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强
- 作品数:35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组织蛋白酶B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诱导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肿瘤的发展与其侵袭程度密切相关。人体内参与肿瘤侵袭的蛋白酶主要有:基质金属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及组织蛋白酶(Cat)。组织蛋白酶是人体内的一类蛋白质水解酶,根据其催化中心的不同分又为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天门冬氨酸组织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其中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包括有木瓜蛋白酶家族和钙离子激活蛋白酶家族。木瓜蛋白酶家族主要存在于溶酶体内,故又称为溶酶体组织蛋白,包括CatB、D、H、S、L。
- 李康慧周伟强
- 关键词:组织蛋白酶B癌症血管生成
- 乳腺癌MCF-7细胞p21^(WAF1/CIP1)启动子区HDAC1高功能结合位点的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研究乳腺癌MCF-7细胞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istone deacetylases 1,HDAC1)募集于p21^(WAF1/CIP1)启动子区调控其转录活性的特异性结合位点。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乳腺癌MCF-7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饥饿24 h后,分别用20μmol·L^(-1)0.88μL SAHA(S组)、0.625 nmol·L^(-1)10μL Leptin(L组)处理24 h,对照组(B组)细胞培养在完全型RPMI 1640培养基中。各组细胞裂解液与HDAC1抗体孵育,收集纯化结合HDAC1抗体的DNA片段,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p21^(WAF1/CIP1)启动子区从TSS到其上游(+2^-4 000 bp)f1~f10片段的DNA相对表达量并用2-ΔΔCT法分析。结果 B组中,HDAC1抗体在p21^(WAF1/CIP1)启动子区f1、f8片段有高亲和力,f8片段达最高。S组中,HDAC1抗体与p21^(WAF1/CIP1)启动子区f1~f10片段结合量明显低于对照组,f8片段达最低,而在L组此片段与HDAC1抗体结合量达最大值。结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过程中,HDAC1可被招募至p21^(WAF1/CIP1)启动子区,该启动子区上游-2 800 bp至-3 200 bp DNA片段是与HDAC1高度结合的靶功能区。
- 邹丹周伟强
- 关键词:乳腺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机体细胞维持正常功能的前提是基因有序的转录调控,如果基因转录调控功能紊乱,细胞可能发生癌变。组蛋白乙酰化、去乙酰化修饰作为基因转录调控的关键机制之一,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真核细胞内组蛋白乙酰化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
- 王春胜周伟强
-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肿瘤
- SAHA在Leptin诱导的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为了阐明SAHA调控Leptin诱导的乳腺癌ER+细胞系MCF-7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我们采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系统,动态监测Leptin对MCF-7细胞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自动细胞分析仪Muse Cell Analyzer分析Leptin和SAHA对MCF-7细胞活力、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周期产生的影响,并应用细胞凋亡抗体芯片测定Leptin和SAHA两种处理因素作用MCF-7细胞后相关凋亡通路分子表达变化的情况。结果低浓度Leptin对MCF-7细胞生长有诱导作用,其浓度为0.625 nmol·L^(-1)时作用效果最明显。细胞分析结果表明,SAHA能明显抑制Leptin诱导的MCF-7细胞增殖,经SAHA处理后MCF-7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多,细胞被大量阻滞于G_0/G_1期。凋亡抗体芯片筛查结果发现,SAHA可明显诱导MCF-7细胞内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3的表达,并且与凋亡产生密切相关的TRAIL DR5、p21^(CIP1)蛋白的表达也明显上升,Claspin、Clusterin、XIAP、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而Leptin对上述蛋白的表达具有相反作用。结论 Leptin、SAHA对乳腺癌ER^+细胞MCF-7的影响可能与乳腺癌细胞内凋亡通路激活有关,特别是与内源性线粒体凋亡通路引发的Caspase-3释放密切相关。
- 冯秀艳韩翰周伟强
- 关键词:乳腺癌MCF-7SAHA瘦素
- 乳腺癌MCF-7细胞p21^(WAF1/CIP1)启动子区雌激素受体α的高功能结合位点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α募集于p21^(WAF1/CIP1)启动子区调控其转录活性的具体作用位点,明确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及瘦素(leptin)在调节p21^(WAF1/CIP1)启动子功能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乳腺癌MCF-7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饥饿24 h后,分别用20μmol/L的SAHA 0.88μL(SAHA组)、0.625 nmol/L的leptin 10μL(leptin组)处理24 h,对照组在完全型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应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将各组细胞裂解液与ERα抗体孵育,收集纯化结合ERα抗体的DNA片段,应用实时PCR法检测p21^(WAF1/CIP1)启动子区从转录起始点到其上游(+2^-4 000 bp)f1~f10片段的DNA相对表达量并用2-ΔΔCt法分析。结果对照组中,与ERα抗体结合的f1、f2、f8片段DNA相对表达量较f9片段高出2倍以上(P<0.01)。与对照组比较,SAHA及leptin组f1~f10片段与ERα抗体结合能力均降低,其中SAHA组f8片段DNA相对表达量达最低值(P<0.01),且明显低于leptin组(P<0.01)。SAHA组中以f8片段为对照,其他片段与ERα抗体结合能力均较其升高(P<0.05或0.01)。leptin组中以f8片段为对照,其他片段与ERα抗体结合能力均较其降低,除f1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乳腺癌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增殖信号招募ERα至p21^(WAF1/CIP1)启动子区,且p21^(WAF1/CIP1)启动子区-2 800 bp^-3 200 bp区域存在与ERα高度结合的靶功能区。
