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波

作品数:11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黑土
  • 2篇氮素
  • 2篇淹水
  • 2篇土壤
  • 2篇气体排放
  • 2篇温室气体
  • 2篇温室气体排放
  • 2篇硝化
  • 2篇反硝化
  • 2篇氨基糖
  • 2篇N
  • 1篇氮素转化
  • 1篇氮源
  • 1篇稻田
  • 1篇典型河段
  • 1篇亚硝态氮
  • 1篇营养化
  • 1篇质谱
  • 1篇质谱仪
  • 1篇生物过程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山东省蚕业研...

作者

  • 11篇李晓波
  • 7篇颜晓元
  • 4篇何红波
  • 4篇张旭东
  • 4篇夏永秋
  • 3篇丁雪丽
  • 3篇解宏图
  • 3篇李跃飞
  • 2篇田秋香
  • 2篇张威
  • 2篇白震
  • 1篇闫颖
  • 1篇李丽君
  • 1篇刘宁
  • 1篇郎漫
  • 1篇张明
  • 1篇熊正琴
  • 1篇李晓波
  • 1篇李博伦
  • 1篇马兰

传媒

  • 3篇土壤学报
  • 2篇土壤通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土壤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田反硝化速率测定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反硝化作用是淹水稻田肥料氮损失的主要途径之一。采用合适的反硝化测定方法是开展稻田反硝化作用研究的前提。然而,由于反硝化过程主要产物N_(2)的大气背景值较高,以及反硝化作用具有高度时空异质性,淹水稻田反硝化作用损失氮量难以准确量化一直是阻碍科学评价稻田气态氮损失的关键难题。本文综述了研究稻田反硝化作用的4种方法(乙炔抑制法、^(15)N同位素示踪法、密闭培养–氦气环境法和N_(2)/Ar比值–膜进样质谱法),分析了这些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提出了稻田反硝化研究的参考建议,以期推动稻田反硝化的研究。
李晓波李晓波李晓波马倩倩颜晓元
关键词:反硝化氮素
化肥对黑土不同粒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采集公主岭市长期定位监测基地不施肥和施用不同化肥的黑土,通过超声波分散-离心分离得到细黏粒(<0.2μm)、粗黏粒(0.2~2μm)、粉粒(2~53μm)、细砂粒(53~250μm)、粗砂粒(250~2000μm)5个颗粒级别,分析全土及不同粒级中土壤碳水化合物并进行含量与分布的比较。结果表明,黑土中不同粒级碳水化合物库的性质差异显著,碳水化合物多集中在粉+黏粒中;长期施用化肥后,黑土全土及各粒级碳水化合物库大小和浓度基本上没有变化;粗砂粒级(Gal+Man)(:Ara+Xyl)下降,表明该粒级中植物来源碳水化合物所占比重有所增加,暗示出粗砂粒级对施肥措施更为敏感。
闫颖陈盈何红波解宏图白震李晓波田秋香张旭东
关键词:化肥黑土粒级碳水化合物
尿素向氨基糖的转化以及对土壤氨基糖库动态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13CO(NH2)2为底物进行黑土培养实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测定土壤中三种氨基糖含量以及同位素富集比例,根据其微生物标识物作用探讨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群落对于尿素碳的同化利用特征及黑土氨基糖库对于尿素添加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尿素碳可以被土壤微生物同化利用,但是可利用性显著低于葡萄糖。氨基葡萄糖中13C富集比例显著高于胞壁酸,表明真菌对尿素碳的同化能力高于细菌。尿素添加使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所下降,同时土壤氨基糖总量及其与有机碳的相对比例也显著降低,说明在碳源严重受限条件下,氨基糖可被优先分解利用以补充碳源供给。胞壁酸含量虽低,但其调节并平衡碳氮元素供给与需求的能力较强;氨基葡萄糖稳定性高于胞壁酸,但在碳源缺乏时也可部分分解。土壤氨基糖的动态与土壤碳氮的可利用性及其耦合作用密切相关,在平衡土壤碳氮需求方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李晓波张威田秋香吕慧捷丁雪丽何红波张旭东
关键词:氨基糖黑土
流动水体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测定方法
流动水体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测定方法:⑴制作若干个漂浮采样箱;⑵两两漂浮采样箱通过固定绳相连,依次置于水面上,用软塞把通气孔密封;⑶用针筒抽取漂浮采样箱箱内气体于真空瓶中作为背景样,并记录每个箱体的采样时间;⑷牵箱体沿水漂流...
夏永秋颜晓元李跃飞李晓波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MIMS法测定淹水体系硝酸根转化的培养装置及应用
一种基于MIMS法测定淹水体系硝酸根转化的培养装置及应用,该装置包括模拟原位培养的腔体和进出水装置;所述模拟原位培养的腔体由内腔和外腔组成,所述内腔顶部设有可调速电机,内腔中设有与可调速电极相连的三联磁棒;外腔用于容纳上...
单军金科李晓波吴敏颜晓元
文献传递
秦淮河典型河段总氮总磷时空变异特征被引量:27
2013年
