饲料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NFFS在奶牛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及注意事项,以期为NFFS在我国奶牛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 王坤南雪梅熊本海蒋林树
- 关键词:奶牛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饲料资源
- 奶牛饲喂自动机电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试验被引量:11
- 2017年
- 为开展奶牛精准饲喂及采食行为学研究,设计了一种集自动识别、饲喂、数据自动采集、数据分析与处理于一体的奶牛饲喂自动机电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机械装置、电子识别系统、料槽称质量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现场数据存贮及远程数据提取与分析系统等几部分。其中,机械装置包括料斗、支撑座、栏杆和阻挡单元等;电子识别系统包括阅读天线及料门启闭的气动装置;料槽称质量系统除支撑座外,还有嵌入的质量传感器及线路;中央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器、看门狗复位电路、读卡器电路、称质量数据采集电路、数据通信电路、数据收发器电路及外围驱动与稳压电路等。现场数据存贮电路接受来自各个饲喂系统的中央控制系统发送的采食行为数据,其主板结构与中央控制系统基本一致,预设可存贮记录数为14 000条,且采用堆栈数据存贮模式。远程PC端数据提取与分析系统实时管理采食行为数据,并提供多功能的数据挖掘分析。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对牛只低频RFID(134 kHz)电子耳标的识读率为100%,料及槽的计量范围为0.01~200 kg,最低称量精度10 g,实际称量相对误差≤0.15%,同时满足奶牛对最大采食量及精准饲喂对计量的需求。系统的采食行为试验表明,奶牛的日均采食次数、采食时间及采食量等采食行为均差异显著(P<0.05),符合奶牛的采食行为特点。具体地,奶牛日均采食次数10~13次,日均采食时间5.38 h,而奶牛个体实际采食量与NR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模型预测的采食量有-4.76%~7.83%的偏差,可能是由各种内外部因素及NRC模型的普适度造成的,有待进一步研究。总之,该系统能较好地实现奶牛个体的精细化饲喂,为研究奶牛的采食行为特点提供了在线、智能化的自动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
- 熊本海蒋林树杨亮王坤潘晓花
- 关键词:控制系统奶牛采食行为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