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布达

作品数:104 被引量:1,353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7篇天文地球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水利工程
  • 6篇经济管理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4篇气候
  • 31篇降水
  • 20篇气候变化
  • 19篇长江
  • 18篇灾害
  • 15篇长江流域
  • 9篇气候模式
  • 9篇气象
  • 9篇洪水
  • 8篇流域
  • 7篇灾害损失
  • 7篇气温
  • 7篇情景
  • 7篇极端气候
  • 7篇格点
  • 6篇经济路径
  • 6篇淮河流域
  • 6篇极端降水
  • 6篇干旱
  • 5篇人口

机构

  • 72篇南京信息工程...
  • 47篇中国气象局国...
  • 27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中国科学院新...
  • 12篇中国气象局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7篇安徽师范大学
  • 6篇宁波大学
  • 4篇中国气象科学...
  • 3篇湖北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安徽省气候中...
  • 2篇武汉区域气候...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104篇苏布达
  • 81篇姜彤
  • 58篇王艳君
  • 40篇翟建青
  • 33篇黄金龙
  • 29篇王国杰
  • 14篇高超
  • 8篇曾小凡
  • 8篇施雅风
  • 6篇李修仓
  • 6篇苏布达
  • 5篇王安乾
  • 5篇苏布达
  • 4篇陶辉
  • 4篇张强
  • 4篇秦年秀
  • 3篇王腾飞
  • 3篇曹丽格
  • 3篇路明月
  • 3篇郭华

传媒

  • 17篇气候变化研究...
  • 5篇长江流域资源...
  • 5篇自然灾害学报
  • 4篇湖泊科学
  • 4篇中国农业气象
  • 3篇热带气象学报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大气科学学报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2篇冰川冻土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气象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气象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人民长江

