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丽娜
- 作品数:14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有关幽默感的心理学理论与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长期以来的研究发现,幽默感与儿童认知、人格、社会技能、情绪等的发展有密切联系。目前幽默感已经成为当代发展心理学关注的热点。心理学家从认知、动机、情绪、情感等不同角度来定义幽默感。解释其发生发展机制的理论主要有失谐理论、优势理论和释放理论等。对幽默感与人格、认知和创造性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进行述评,以期为促进儿童幽默感的发展以及创造性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 刘文邹丽娜
- 关键词:幽默感
- 124例儿童虐待案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刘文邹丽娜
- 关键词:儿童虐待案例分析
- 3~5岁幼儿幽默感的结构、发展特点及其与气质的关系
- 儿童的幽默感对认知发展、创造性、人格、社会交往、以及身心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了解儿童幽默感的本质和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儿童的幽默感进行有效的促进和培养,有益于其创造性的发展。目前国内尚缺少对幽默感,尤其是针对幼儿...
- 邹丽娜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幽默感气质幼儿心理学
- 文献传递
- 幼儿幽默感结构和发展特点被引量:12
- 2009年
- 采用开放式问卷、个案观察和理论推导相结合的方法,自编3~5岁幼儿幽默感教师评定问卷,通过因素分析研究3~5岁幼儿幽默感的结构。结果表明:3~5岁幼儿幽默感包括幽默理解、幽默应对和幽默创造三个维度;所编制的3~5岁幼儿幽默感教师评定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3~5岁幼儿幽默感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 刘文邹丽娜李亮
- 关键词:幽默理解验证性因素分析
- 这祥不是高质量陪伴
- 2022年
- 父母对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不仅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加深和改善,还有助于孩子的情绪和认知发展。但是,生活中有的父母对高质量陪伴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一起来看看,有您吗?有的父母说“我挺关注孩子的,回家就一直陪着他”。跟孩子坐在同一个空间,脑子中却是“今天还有多少工作没完成、方案还有什么漏洞、换季家里衣柜又该清理了”等等;一边打电话、发微信、看视频,一边陪孩子,孩子说:“爸爸,你看我!”
- 邹丽娜
- 关键词:亲子关系陪伴打电话
- 这样启蒙孩子的劳动意识和能力
- 2022年
- 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有的孩子到了大班的年龄段,已经可以做很多事情,而有的孩子似乎并没有尝试过这些任务。那么爸爸妈妈该如何在一日的寻常生活中,去启蒙孩子的劳动意识和能力呢?与孩子谈论劳动的人和事·当爸爸在拖地时,妈妈可以指给孩子看:“爸爸在拖地,这样地板就会变干净啦!”
- 邹丽娜
- 关键词:年龄段启蒙孩子爸爸
- 孩子不愿意和小朋友玩耍,怎么办?
- 2019年
- 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已被列入孩子的基本情商之一,为人父母,我们知道孩子未来的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在生活中有多重要,所以对孩子在“与人一起玩耍”“好好与人交往”的能力上也会比较重视。如果孩子有不愿意同其他小朋友来往的现象,父母需要运用一些方法对孩子进行引导和帮助。
- 邹丽娜
- 关键词:小朋友孩子玩耍交往能力与人交往
- 中日儿童虐待状况的分析与比较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索中日两国儿童虐待方式等方面的规律,进而了解儿童受虐待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分类学方法,从儿童虐待类型、施虐者与受虐者的关系、影响因素、虐待者的经济状况、受虐者的性别和年龄特点等方面,对中国124例和日本170例儿童虐待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身体虐待和期待过高是儿童虐待的主要类型;日本生母虐待儿童率明显高于中国生母的儿童虐待情况。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虐待发生率高;中国女孩受虐率高于男孩,日本则相反;0~2岁虐待发生率最高,随年龄增长,性虐待率增大。结论:日本生母虐待儿童率高于中国生母的儿童虐待情况,中国女孩受虐率高于男孩,日本则相反。
- 刘文邹丽娜姜波
- 关键词:儿童虐待
- 培养三方面,助孩子建立松弛感
- 2024年
- 松弛感,可以理解为“处理应激事件的一种态度或能力,它的内核其实是稳定的情绪,以及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从字面意思看,松弛感显然是与紧绷、紧张、焦虑、内耗等状态相对的。很多家长开始对松弛感关注,反映出对孩子压力状态的警惕,更显示出对孩子养成放松、从容的生活状态和应对风格的重视。想帮助孩子建立松弛感,家长要重视以下三方面的培养。
- 邹丽娜
- 关键词:应激事件自我调节能力
- 听力障碍儿童气质特点及其对母亲教养方式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6年
- 以往研究多侧重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而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自身特点直接影响到父母教养方式。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探索听力障碍儿童的气质特点及对母亲教养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听力障碍儿童的气质与正常儿童的气质在专注性维度上差异显著;研究发现:影响听力障碍儿童母亲教养方式的气质的积极因素是高专注性、低活动性、低社会抑制性,影响听力障碍儿童母亲教养方式的气质的消极因素是低专注性、高活动性和高抑制性。研究对听力障碍儿童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刘文王志强邹丽娜
- 关键词:听力障碍儿童气质教养方式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