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巧玲

作品数:14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5篇流体
  • 5篇脉冲波
  • 5篇稠油
  • 3篇水力
  • 3篇脉冲
  • 3篇解堵
  • 3篇混合流体
  • 3篇混相
  • 3篇超稠油
  • 2篇动力学
  • 2篇多相流
  • 2篇多相流体
  • 2篇一体化
  • 2篇油藏
  • 2篇增注
  • 2篇重力分异
  • 2篇注汽
  • 2篇物理模拟
  • 2篇物理模拟实验
  • 2篇脉冲振荡

机构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长江大学
  • 1篇陇东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青海...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4篇董巧玲
  • 10篇蒲春生
  • 9篇何延龙
  • 6篇景成
  • 5篇任杨
  • 3篇吴飞鹏
  • 3篇陈庆栋
  • 2篇许洪星
  • 2篇胡孟杰
  • 1篇王洋
  • 1篇段琼
  • 1篇郑伟林
  • 1篇刘静
  • 1篇徐福军
  • 1篇董浩
  • 1篇孙延安
  • 1篇侯宇
  • 1篇尉雪梅
  • 1篇郑黎明
  • 1篇韩春春

传媒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油田化学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石油石化节能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稠油油藏不动管柱注汽波动-化学解堵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稠油油藏不动管柱注汽波动-化学解堵一体化装置及方法,属于油气田工程领域,该装置主要包括地面注汽、液装置和井底注汽解堵一体化装置,所述注汽、液装置主要包括地面的超临界注汽锅炉、配液池和小排量柱塞泵;所述井底注...
蒲春生何延龙尉雪梅刘静景成董巧玲
文献传递
多相流体驱油-脉冲解堵一体化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相流体驱油-脉冲解堵一体化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主要包括多相流体发生、存储系统,多相流体传播和脉冲波发生系统,储层岩心模拟系统及动态实验数据采集系统;所述的多相流体传播和脉冲波发生系统包括:多相流...
蒲春生何延龙吴飞鹏景成任杨董巧玲
文献传递
水力脉冲波协同多氢酸酸化解堵反应动力学模型被引量:12
2016年
水力脉冲波协同多氢酸酸化技术对于高压注水、注汽井近井区域的储层堵塞具有高效的解堵效果。但目前针对该项技术的模拟理论及动力学研究较少,现场工艺参数设计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基于多氢酸活性酸组分的酸岩反应模型,以水力脉冲波传播动力学为基础,构建了水力脉冲波协同多氢酸酸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孔隙度、渗透率、酸液及矿物浓度随时间和距离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水力脉冲波协同多氢酸酸化解堵的参数敏感性,并进行了矿场应用分析。研究表明: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储层的酸化解堵效果,明显改善了酸液流速、酸液及矿物浓度的分布;振幅、频率较高时,酸液流速的径向差异直接影响相邻位置的解堵效果。针对不同类型的砂岩油藏设计了水力脉冲波协同多氢酸酸化解堵参数,并成功开展11井次矿场试验,注水压力平均下降6.3MPa,注汽压力平均下降3.5 MPa,起到了显著的解堵降压增注效果。
何延龙蒲春生董巧玲景成谷潇雨韩春春纪超刘洪志李晓
关键词:多氢酸解堵酸岩反应
嵌段高分子自乳化体系及其对超稠油的乳化性能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特超稠油开采难度大,乳化降黏过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以嵌段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为核心的自乳化降黏体系。合成的高分子型非离子嵌段聚氨酯表面活性剂DBPS,其临界胶束浓度为2.71×10^(-6)mol/L。考察了引发剂(Na_2CO_3)加量,不同乳化剂与助表面活性剂对超稠油乳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自乳化体系配方。结果表明,自乳化降黏体系最佳配方为:0.5%Na_2CO_3、0.5%DBPS、0.5%吐温80和0.6%聚乙二醇。自乳化体系与稠油混合后,形成较为分散的水包油型油水乳状液滴,乳化降黏率达98%以上。80℃时,乳状液沉降2.5 h后的脱水率达73%;70℃时,自乳化体系水溶液表面张力为27.02mN/m,自乳化体系水溶液与稠油的界面张力为0.0057 mN/m。