- 邹丹冯秀艳周伟强
- 关键词:乳腺癌细胞P21^WAF1/CIP1雌激素受体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调控p21^(WAF1/CIP1)启动子乙酰化水平影响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调控p21^(WAF1/CIP1)启动子乙酰化水平,调节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和DNA-Ch IP方法测定SAHA对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的影响;应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 IP)技术探究SAHA调控p21^(WAF1/CIP1)启动子乙酰化水平的情况。结果 SAHA明显影响乳腺癌细胞周期相关调控因子的表达;在针对p21^(WAF1/CIP1)基因功能的筛查中发现,SAHA可明显诱导p21^(WAF1/CIP1)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且可调节p21^(WAF1/CIP1)启动子乙酰化水平。结论 SAHA通过影响p21^(WAF1/CIP1)启动子乙酰化程度调节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的进程。
- 周慧周伟强
- 关键词:乳腺癌MCF-7SAHA乙酰化
- SAHA抑制瘦素诱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抑制瘦素诱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固相细胞凋亡抗体芯片技术测定瘦素和SAHA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产生的影响。结果:SAHA显著增强MDA-MB-231细胞中Bax、p21^(CIP1)和p27^(KIP1)的表达,并降低Survivin蛋白的含量;经SAHA作用后MDA-MB-231细胞中Caspase-3和Clusterin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A(TNFRSF1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SAHA可通过激活乳腺癌细胞内凋亡途径,并抑制细胞周期的进程而达到抑制乳腺癌发生的目的。
- 周伟强
- 关键词:乳腺癌MDA-MB-231瘦素SAHA
- BPIFB1在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炎症反应中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杀菌性/通透性增强蛋白折叠结构1(BPIFB1)在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和调节途径。方法应用RNA干涉、特异性蛋白激酶抑制剂阻断法,通过ELISA、Western blot法测定BPIFB1与脂多糖(LPS)共同作用于RAW264.7细胞后膜表面CD14、TLR受体以及胞内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BPIFB1与LPS作用后RAW264.7细胞表面CD14、TLR4和MyD88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当细胞中MyD88、TRAF6、NF-κB等蛋白分子的表达被各自特异性siRNA所阻断后,BPIFB1与LPS抑制细胞因子TNF-α过表达的能力也被显著抑制;当用BPIFB1与LPS处理过的细胞用相应蛋白激酶抑制剂作用后,细胞内相关通路蛋白p38、pERK1/2、Akt1磷酸化水平被明显抑制。结论 BPIFB1与LPS结合通过阻抑相关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了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的细胞炎性反应程度。
- 周伟强冯秀艳肖纯凌李舒音王春胜
- 关键词:脂多糖铜绿假单胞菌
- PLUNC家族蛋白与宿主早期抗感染防御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上呼吸道,包括口腔、鼻咽部、气管和支气管,是病原生物体进入宿主体内的主要通道,是与外界接触的门户,有大量的细菌等微生物的积聚。但宿主在正常状态下能够保持一种低度无菌的状态,这其中和宿主防御机制有很大的关系。而宿主对于病原生物体的防御机制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如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及其产物)和特异性免疫(如抗体)两种形式。
- 周伟强
- 关键词:非特异性免疫
- PM_(2.5)对人肺癌细胞A549迁移、侵袭能力的增强作用被引量:8
- 2017年
- 为探讨PM_(2.5)(particulate matter 2.5)对人肺癌细胞A549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采用含有不同浓度PM_(2.5)的无血清及抗生素培养液对A549细胞培养72 h,利用MTT法检测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根据MTT实验结果,选择适当的PM_(2.5)暴露浓度用于后续实验,以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转录因子snail和slug、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胞核内β-链蛋白(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10μg·m L-1PM_(2.5)组A549细胞划痕创面愈合率为(46.34%±5.19%),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transwell小室法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10μg·m L-1PM_(2.5)组穿膜细胞数平均为(165.67±6.62)个和(47.83±2.04)个,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P<0.05);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PM_(2.5)(10μg·m L-1)可显著上调A549细胞cyclin D1、snail、slug、MMP-2、MMP-9和胞核内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因此,PM_(2.5)可通过提高Wnt/β-catenin通路活性及其下游cyclin D1、snail、slug、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而增强A549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
- 杨丹周伟强杨彪肖纯凌
- 关键词:人肺癌细胞SLUG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9细胞周期蛋白D1