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介电
  • 2篇介电特性
  • 1篇性能对比
  • 1篇仪器
  • 1篇阻抗
  • 1篇阻抗测量
  • 1篇组织活性
  • 1篇微观结构
  • 1篇介电频谱
  • 1篇活性
  • 1篇测量系统
  • 1篇测量仪
  • 1篇测量仪器

机构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董秀珍
  • 2篇史学涛
  • 2篇蔡占秀
  • 2篇王辉
  • 2篇王航
  • 2篇朱建波
  • 1篇尤富生
  • 1篇郭文旭

传媒

  • 2篇医疗卫生装备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人体活性组织介电频谱测量系统中测量仪器的性能对比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针对高精度生物组织介电特性测量需要,对比分析2种主要类型的电阻抗分析仪在生物组织介电特性测量中的性能差异,优选最佳的测量设备与方法,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阻值在100Ω~1MΩ、容值在22pF~10nF的标准元件模拟待测生物组织样本,分别采用Solartron 1260和Agilent 4294A阻抗测量仪,使用四电极法和两电极法测量相应模型。对比测量结果的可信区间,并观察元件标准值与测量值5%误差限内所能达到的最大带宽。结果:低频段采用Solartron 1260,用四电极法的测量效果较好;而采用Agilent 4294A,基于两电极法的测量方式在高频段效果较好。结论:在给定相同测量条件下,2种仪器测量范围各有优劣,对其测量数据进行拟合后可使测量结果保持在较宽频率范围。
王辉史学涛王航朱建波蔡占秀董秀珍
关键词:介电特性测量仪器
生物组织活性与介电特性关系的探索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索生物组织活性与介电特性间的内在关系。方法:以兔肝为实验对象,在恒温恒湿条件(37°C、90%RH)下测量其在离体不同时间点的电阻抗(10 Hz^1 MHz),同时取样本做HE染色切片,分析微观形态。结果:兔肝组织的电阻率随离体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转折时间点约为30 min,5 h后低频与高频电阻率值的差异减小,低频电导率和介电常数明显增大,散射宽度变窄;Cole-Cole模型参数显示,R∞、R0、α增大至30 min后减小,而fc先减小至30 min后增大。HE染色切片显示,随着离体时间的延长,细胞核逐渐消失,细胞膜溶解破裂,细胞间隙增大,拟合得到细胞间隙面积变化率与Cole-Cole模型参数间的函数关系。结论:该研究从微观角度揭示了组织的介电特性与其活性程度的密切关系,提示介电参数测量可能成为组织活性监测的新方法。
朱建波史学涛尤富生王航王辉蔡占秀郭文旭董秀珍
关键词:阻抗测量介电特性微观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