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高峰

作品数:15 被引量:14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矿业工程

主题

  • 6篇煤层
  • 4篇采高
  • 4篇大采
  • 4篇大采高
  • 3篇巷道
  • 3篇工作面
  • 2篇顶板
  • 2篇岩层
  • 2篇岩石力学
  • 2篇岩石力学试验
  • 2篇应力
  • 2篇支护
  • 2篇试件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倾角煤层
  • 2篇综采
  • 2篇综合机械化
  • 2篇综合机械化开...
  • 2篇力学试验
  • 2篇煤体

机构

  • 14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5篇宋高峰
  • 7篇孔德中
  • 4篇任志成
  • 3篇杨胜利
  • 3篇王兆会
  • 2篇李小萌
  • 2篇汤达
  • 2篇刘洪涛
  • 2篇潘卫东
  • 2篇王家臣
  • 2篇樊龙
  • 2篇赵海啸
  • 2篇黄献平
  • 2篇刘会臣
  • 2篇韩斌
  • 1篇刘新杰
  • 1篇刘东东
  • 1篇孟浩
  • 1篇杜秋浩

传媒

  • 3篇煤矿安全
  • 2篇煤矿开采
  • 2篇煤炭工程
  • 2篇采矿与安全工...
  • 1篇煤炭技术
  • 1篇中国矿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场矿压观测技术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4
2014年
论述了现场矿压观测的必要性,介绍了观测内容主要包括围岩变形和压力,观测方法有"三量"观测法、统计观测法和"十"字形观测法等;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现场矿压观测在观测仪器、观测数据处理软件以及观测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并针对性的地提出了现场矿压观测的技术改进措施和发展趋势,以及现场矿压观测工作在制度化和规范化,设备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努力方向。
宋高峰刘新杰杨敬虎
关键词:顶板事故岩层控制支护设计矿压观测观测仪器
浅部岩层冒顶隐患级别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找出浅部岩层类型与巷道顶板冒顶隐患级别的关系,采用RFPA软件,模拟不同类型岩层条件下的顶板岩层变形破坏特征。结果表明:浅部岩层的强度指标决定了巷道破坏范围,直接影响到巷道冒顶隐患级别,冒顶风险按照软—韧型、软—脆型、中硬—韧型、中等强度—中等刚度型、硬—韧型、硬—脆型岩层的次序降低;岩层刚度决定了顶板岩层的破坏形态,对冒顶隐患级别的影响权重小于岩石强度;对浅部岩层为硬—韧、硬—脆型顶板采用单一的锚杆支护即可保证巷道不发生冒顶事故。
刘洪涛樊龙宋高峰赵海啸汤达韩斌
关键词:岩石强度数值模拟
大采高工作面采高预测及其多元回归分析
2016年
为研究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GM(1,1)和线性回归组合模型,对我国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高进行了预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得出:采高与5个影响因素之间线性关系显著,支架工作阻力和采煤机装机功率的提高是采高增长的主要因素。
宋高峰
关键词:厚煤层大采高综采
一种基于流固耦合的瓦斯抽采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固耦合的瓦斯抽采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煤岩可假设为由煤基质孔隙及裂隙构成的一种双孔隙度、单渗透率的弹性介质。在瓦斯抽采过程中,随着煤层瓦斯压力的降低,基质孔隙中的吸附瓦斯解吸为...
任志成王箫鹤赵浩张镇皓宋高峰
文献传递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厚煤层采煤方法选择研究被引量:54
2015年
为了克服传统评判方法的主观性和单一性,提出了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选择采煤方法的新思路。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基本原理,针对厚煤层采煤方法选择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结合东庞矿2#煤层的工程实例,确定了4个影响厚煤层采煤方法选择的一级评判因素,即煤层地质条件、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和安全指标,以及23个二级评判因素;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评判因素、二级评判因素的权值。应用本评判模型对东庞矿厚煤层采煤方法的选择进行综合评判,评判结果表明:厚煤层分层开采、大采高一次采全高、放顶煤开采的隶属度分别为23.19%,41.07%,35.74%,确定大采高一次采全厚为最佳开采方案。
