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斌

作品数:18 被引量:108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种群
  • 4篇裂腹鱼
  • 2篇底栖动物
  • 2篇营养
  • 2篇鱼类
  • 2篇渔业
  • 2篇摄食
  • 2篇死亡率
  • 2篇年龄
  • 2篇种群动态
  • 2篇物量
  • 2篇裂腹鱼类
  • 2篇江段
  • 2篇管理对策
  • 1篇大型底栖动物
  • 1篇电泳
  • 1篇营养成分
  • 1篇营养结构
  • 1篇渔期
  • 1篇植物

机构

  • 17篇华中农业大学
  • 7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贵州大学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塔里木大学
  • 1篇湖南省水产科...
  • 1篇江西省水产科...
  • 1篇武汉轻工大学
  • 1篇水利部中国科...

作者

  • 17篇霍斌
  • 11篇谢从新
  • 9篇马宝珊
  • 5篇杨学峰
  • 2篇李大鹏
  • 2篇杨鑫
  • 1篇张桂蓉
  • 1篇徐滨
  • 1篇许静
  • 1篇陈生熬
  • 1篇黄海平
  • 1篇刘香江
  • 1篇魏开金
  • 1篇张惠娟
  • 1篇沈建忠
  • 1篇朱祥云
  • 1篇周琼
  • 1篇丁慧萍
  • 1篇邵俭
  • 1篇黄海平