年份

  • 7篇2023
  • 17篇2022
  • 12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珠江流域旱涝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基于珠江流域57个气象站1960-2014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选用标准降水指数(SPI)为旱涝指标,讨论旱涝时空变化特征,研究与极端旱涝相关的大气环流成因。结果表明:(1)珠江流域旱涝严重程度主要受降水量影响,SPI能有效反映流域的旱涝特征;(2)自1980s起,流域有干旱趋势,西北部干旱化趋势显著;(3)流域春旱减缓,秋旱加重,夏季洪涝频发;(4)极端的旱涝变化与大气环流关系密切,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亚大槽是两个主要影响珠江流域旱涝变化的环流系统。
罗岚心姜彤孙赫敏景丞苏布达
关键词:旱涝变化珠江流域
2010-2100年淮河径流量变化情景预估被引量:9
2010年
根据淮河流域14个气象站点1964—2007年观测降水量与温度数据和ECHAM5/MPI-OM模式在3种排放情景下对该流域2001—2100年的气候预估,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估淮河蚌埠站2010—2100年逐月径流量变化。计算结果表明:3种排放情景下2010—2100年淮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幅度差异较大,SRES-A2情景总体处于波动上升趋势,其中2051—2085年上升趋势显著;SRES-A1B情景2024—2037年年平均流量显著降低;SRES-B1情景年平均流量的变率甚小。季节分析表明:春季径流量在2010—2100年变幅最小,距平百分率在-15.1%~18.6%之间小幅波动。夏季平均流量在2040年代前呈下降趋势,之后小幅波动上升。秋、冬季平均流量SRES-A2和SRES-A1B情景变幅显著,其中,秋季SRES-A2情景2060年代距平百分率下降达50.6%,为3种情景下各季节径流量降幅之最;冬季SRES-A1B情景2050年代其增幅达到54.7%,亦为上升幅度之最。
高超曾小凡苏布达闻余华朱进吴必文
关键词:气候变化影响径流量人工神经网络淮河流域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雾霾变化趋势与对策被引量:21
2014年
雾霾对气候、自然环境、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发展都有不利的影响。本文以1961—2013年全国2500个气象站的逐日雾霾、降水和风速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中国雾霾灾害的变化趋势。根据1961—2013年逐年1—11月的雾霾日数统计可以看出,中国雾霾日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历史最大值;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区域为京津冀、长三角、两广和西南地区。50余年来,中国雾日天数呈现减少趋势,而霾日天数却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雾霾的形成,除人为影响因素外,年降水日数的减少、年平均风速的减小和稳定类天气天数的增加是使得中国雾霾灾害愈加严重的三个重要气候背景因素。
王腾飞苏布达姜彤
关键词:雾霾气候变化
台风灾害气象指数保险相关技术方法初探被引量:7
2012年
气象指数灾害保险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广泛研究的一种风险转移工具,它可以克服传统的自然灾害保险的局限性,在农业保险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以福建省连江县为例,依据连江县台风灾害及台风活动特征,将能够对连江县造成一定损失的台风分成分别以大风、大雨和大风雨为主导的3类。结合连江站相关气象数据及概率分布建立了广义的台风灾害气象指数,最后构建了保险赔付路线图,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尹宜舟Marco GEMMER苏布达罗勇王岩王润
关键词:台风灾害气象指数保险
淮河流域极端降水空间分布及概率特征被引量:18
2015年
利用淮河流域110个气象站点1959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日尺度降水数据,建立了AM及POT极端降水序列,通过4大类33种概率分布函数对其进行了拟合,以建立最优概率分布模型,并利用其参数分析淮河流域极端降水的空间分布及概率特征。研究发现:(1)淮河流域1959-2008年日极端降水的空间分布为东西两端高并逐渐向流域中心降低,且有淮河上游地区及沂沭泗流域东部两处强降水中心;(2)经K-S法检验,Wakeby函数是AM及POT序列的最优概率分布函数。50a一遇的日极端降水预估值与1959-2008年实际最大日极端降水值的误差率随着实际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大多数站点的误差率在20%以下;(3)通过对最优概率分布模型参数的分析,得出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安徽省阜南和淮南地区以及皖鲁苏交界地区的极端降水发生概率较大,淮河中上游干流周边地区及下游地区的极端降水变化不稳定;(4)以最优概率分布模型的形状、尺度参数为指标,绘制了淮河流域极端降水风险图,为极端降水风险管理与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陆苗高超苏布达姚梦婷徐光来
关键词:淮河流域极端降水形状参数风险图
一种动态过程中的区域性干旱事件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过程中的区域性干旱事件识别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待识别区域内的指数格点数据;识别当前事件:采用步骤1中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对每个时刻的当前干旱事件的干旱范围的面积进行逐一识别;识别同一个干旱源...
王艳君黄金龙王国杰苏布达翟建青姜彤
近50年长江流域降水日数的演变趋势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强度降水量(大于75百分率和大于95百分率降水)对应降水日数,研究了长江流域1951-2000年逐年和年代际降水日变化趋势,并从大气环流角度探讨了形成年代际降水波动的主要原因。
吴宜进苏布达姜彤
关键词:长江流域降水日数
文献传递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在土地利用、能源与碳排放研究的应用被引量:6
2022年
情景是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工具。为了科学支撑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和研究,2010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了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SSPs)。作为从社会经济变化视角构建的气候情景,SSPs促进了气候变化科学基础、影响、脆弱性、风险、适应和减缓等学科的综合研究。本文介绍了SSPs情景研发与应用过程;阐述了全球和中国的人口经济、土地利用、能源和碳排放的模拟和预估主要成果;探讨了全球和中国碳排放路径及其与“双碳”目标的关系;并展望了SSPs应用前景。
景丞姜彤苏布达苏布达王国杰黄金龙王国杰林齐根黄金龙翟建青
关键词:土地利用能源
一种水流冲刷作用力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流冲刷作用力测量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流冲刷作用力测量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上端安装有显示屏,所述调节管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框架...
苏布达姜彤王国杰王艳君翟建青黄金龙高妙妮林齐根巢清尘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关于气候变化影响的检测和归因主要结论的解读被引量:8
2014年
本文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关于"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影响的检测和归因"方面的主要结论和研究进展进行解读。自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以来,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系统影响方面的证据不断增多,尤其新的或更有力的证据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许多自然系统(包括冰冻圈、水资源、海岸带以及生态系统)产生了确凿和广泛的影响。同时,在人类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方面也搜集到了大量的新证据。尽管第五次评估报告在检测和归因的方法和涵盖内容等方面都有了明显进展,但目前的检测和归因研究在资料、概念和模型发展等方面仍存在着有待改进的缺陷和不足。
苏布达王腾飞尹宜舟
关键词:气候变化归因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