宋高峰潘卫东杨敬虎孟浩
关键词:厚煤层采煤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模糊层次分析法
大采高采场覆岩破断演化过程及支架阻力的确定被引量:12
2016年
基于煤岩体"强度参数-应力环境-节理弱面"破坏控制条件研究了大采高采场覆岩变形破断特征,并通过室内试验再现采动引起覆岩破断后运动演化过程,最后根据顶板结构形态对支架工作阻力确定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覆岩薄弱岩层冒落取决于层间离层裂隙的发育范围,基本顶表现出固支梁变形破坏特征,断裂线位置则取决于剪切错动裂隙的发育范围;软弱岩层中受拉应力区贯通分布,坚硬岩层中呈孤岛式分布,分布形态同离层和剪切错动裂隙的发育范围相关;层间拉伸张开型裂缝则呈小范围正梯形滞后工作面发育,剪切闭合型裂缝呈大范围倒梯形超前工作面发育;大采高采场下位基本顶破断后形成单关键块结构,更高位基本顶可形成静定三铰拱结构,采场顶板控制关键为前者的稳定性;以单关键块结构形成条件为基础给出直接顶范围确定方法,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直接顶性质提出顶板压力确定公式,直接顶力学参数对其影响程度依次为:黏聚力>塑性模量>内摩擦角。
杨胜利王兆会孔德中程占博宋高峰
关键词:大采高采场破坏条件直接顶
大倾角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大倾角煤层开采在我国部分矿区大量实践,并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通过对我国大倾角煤层采煤方法的发展历程和大倾角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现状的分析及评价,指出了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实现"安全、高产、高效"开采的关键技术点在于:①系统掌握大倾角煤层采场矿压显现规律;②进一步革新采煤方法;③提高工作面综采设备的稳定性。并对解决大倾角厚及中厚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关键技术难题的可行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从研究矿山压力规律入手、发展创新采煤方法和优化工作面"三机"配套的综合解决方案,为大倾角煤层的优化开采提供了依据。
宋高峰任志成孔德中刘会臣
关键词:大倾角煤层安全生产高产高效采煤方法综合机械化
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分析
我国自1978年引进国外大采高综采设备以来,系统地研究了大采高工作面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及其成套装备技术,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然而,煤壁片帮、端面冒顶等工作面围岩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大采高工作面开采实践中最棘手的技术难题。近...
宋高峰
关键词:大采高工作面节理裂隙采空区稳定性控制
巷道顶板岩层沉积稳定性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为了确定巷道顶板不同区域的稳定性,采用岩芯采取和描述、岩石切片显微观测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煤岩沉积学为理论基础,以岩层砂泥比值为主要指标,将矿井顶板稳定性分为Ⅰ~Ⅴ级。结果表明:将砂泥比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可以做为顶板岩层稳定性分类的重要依据,并据此得出矿井的顶板稳定性分类图;试验矿井顶板砂岩层强度低、湿式钻眼时岩层强度弱化、锚杆锚索锚固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原始沉积环境的不同而使砂泥比值过小、泥岩含量大、顶板稳定性大部分区域为Ⅲ~Ⅴ级所致。在进行Ⅳ,Ⅴ级顶板支护参数设计时,要重点监控岩层强度下降造成的支护结构失稳。
刘洪涛樊龙宋高峰赵海啸汤达韩斌
近距离煤层群上煤层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针对近距离煤层群上煤层留设的区段煤柱在煤柱下方形成一定区域的应力增高区,下煤层回采巷道受集中应力影响维护困难、严重影响正常生产这一难题,结合新柳矿地质条件采用UDEC2D数值计算及现场实测研究了煤柱下方底板集中应力分布特征,分析了下煤层回采巷道的布置方式对巷道围岩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上煤层残留煤柱越大,底板应力集中系数越大;在上煤层残留煤柱集中应力影响和本煤层工作面采动引起的应力重新分布耦合作用下,回采巷道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量接近2000mm,巷道变形破坏严重。提出把巷道布置在采空区下方应力降低区内,减少本煤层区段煤柱宽度以及加强巷道超前支护可保证下煤层巷道稳定。
任志成孔德中宋高峰
关键词:近距离煤层群区段煤柱回采巷道数值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