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冬
- 作品数:25 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靶向巨噬细胞过表达基因小鼠模型的制备方法
- 一种靶向巨噬细胞过表达基因小鼠模型的制备方法,属于疾病靶向治疗领域,利用慢病毒感染骨髓细胞再结合骨髓移植的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实现小鼠巨噬细胞特异性基因过表达。相比于转基因小鼠构建等技术,时效性更高。
- 陈琪贲晶晶江斌王冬冬张永静徐涌柏惠
- 文献传递
- 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直肠癌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早期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入组时间为1997年1月-2005年5月。118例早期直肠癌患者分为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组(A组,58例)及经腹前切除术组(B组,60例)。分析术后直肠功能,并发症,复发,转移以及随访术后1,3,5年生存率。结果:在侵犯粘膜及粘膜下直肠癌中,局部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控便率均低于前切组,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转移及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侵犯肌层的直肠癌中,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早期直肠癌(T1期)简单易行,并发症少,并有益于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T2期患者应谨慎选择。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 王冬冬曹秀峰吕进朱斌李苏卿
- 关键词:直肠癌局部切除经腹前切除
-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125(125I)粒子植入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不可切除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2年9月至2006年3月,48例不可切除性HCC患者TACE治疗1~2次后第2周接受了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其中男38例,女10例,平均年龄59岁(32~86岁);行为状态评分(KPS)100分10例,80分21例,60分17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34例,B级14例;22例患者甲胎蛋白(AFP)水平高于400ng/ml;瘤体直径<5cm17例,5~10cm18例,>10cm13例;融合瘤34例,单个瘤体14例;HBV抗原阳性38例,HCV抗原阳性10例;肝癌Okuda分期Ⅰ期22例,Ⅱ期24例,Ⅲ期2例;肝癌AJCC分期(第六版)Ⅱ期(T2N0M0)10例,Ⅲa期(T3N0M0)20例,Ⅲb期(T4N0M0)18例。评价患者并发症、近期疗效及随访患者1、2、3年生存率。结果 48例患者中有效反应(CR+PR)34例(70.8%)。并发症反应轻微。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45.8%、27.1%,中位生存期15.5个月。预后影响因素中肿瘤类型、大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Okuda分期、AJCC分期、植入前AFP水平及肿瘤周边匹配剂量均显著影响生存率。结论对于不可切除性HCC患者,TACE后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双介入"治疗手段。
- 吕进曹秀峰朱斌周国志王冬冬
- 关键词:肝细胞碘放射性同位素粒子植入化疗
- 放射性粒子^(125)I和^(103)Pd植入治疗肝癌的计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放射性粒子125I和103Pd植入治疗肝癌的计量学研究。方法:应用Medline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系统,以"肝癌,碘-125,钯-103"为关键词,检索2000-01-2010-06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125I和103Pd的物理学和生物学性质;2)125I和103Pd在治疗肝癌的相关计量学;3)疗效评价及适应证、禁忌证。根据纳入标准分析28篇文献。结果: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简单易行,抑瘤效果明显,总体抑瘤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可以达到>70%,并发症很少,止痛效果好,疼痛缓解率>70%,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粒子植入治疗肝癌关键是设置合理的周边匹配剂量,125I的周边匹配剂量(MPD)设置在80~100 Gy,103Pd的MPD为90~130 Gy是合理的。迄今为止,125I和103Pd粒子植入治疗肝癌没有统一的剂量标准,更没有形成系统性规范,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结论:制定出适用于125I和103Pd植入治疗肝癌精确、科学的剂量学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
- 王冬冬曹秀峰王学浩
- 关键词:近距离放射疗法放射性