何延龙蒲春生郑伟林任杨董巧玲陈庆栋
关键词:超稠油聚氨酯表面活性剂
沥青质堵塞储层水力脉冲波协同解吸机制
2019年
以不同类型岩石矿物的沥青质吸附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协同解吸工艺参数(解吸剂质量浓度、水力脉冲波量级、作用时间、解吸时间和脉冲频率),研究沥青质在不同岩石矿物表面的吸附行为和动力学机制以及水力脉冲波协同作用下解吸剂对沥青质在不同类型岩石矿物表面的协同解吸行为和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蒙脱石、绿泥石和高岭石控制着沥青质的吸附解吸过程,双常数速率方程和Elovich方程能够较好地反映水力脉冲波协同作用下的沥青质解吸过程;当解吸剂质量浓度较低时,水力脉冲波对解吸效果的促进作用相比高质量浓度时更为明显,协同作用初期解吸效果受到水力脉冲波的促进作用,整体而言其解吸效果仍为化学解吸剂所主导。
何延龙董巧玲董巧玲景成董浩任龙董浩
关键词:沥青质吸附动力学解吸动力学
稠油W/O型乳状液表观粘度变化微观原因解析被引量:8
2014年
研究表明在一定温度和剪切速率条件下,一定油品的稠油W/O型乳状液表观粘度随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基于这种变化现象的微观原因,本文从相、分子取向和原油胶体结构模型氢键理论3个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同时根据以上3种解释理论,对于不同性质的稠油W/O型乳状液转相点不同的原因也进行探讨分析,验证了3种解释理论的正确性.一般密度大和粘度高的原油所含胶质和沥青质等天然的W/O型乳化剂较多,W/O型乳状液的转相点亦较高.由稠油乳状液表观粘度变化及相转化过程对稠油的开发进行思考,不同稠油油藏初始含水饱和度使稠油乳状液表观粘度变化及相转化过程不同,分析认为考虑相转换对进一步深入认识油藏水驱规律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董巧玲蒲春生郑黎明段琼何延龙任杨尉雪梅
关键词:氢键转相点
稠油注汽井水力脉冲波协同化学解堵动力学机理研究
注蒸汽采油是稠油油藏高效开发的措施之一,但对于部分稠油和高凝油油藏,由于油藏本身流体及储层岩石矿物组成特点的不同,在注蒸汽过程中,随着储层中温度、压力以及储层流体性质和注入流体性质的变化,容易造成储层发生因沥青质、胶质、...
董巧玲
关键词:解堵动力学
超长冲程抽油机运行参数对举升效果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为进一步提升超长冲程抽油机规模应用效益,开展了不同运行参数下举升效果现场试验。该抽油机调参灵活简单,可在控制柜内直接调节冲程、上行绳速、下行绳速、上等待时间及下等待时间等运行参数,从而使工作状态发生改变。在相同冲程及冲次条件下,测量某井在不同绳速及不同等待时间下的日产液量及日耗电量,现场试验数据结果表明,提高超长冲程抽油机的冲次及上行绳速、延长下等待时间,会使泵效提高4.84%,系统效率提高2.28%。在保证井底流压处于合理状态下,增大超长冲程抽油机的冲次、上行绳速及下等待时间,系统效率会进一步提高0.28%,使其举升效果提高,进一步优化节能。
侯宇张婉情王洋王洋汪清波孙延安戚兴张凯波巩宏亮董巧玲徐福军
长脉冲燃爆压裂复合燃速火药配方优化与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针对常规燃爆压裂火药类型单一、燃速偏快、难以形成峰值压力与持压时间的优势平衡,致使改造规模有限的问题,深入考察成熟火箭推进剂配方,借助密闭爆发器、燃速仪等实验设备,筛选优化了高、低两级燃速火药配方体系。测试了各自燃烧性能、安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高、低燃速火药燃爆加载速率分别为13.38 MPa/ms、2.38 MPa/ms,燃爆时间分别为11.7 ms和51.8 ms,将一定质量两种火药复合串联,利用高燃速火药爆燃轻易制裂地层,随后低燃速火药长时间持续低速燃烧,最大限度增大破裂规模和裂缝长度。经现场应用表明,该复合型火药体系燃爆压裂过程安全可控,能有效改善地层应力状态,降低井底破裂压力,提高单井产量,为燃爆压裂技术在深层、超高压地层的应用提供有利支撑。
任杨吴飞鹏蒲春生何延龙董巧玲黄小梅
关键词:火药配方脉冲压力
低渗透油藏非混相气水交注波动降压增注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渗透油藏非混相气水交注波动降压增注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主要包括地面注气、液装置和井底气水交注波动降压增注装置,所述注气、液装置主要包括地面的低温高压液态储罐、配液罐与柱塞泵;所述气水交注波动降压增注装置包括...
蒲春生何延龙景成谷潇雨董巧玲陈庆栋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