2010年6月~2011年5月,对秦淮河典型河段水体总氮(TN)、总磷(TP)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周年定点观测,采用传统统计学方法初步探讨了秦淮河水体TN、TP污染状况及时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秦淮河TN、TP污染严重,且具有很强的时空变异性.秦淮河传统农业区、集约农业区和城市区TN平均浓度分别为1.80、3.97、9.25 mg·L-1,TP平均浓度分别为0.03、0.11、0.50 mg·L-1,表明秦淮河TN、TP主要来源于城市区和集约农业区,而传统农业区对水体TN、TP贡献较小.秦淮河丰水期和枯水期TN平均浓度分别为1.89、4.58 mg·L-1,TP平均浓度分别为0.11、0.14 mg·L-1,表明秦淮河枯水期较丰水期污染严重.富营养化评价结果显示,秦淮河河段大都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应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李跃飞夏永秋李晓波熊正琴颜晓元
关键词:TNTP富营养化
作物残体去向与利用及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被引量:11
2008年
近年来,作物残体还田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一方面它可以改进土壤氮素的动态变化,减少硝态氮淋失;另一方面可作为提高耕地土壤作为潜在氮储库的一种手段。作物残体是碳、氮的重要源和库,因此还田后会影响土壤中的氮素循环。本文综述了作物残体还田后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及残体氮素的利用与去向问题。具体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作物残体的降解过程及影响因素,残体氮素的利用率及去向问题,以及作物残体对土壤无机氮库、有机氮库、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丁雪丽何红波白震解宏图李晓波郑立臣张明张旭东
关键词:氮素转化利用率土壤
水面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漂浮箱
水面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漂浮箱,箱体的底部中通,箱体外侧设有漂浮装置,箱体上设有气样孔,箱体周边裹有锡箔反光材料层,其特征在于,该箱体上方还设有一个圆形通气孔,所述圆形通气孔设有配套软塞。本实用新型与传统静态采样箱相比,具有...
夏永秋颜晓元李跃飞李晓波
文献传递
土壤中羟胺和亚硝态氮非生物过程对N_2O排放的贡献被引量:5
2016年
羟胺(NH_2OH)和亚硝态氮(NO_2^--N)均可以通过非生物过程产生N_2O,但是同一土壤中其对N_2O排放的相对贡献尚不明确。本文采用高压灭菌和室内培养方法,测定了采自6个不同地点的农业利用土壤在灭菌和非灭菌条件下添加NH_2OH或NO_2^--N后N_2O的排放量,以研究土壤中NH_2OH和NO_2^--N非生物过程对N_2O排放的相对贡献及其关键因子。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NH_2OH非生物过程产生的N_2O贡献介于6%~73%,NO_2^--N非生物过程产生N_2O占的比例为3%~236%;在pH<7的衢州茶园、鹰潭旱地、常熟菜地和海伦旱地土壤中,添加NO_2^--N后非生物过程产生N_2O比例大于添加NH_2OH的处理,但是在pH>7的常熟果园和封丘旱地土壤中则相反;pH是影响NH_2OH和NO_2^--N非生物过程产生N_2O的关键因子,添加NH_2OH处理中非生物过程产生N_2O占N_2O总排放量的比例与土壤pH呈正相关(p<0.05),而在添加NO_2^--N处理中呈负相关(p<0.01)。上述结果说明,NO_2^--N在偏酸性土壤中可能主要通过非生物过程产生N_2O,而在偏碱性土壤中主要通过生物过程;NH_2OH则与之相反。
马兰李晓波李博伦颜晓元
N_2:Ar法直接测定淹水环境反硝化产物N_2的产生速率被引量:17
2013年
反硝化是活性氮变为惰性氮返回大气的最主要过程,对于控制生态系统氮平衡至关重要,然而反硝化速率的测定,特别是淹水环境的反硝化速率测定一直是一个难题。为深入研究淹水环境反硝化过程及机理,建立了可以模拟原位淹水环境的培养装置,结合可以精确测定水体N2∶A(r物质的量比)的膜进样质谱仪(MIMS),实现了直接对原状沉积物反硝化速率的精确测定。实验结果表明,MIMS在长时间(10h)连续测定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的信号稳定性,水温12℃和30℃标样的N2∶Ar变异系数(CV)分别为0.26%和0.08%。整个实验体系(培养装置结合MIMS)重复性较好,测得不同NO-3-N浓度处理的3个平行沉积物柱样反硝化速率的CV<9.05%;培养实验所取平行水样标准偏差(SD)<0.1μmol·L-1,远小于培养期内N2浓度的实际增加量(4.5μmol·L-1),说明该系统可以满足对淹水环境反硝化速率的测定要求。应用该方法得到的沉积物反硝化速率与NO-3-N浓度关系符合米氏方程(R2=0.9992,P<0.0001);该方法和NO-3-N消失法测定的结果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R2=0.9998,P<0.0001)。表明通过该实验体系所建立的N2∶Ar法在今后深入开展水体氮循环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李晓波夏永秋郎漫颜晓元
关键词:N2反硝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