- 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移植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瘤体内植入125Ⅰ粒子治疗兔VX2肝移植癌的疗效及其病理变化,探讨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的可行性。方法:建立荷瘤兔肝移植癌动物模型。对照组(A组)植入空白剂量(0mCi)125Ⅰ粒子,B组植入1.0mCi125Ⅰ粒子,C组植入0.7mCi125Ⅰ粒子,D组植入0.4mCi125Ⅰ粒子。观察植入前后各组肿瘤体积并计算抑瘤率,切除肿瘤组织进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各治疗组肿瘤大小在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均小于同期对照组(P<0.01)。在不同观察时期抑瘤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抑瘤率变化显著;各个组间抑瘤率差异在治疗后2周最为明显(P<0.01),以后减小,但均高于D组(P<0.01)。病理切片显示靠近125Ⅰ粒子处肿瘤细胞坏死,但远离粒子处仍可见存活肿瘤细胞。1.0mCi粒子对正常肝组织损伤较大。结论: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有效,单个粒子活度以0.7mCi左右较为适宜。
- 吕进曹秀峰王学浩朱斌王冬冬纪律陶磊
- 关键词:近距离放射疗法肝肿瘤
- 高滴度慢病毒的制备试剂盒及其应用
- 高滴度慢病毒的制备试剂盒及其应用,包装质粒和膜囊质粒,所述包装质粒为pMDLg/pRRE、pRSV‑Rev,囊膜质粒为VSV‑G,用于细胞转染的Buffer A:1M CaCl<Sub>2</Sub>,2×BES,配合最...
- 陈琪贲晶晶戚瑜王冬冬柏慧
- 文献传递
- 直肠拖出双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直肠经肛门拖出式切除、双吻合技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7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经肛门拖出切除、双吻合组(A组,n=36)和低位前切、双吻合组(B组,n=36)。分析术后控制排便功能、并发症、复发和转移率以及1、3、5年生存率。结果随访截至2010年6月30日。两组患者均保肛成功,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切缘均未见癌细胞浸润。术后pTNM分期、控制排便功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和转移率A组(11.1%)优于B组(30.6%)(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vs.13.9%,死亡率为19.4%vs.22.2%,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7%、83.3%、80.6%vs.94.4%、80.6%、77.8%,A组优于B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拖出切除、双吻合技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成功率高,简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选择合适的患者施行该术式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 王冬冬曹秀峰吕进朱斌李苏卿
- 关键词:直肠肿瘤结直肠外科手术手术后并发症
- 一种多肽及其制药用途
- 一种多肽及其制药用途,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领域,所述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通过在体实验可以看出:将过表达AIP60的骨髓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休息4周,动脉粥样硬化造模14周,收取小鼠的血浆和组...
- 贲晶晶刘庆玲潘君璐李燕霞王冬冬刘雨莹杨青柏惠陈琪
-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的意义。方法随访确诊IMN并采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的137例患者。分析治疗前后Fg及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钙、25-羟维生素D3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前Fg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及预测临床疗效的准确性。结果治疗前Fg水平与治疗前及随访的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与血白蛋白呈负相关,与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随访9个月患者完全缓解组与未缓解组、部分缓解组初始Fg水平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治疗前Fg水平>9.4 g/L时,治疗9个月后只有20%的患者完全缓解;Fg水平<4.0 g/L时,治疗9个月后有85%的患者完全缓解。结论治疗前血浆Fg水平可能在评估IMN预后中发挥作用。
- 郝相楠李亚王冬冬栾军军周华
-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血浆纤维蛋白原预后
- 手术前后放化疗对食管鳞癌远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食管鳞癌占世界上恶性肿瘤死因的第7位[1],单纯手术5年总体生存率只有20%~30%[2],放疗可控制食管癌的局部区域复发,化疗也具有局部和系统抗肿瘤作用[3].为此,本院于1997年1月至2004年6月开展了术前放化疗、术后放化疗与单纯手术比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 曹秀峰吕进朱斌王山吴必超杨红湘纪律陶磊王冬冬
- 关键词:术前放化疗食管鳞癌远期疗效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单纯手术肿瘤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