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强 作品数:14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机械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MEMS加速度传感器在强震观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1年 提出基于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强震仪设计方案,并在强震观测中完成了地震加速度数据的采集、触发判断和存储。 刘钢锋 朱威 邹彤 林强关键词:MEMS加速度传感器 地震台站 强震观测 地震仪器 TDC-GPX在卫星激光测距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1年 利用高精度时间测量芯片TDC-GPX以提高卫星激光测距系统中的时间测量精度,再结合FPGA的大规模数字集成设计,从而提高了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的测量精度。 朱威 王培源 李欣 林强关键词:卫星激光测距 FPGA 基于图像累加的SLR目标识别技术的研究 2013年 针对卫星激光测距(SLR)观测系统中目标卫星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一套利用图像累加、线性运算等方法对样本图像进行降噪处理的方案,并用MATALB语言编程实现图像降噪的算法,最终得到被识别出的目标在微光电视CCD中的质心坐标值。结果表明:这套方案能有效识别SLR系统获取图像中的目标卫星。 王雅杰 郭唐永 邹彤 王培源 李世鹏 林强 朱程广 刘延飞关键词:SLR MATLAB 基于STM32F107的强震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设计 被引量:6 2013年 针对我国城市地震烈度速报系统需要大量布置地震数据采集点的实际情况,提出以ARM作为微处理器,控制模数转换芯片转换由MEMS加速度计采集的振动信号,并通过以太网进行数据传输的强震动数据采集方案,获得的信号符合地震观测数据采集相关要求。 林强 朱威 王雅杰 关伟志关键词:烈度速报 STM32F107 MEMS加速度计 卫星激光测距望远镜指向误差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长春SLR站和武汉流动SLR站的6组观测数据,研究了卫星激光测距指向误差的分布特性,提出用遗传算法将观测样本数据分组后利用转台模型建模。结果表明:高度误差和方位误差具有规律性;模型输出的指向误差的残差不一定符合正态分布;遗传算法能提高模型的精度。 朱程广 周勇 李世鹏 林强关键词:卫星激光测距 遗传算法 基于SD卡的三维激光扫描仪数据存储系统 2016年 为了满足三维激光扫描仪数据存储量大、传输速度快等需求,设计了基于SD卡的数据存储方案。方案采用4bit的SD模式传输数据,在三星公司S3C2410芯片上实现对SD卡数据块读写,并在此基础上集成FAT文件系统,实现对SD卡文件的读写操作。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三维激光扫描仪,实现了探测原始数据存储。 李世鹏 林强 李欣 郭唐永关键词:SD卡 三维激光扫描仪 S3C2410 FAT文件系统 一种无人值守台站地震仪器智能电源管理系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人值守台站地震仪器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包括微处理器、主电源、备用电源、AD采样电路和比较电路,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比较电路连接至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且微处理器连接至地震仪,所述备用电源通过AD采样电路连接至微处理... 夏界宁 林强 陈志高 罗松 杨厚丽 胡云亮 陈玉秀文献传递 核电厂地震矢量和自动停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22年 针对核电站地震停堆系统单轴地震报警的设定阈值偏保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和阈值报警的地震自动停堆系统。通过水平矢量和阈值报警,消除单轴报警判别误差。采用纯硬件结构实现地震加速度信号的采集、滤波、绝对值转换,通过模拟乘法器进行矢量和计算。对电路细节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电路元器件参数选择和信号转换的传递函数。系统经过性能测试和核安全级设备取证试验验证,达到了核级设备性能指标。 吴雄伟 张亿 张亿 林强关键词:加速度峰值 模拟乘法器 基于STM32F107的强震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设计 针对我国城市地震烈度速报系统需要大量布置地震数据采集点的实际情况,提出以ARM作为微处理器,控制模数转换芯片转换由MEMS加速度计采集的振动信号,并通过以太网进行数据传输的强震动数据采集方案,获得的信号符合地震观测数据采... 林强 朱威 王雅杰 关伟志关键词:烈度速报 STM32F107 MEMS加速度计 基于三维应变格林函数反演中小震震源机制 被引量:2 2019年 随着复杂速度结构反演的发展和高性能计算能力的提升,基于高精度3D介质模型计算格林函数反演震源机制更具可行性。中小地震因具有更好的覆盖和近似点源效应,在区域结构成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波形类的反演方法如波动方程层析成像\,全波形反演都需要震源机制解,而传统的震源机制反演方法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中小地震。采用有限差分法构建应变格林张量(Strain Green Tensor,SGT)数据库,将合成波形和实际波形按震相截窗并滤波到不同的频带范围,先通过最小化互相关走时差来进行震源重定位,再通过最小化波形残差反演震源机制。通过合成数据测试验证方法的正确性,随后将该方法应用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龙门山地区,反演一系列M W3.4~5.7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由于应变格林张量数据库可预先构建,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近)实时震源机制解反演。 周立 林强 范涛关键词:青藏高原 有限差分法 波形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