传媒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淡水渔业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江西水产科技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裂腹鱼类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1年
裂腹鱼类是特产于亚洲高原地区的一群鲤科鱼类,其共同特征是腹部肛门附近具有特化形成裂隙的成排鳞片。裂腹鱼类为冷水性鱼类,其生长缓慢,性成熟晚,寿命较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分布和生活史对策,裂腹鱼类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裂腹鱼类生物学(年龄、生长、食性和繁殖)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马宝珊谢从新霍斌杨学峰
关键词:裂腹鱼类生物学
拉萨裸裂尻鱼的食性被引量:18
2011年
分析了2008年8月至2009年9月在雅鲁藏布江逐季采集的149尾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younghusbandi)肠道内含物,对其食性和食物选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拉萨裸裂尻鱼的摄食方式为刮食型,属于杂食性鱼类。全年摄食,但繁殖期间的亲鱼停止摄食。食物组成依照相对重要性(IRI%)依次为藻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其次是水生植物,小型无脊椎动物和虫卵。使用Schoener重叠指数比较显示其在各季节之间、各不同体长组之间的食物组成有显著性的重叠(D>0.6)。
杨学峰谢从新马宝珊霍斌黄海平张惠娟许静
关键词:食性体长
雅鲁藏布江谢通门江段着生生物和底栖动物资源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分别于2008年10月、12月和2009年3月、8月对西藏雅鲁藏布江谢通门江段的着生生物和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检出着生生物12门104属,底栖动物3门26属。着生生物的密度和生物量以春季最高,分别为1 478 501.6ind./cm2和45 912.8×10-4 mg/cm2,夏季最低,分别为1 037.1ind./cm2和45.7×10-4 mg/cm2;而底栖动物的密度以秋季最高,为7 706.2ind./m2,但生物量却以春季最高,为12.8g/m2。着生生物和底栖动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性指数(J)均以夏季最高。其中,着生生物以硅藻最多,其优势属为等片藻和桥弯藻;底栖动物以摇蚊幼虫最多。研究表明,雅鲁藏布江谢通门江段着生生物和底栖动物的种类数和现存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差异,这可能主要与水位等环境因子有关。
马宝珊谢从新杨学峰霍斌
关键词:底栖动物生物量
雅鲁藏布江双须叶须鱼种群资源现状及其渔业管理对策被引量:4
2020年
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为雅鲁藏布江水系特有种,由于过度捕捞和生物入侵等因素,其种群生存受到极大威胁。2008年10月—2009年9月、2012年4月—7月和2013年3月在西藏雅鲁藏布江拉孜至尼木江段共采集双须叶须鱼956尾,利用单位补充量模型对其种群资源利用现状及渔业管理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雌性和雄性双须叶须鱼年总瞬时死亡率(Z)分别为0.52/年和0.70/年,雌雄种群自然死亡率(M)分别为0.10—0.17/年和0.14—0.24/年,雌雄鱼的当前捕捞死亡率(Fcur)分别为0.35—0.42/年和0.46—0.56/年。双须叶须鱼雌鱼种群繁殖潜力比范围为3.1%—6.7%,全部显著低于下限参考点(25%),雄鱼种群繁殖潜力比为9.8%—18.2%,全部显著低于下限参考点(25%)。这表明在现有的渔业管理政策下,双须叶须鱼种群处于过度利用状态。通过模拟14个不同的渔业管理政策评估起捕年龄和禁渔期对双须叶须鱼的保护效果表明,将其起捕年龄设置为不小于15龄或禁渔期至少设置为2—6月,可有效地对其资源进行养护。
杨鑫李大鹏李大鹏谢从新刘香江谢从新
尖裸鲤个体生物学和种群动态学研究
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间,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仁布县至谢通门江段共采集尖裸鲤(Oxygymnocyprisstewartii)712尾,通过对采集样本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了尖裸鲤的生活史和种群动态学。此外,2008年至...
霍斌
关键词:年龄鉴定摄食强度种群动态死亡率
文献传递
雅鲁藏布江中游6种裂腹鱼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雅鲁藏布江中游6种裂腹鱼(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拉萨裂腹鱼S.waltoni、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和异齿裂腹鱼S.o'connori)的心肌、肌肉、肝脏、肾脏和晶状体5种组织的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LDH同工酶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和种间差异性。尖裸鲤、拉萨裸裂尻鱼和双须叶须鱼由LDH-A、LDH-B和LDH-B1基因编码,5种组织中分别检测到16、13和9条酶带;拉萨裂腹鱼和巨须裂腹鱼由LDH-A、LDH-B和LDH-C基因编码,5种组织中分别检测到9和6条酶带;异齿裂腹鱼由LDH-A和LDH-B基因编码,5种组织中检测到6条酶带。根据酶谱特征对其生物演化进行了探讨,发现尖裸鲤和拉萨裸裂尻鱼特化程度最高,其次是双须叶须鱼,巨须裂腹鱼、拉萨裂腹鱼和异齿裂腹鱼特化程度最低,与形态学特征所划分的三个类群吻合。
魏玉众张桂蓉霍斌谢从新陈生熬
关键词:裂腹鱼LDH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辽宁浑太河流域水生食物网研究
2024年
为探究辽宁省浑太河流域水生生物营养结构特征及其变化,分别于2020年秋季(10月)和2021年春季(5月)对该流域开展渔业资源调查,依据主要消费者及饵料生物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δ13C和δ15N),利用SIBER和MixSIAR模型分析渔获物群落营养结构的时空差异,并初步构建该流域的食物网。结果表明,主要渔获物的δ13C和δ15N值分别为–37.18‰—–19.28‰和7.98‰—16.51‰,且季节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δ13C值空间差异极显著(P<0.01)。浑太河流域渔获物的营养级为1.71—4.39,同种鱼类营养级具有极显著的时空差异(P<0.01)。与春季相比,鱼类在秋季摄食的食物资源更丰富、所占的生态位更宽,同时太子河的各项群落营养结构指标均优于浑河。基础食源分析结果表明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分别为浑太河两个季度的主要碳源,陆生植物和POM分别为浑河和太子河中鱼类的主要碳源。研究填补了对浑太河流域水生生物食物网及群落营养结构研究的空缺,为该流域后续的保护、修复及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段元帅谢军刘璐霍斌李大鹏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营养结构
塔里木河下游流域生态输水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2023年
为了解塔里木河下游流域内在生态输水后的水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特征,于2019-2020年对塔里木河中下游干流、车尔臣河、台特玛湖3个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并探讨其环境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塔里木河下游流域中大型底栖动物共97个分类单元,隶属于3门4纲10目27科。水生昆虫为主要类群(82种),其中双翅目(47种)物种数最多,其次为鞘翅目(14种)、蜻蜓目(13种)。摇蚊科物种在不同区域均为优势种。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在5月份处于峰值,远高于8月和10月,多样性指数不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P>0.05)。塔里木河干流和车尔臣河功能摄食群主要以收集者为主(95.89%,91.86%),而台特玛湖则以收集者(50.68%)和捕食者(34.12%)为主。Mantel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氨氮、溶解氧和高锰酸钾是影响底栖动物多样性和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子。调查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组成较为单一,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需继续开展并深化对该地区河流的生态修复和管理工作。
郑智文张葵霍斌沈建忠周琼王军
关键词:塔里木河底栖动物环境因子
西藏雅鲁藏布江双须叶须鱼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征被引量:17
2015年
根据2008–2009年、2012年以及2013年采自雅鲁藏布江水系的956尾样本对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进行研究。雌性渔获物体长范围为146~569 mm,雄性渔获物体长范围为167~506 mm,性别未辨渔获物体长范围为78~297 mm;耳石上的年轮形成于每年的3–6月份;估算的雌性群体年龄范围为3~24龄,雄性群体年龄范围为3~13龄,性别未辨群体年龄范围为2~6龄。体长(Ls)–体重(W)方程分别为:W=2.494×10–5Ls2.877(雌性),W=2.790×10–5Ls2.856(雄性);拟合出来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606.9[1–e–0.114(t+0.163)],Wt=2538.4[1–e–0.114(t+0.163)]2.88(雌鱼);Lt=496.3[1–e–0.162(t–0.018)],Wt=1391.1[1–e–0.162(t–0.018)]2.86(雄鱼)。估算的雌鱼和雄鱼的拐点年龄分别为9.1龄和6.5龄,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396.0 mm、743.6 g和322.5 mm、406.3 g。研究表明,双须叶须鱼种群结构趋向低龄化,可能受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入侵和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渔业管理措施。
杨鑫霍斌段友健马宝珊谢从新
关键词:年龄结构
不同规格短须裂腹鱼肌肉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规格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的营养价值差异。【方法】选取大规格短须裂腹鱼3尾(体重为425.27 g±14.99 g)和小规格短须裂腹鱼15尾(体重为72.63 g±11.31 g)。取背部肌肉(其中小规格短须裂腹鱼随机每5尾混为一个样本),测定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使用气相色谱仪测定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采用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进行必需氨基酸营养评价。【结果】两种规格短须裂腹鱼肌肉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大规格组鱼肌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总含量(ΣTAA)、必需氨基酸总含量(ΣEAA)和鲜味氨基酸总含量(ΣDAA)显著低于小规格组鱼(P<0.05)。两种规格短须裂腹鱼肌肉蛋白质ΣEAA/ΣTAA的值分别为0.41和0.42,都大于0.4;ΣEAA/非必需氨基酸总量(ΣNEAA)的值分别为0.71和0.72,都大于0.6。蛋氨酸+胱氨酸是两种规格短须裂腹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次为缬氨酸。小规格组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总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低于大规格组鱼(P<0.05),但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以及EPA+DHA、ω-3、ω-6等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大规格组鱼(P<0.05)。【结论】从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必需氨基酸营养评价、脂肪酸的营养价值等方面来看,小规格短须裂腹鱼的营养价值更高。
路珂马宝珊霍斌褚志鹏徐滨朱祥云
关键词:营养成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