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颖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太原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弹塑性
  • 2篇结合面
  • 2篇静摩擦
  • 2篇静摩擦因数
  • 1篇调速
  • 1篇直流
  • 1篇直流调速
  • 1篇实训
  • 1篇系统开发
  • 1篇接触刚度
  • 1篇接触阻尼
  • 1篇计算机控制
  • 1篇固定结合面
  • 1篇耗能
  • 1篇耗能机理
  • 1篇法向接触刚度
  • 1篇PWM
  • 1篇MSP430...

机构

  • 4篇太原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张颖
  • 2篇张学良
  • 2篇陈永会
  • 2篇兰国生
  • 2篇温淑花
  • 2篇姜来
  • 1篇杨波
  • 1篇刘丽琴

传媒

  • 2篇太原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固定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与静摩擦因数建模研究
众所周知机械系统和机械设备都是由各种零件按照一定的技术和生产要求组合在一起。而在组合的过程中,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接触,在接触的表面就形成了一个“机械结合面”。由于这样的结合面在机械系统中存在的数量很多,便使得机械...
张颖
关键词: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静摩擦因数
文献传递
固定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分形模型被引量:2
2014年
基于三维接触分形理论和固定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耗能机理,建立了考虑弹塑性接触变形机制的固定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分形模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切向接触阻尼会随着法向接触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当表面分形维数小于等于2.5时,切向接触阻尼会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当表面分形维数大于2.5时,切向接触阻尼会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小。模型仿真结果也揭示了分形粗糙度尺度参数、塑性指数和摩擦因数对切向接触阻尼的影响。
姜来张学良陈永会兰国生温淑花张颖杨波
关键词:耗能机理
计算机控制直流调速实训系统开发
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关键的教学手段之一,实践教学对实验装置一直都有很高的要求。当前运动控制课程中直流调速实验部分实验装置多采用模拟PI调节器,控制器多采用以单片机、DSP为核心的计算机控制技术。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教学...
张颖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MSP430F149
文献传递
考虑弹塑性变形机制的结合面静摩擦因数模型
2014年
在三维接触分形理论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建立了一种考虑微凸体的完全弹性、弹-塑性和完全塑性三种变形机制的结合面静摩擦因数三维分形模型。该模型反映了结合面法向载荷、分形维数以及分形特征尺度参数对结合面静摩擦因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静摩擦因数f随着无量纲法向接触总载荷P*的增大而增大;分形维数D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无量纲分形特征尺度参数G*的增大而减小;考虑弹-塑性变形机制的结合面静摩擦因数小于不考虑弹-塑性变形机制的结合面静摩擦因数。
张颖张学良姜来温淑花陈永会兰国生刘丽琴
关键词:结合面静摩擦因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